APP下载

功能动作筛查(FMS)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25张婉朱尊海

体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

张婉 朱尊海

摘 要:本文运用FMS测试对212名中小学生进行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研究结果如下:功能动作筛查是反映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受试者的躯干稳定性、身体灵活性及对称性较差;体重的增加会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灵活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偏瘦、肥胖都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功能动作筛查;中小学生;体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50-04

功能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目前美国广泛应用于理疗康复、体能训练领域的一种测试方法,由著名的功能动作训练所衍生出来。目前,FMS测试广泛应用于健身行业和专业训练两个领域,不同的练习群体有不同的评价体系。FMS可以提供方法来识别并解决任何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运动的薄弱链,它适用于任何正常的人群。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生体质状况的评价主要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四个方面。而对中小学生体姿、体型及身体对称性,人体主要肌群和关节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基础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与学生基础运动能力和体质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还较少涉及,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功能动作筛查对学生进行测试,以全面了解其身体运动功能状况,并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功能动作,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学生的身体运动功能状况。

测试对象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212名。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EBSCO运动科学数据库,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分别以功能动作筛查、功能性运动测试、function movement screen、FMS、功能训练等检索词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了解功能动作筛查测试内容及作用。同时查阅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质评价方法等方面文献,力求在充分掌握前人成果和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2.2测量法

依照张英波等(2010)翻译的《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中功能动作筛查的内容、方法、评分标准,在2013年6-9月对10所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的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其中9所学校学生为集中测试,其他学校学生的测试数据是分批测试而来。本研究对各个学校的筛查情况,严格按照功能动作筛查的评分标准进行记录打分。所抽取的测试对象的基本要求为发育健全、身体健康,并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完成一般性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

2.3数理统计法

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运用Excel和SPSS17.0等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数据处理过程中,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力求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功能动作筛查概述

功能动作筛查是美国康复训练专家GrayCook和LeeBurton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康复领域和体能训练领域的一种测试方法。功能动作筛查可以检测人体的身体运动链、身体稳定性和身体平衡等一系列基础能力。人体的各种复杂动作,包括竞技动作都是人体功能性动作的组合,这些功能性活动包括7种重要动作:蹲、跨、弓箭步、伸、举以及躯干的前后倾和旋转。而功能动作筛查正是模仿这7种重要的动作,它包括深蹲、过栏架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性俯撑、旋转稳定性7个测试动作组成的人体基本动作模式测试(图1),通过查看受试者的基础动作模式完成质量来检测其身体运动链、身体稳定性和身体平衡等一系列基础能力。

这7个测试动作实际上类似于幼儿生长发育过程,在幼儿时期,结合身体灵活性、稳定性和身体姿势,我们依次学会举腿、翻转、支撑、蹲起、迈步走路等。然而,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建立了一些代偿动作来弥补灵活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不足,而这些不足造成的身体局限和不对称常常被忽视。

2.功能动作筛查运用到体质测试中的理论依据

身体稳定性表现为通过运动的力量、协调性、平衡性有效的控制身体。稳定性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静态稳定性是指身体姿势的维持和平衡;动态稳定性是运动产物和运动控制,它包括力量、灵活性和柔韧性、协调性、局部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状况。身体灵活性表现为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活动幅度,运动模式中身体多环节的相互作用。

李一鸣(2010)通过对功能性运动能力和体质的定义分析,认为二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稳定性主要受力量、协调等因素的影响,活动性主要受柔韧,协调,走、跑、跳、投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构成身体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是构成体质的重要方面。功能性运动能力是人体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体基础活动能力,它包括构成身体素质的基础活动性和稳定性,功能性运动能力是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功能动作筛查是对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评估检测系统,可以评价身体运动链、身体稳定性、灵活性等能力。因此,功能动作筛查是反映体质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

3.中小学生功能动作筛查结果的分析

3.1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的对象是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研究的总人数为212人,年龄为8~13岁之间,其中,男生118人,女生94人。参加筛查的学生的具体基本情况见表1。

3.2总体结果

由图3可知,受试者筛查得分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60%的学生得分集中在14~16分区域。在212人的FMS测试结果中,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10分,总均分为14.90分,整体表现为“高分不高,低分很低”的特征。

3.3各单项不同等级得分情况

在7项动作模式筛查中,有5项是需要进行左、右两侧的筛查,这5项筛查包括过栏架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旋转稳定性测试,每项筛查的得分以得分较低的一侧的原始分为最终得分。另外,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测试还包括排除性测试,若进行排除性测试过程中出现疼痛,则该项测试的最终得分为0分。本文统计各单项筛查结果等级3—2—1—0的人数,并计算各人数所占百分比,得出结果(图4)。

