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里布神兵雁门关前斩日寇

2016-05-25牛卫利

轻兵器 2016年10期
关键词:雁门关火力日军

牛卫利

雁门关伏击战,是八路军第一二O师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主力于1937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山西代县雁门关地区,对日军汽车运输队连续进行的两次伏击战斗。此战迟滞了日军对忻口前线的增援,使忻口的坂垣军团一度面临兵员不继、食物不足、弹药短缺、油料匮乏的困局,有利地支援了国民党军忻口正面作战——

作战背景

自张垣失守,南口陷落,天镇、大同和雁门关被占之后,山西陷入血雨腥风之中。平型关一战虽然狠杀了坂垣军团的猖狂风头,但未能阻止日寇的侵略步伐。日军攻陷崞县、原平后,兵分三路,向忻口、太原进犯。右翼欲进取大泉村、南怀化等诸多村落,左翼则攻击东西荣华村等地,在左右两翼配合下,中路猛扑忻口。忻口是日军进取太原的晋北最后一道要隘,为此南京国民政府急令卫立煌率8万余众,编3个兵团,在忻口地区展开对日顽强作战。国民党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率部冲锋陷阵,先后战死沙场,英雄事迹感天动地,极大地激励了部队的抗日士气,战场也一度呈现胶着拉锯态势。但日军占领南怀化村后,大肆烧杀奸淫,罪恶罄竹难书,并向南怀化村大肆增兵,企图扩大缺口,达到中央突破的目的。

忻口会战鏖战之时,八路军3个师都已开到忻口前线。一二O师奉命挺进到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神池、朔县一带,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日军。雁北支队在宋时轮的带领下袭击井坪镇,歼敌一部收复该镇,随后北进收复平鲁县,破袭同蒲铁路,袭击岱岳,攻占该镇以南的东榆林、马邑,分别于辛庄、周庄伏击日军运输队,尔后直至大同,屡创敌寇,使敌人不得不分兵守卫后方交通线。1937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对国民党忻口防御作战的支援,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团奉命深入日军侧后,准备积极破击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击日军后方运输补给线。

作战准备

一二O师师长贺龙综合各方情报后,总结出敌人交通运输线的活动规律,敏锐地发现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交通线位于敌后。从大同经雁门关,日军不断地向忻口前线输送大量的弹药给养,向后方转运伤员。这条运输线既是敌人的重要补给保障线,也是易于被攻击的薄弱环节。选定打击目标后,贺龙遂令贺炳炎、廖汉生率第七一六团向雁门关附近秘密挺进,同时指示部队要在利用日军弱点的同时,放手发动那一带群众,准确搜集日军运输队的情报,寻机对其痛击,断敌前线补给,以有力地支援国民党军忻口作战。

贺炳炎和廖汉生受领任务后,率部队连续3天急行军,抵达雁门关西南六七公里处、四面