从图4来看,3分等级中,人数最多的是肩关节灵活性筛查,占60%;位居第二的是直腿主动上抬,占42%;其次为深蹲、直线弓箭步、躯干稳定性、过栏架步。而3分人数最少的是躯干旋转稳定性筛查,占7%。

2分等级中,人数超过50%的是直线弓箭步(57%)、过栏架步(56%)、深蹲(52%);人数占40%左右为躯干旋转稳定性、躯干稳定性、直腿主动上抬。

1分等级中,人数最多的是躯干旋转稳定性,占46%;其次为躯干稳定性,占28%;其他筛查项得1分人数占10%左右。

3.4单项均分情况

参加功能动作筛查学生各个单项得分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肩关节灵活性的均分最高,其均值为2.17分〉2分,并且中数、众数为3,说明中小学生的肩关节的灵活性较好,被测对象总体表现出较好的结果。直腿主动上抬测试均值为2.27分,居7项筛查结果均分的第二,另外直腿主动上抬筛查结果的众数也为3分。其次,深蹲、过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等筛查的均分在2分以上。躯干稳定性平均分均低于2分,表明参加筛查的中小学生整体呈现出较差的躯干稳定性,主要原因表现为核心肌群薄弱。躯干旋转稳定性得分最低,除了身体核心部位对四肢的控制能力和神经协调控制肌肉的能力较弱之外,主要原因与动作难度较大有关。

4.BMI与功能动作筛查结果的关系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BMI),其计算方法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BMI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比含量有明显的关系,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公布的判断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主要用于比较及分析体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参考《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以及《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本研究采用表3标准对受试对象的BMI值进行分类。

通过体重、身高计算求得受试者的BMI指数,以两个年龄为一个年龄段,并计算出该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和功能动作筛查的平均分,具体情况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参加筛查的学生的BMI范围为12-34,从受试者的平均分可以看到,筛查平均分大于等于14分的学生,其BMI指数为16-23之间,受试者当中平均分最低的一类(平均分为9.5、10),对应的BMI为30以上,及受试者为肥胖人群,其次,平均分较低一类(平均分为11.75、12、12、25),其相对应的BMI指数为12-14和24-29。另外,比较各个BMI相对应的最高分,BMI为16-18的受试者筛查总分中,最高分为20分,而BMI为32受试者筛查总分中,最高分为12,相比于BMI为16-18的受试者中的最高分,相差8分之多。由此可以得出BMI指数过低或过高都将影响学生的身体运动功能。

从BMI指数与功能动作筛查结果的关系曲线图来看,BMI指数13-18阶段,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受试者的平均分随之而呈现出上升趋势,平均分从12分上升到15分;BMI指数为18-23之间时,功能动作筛查的得分趋于稳定;当BMI指数大于23时,受试者平均分随着BMI指数数值的增加而降低。由图可以看到,BMI指数超过30时,平均分降到最低点。BMI指数过低过高都将影响功能动作筛查的得分,也即学生的功能动作模式。尤其是BMI指数过高,表示为受试者超重或肥胖,将严重影响力量、柔韧、速度等与之相关的运动能力,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受到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功能动作筛查能够检测构成身体素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它是反映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1.2受试者的身体运动功能总体表现不容乐观,仅肩部灵活性测试和直腿主动上抬测试较为良好,普遍存在的躯干稳定性较差反映出核心肌群薄弱,另外,学生的身体灵活性以及对称性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1.3体重的增加会对中小学生的身体灵活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功能动作筛查结果与BMI指数的关系来看,BMI指数过低、过高(偏瘦、肥胖)都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稳定性,尤其是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学生的身体运动功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2.建议

2.1关注学生身体的基础运动能力,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针对性的制定符合学生群体的身体功能训练,定期对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了解学生身体运动功能的变化。

2.2考虑将功能动作筛查作为体质测试的一部分,并建立可行的学生功能动作筛查的参考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2007[7]号文件,2007.5.7.

[2]Cook.G Basline sport-fitness testing High-performance SportsCondition.Human Kineties,2001.Chap2.

[3]李一鸣.功能性运动测试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季成叶.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02:10-15.

[5]季成叶,等编制.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范围[C].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标准,GB/T,2011.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体质
顺口溜里的养生经——人强人欺病,人弱病欺人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平和体质吴 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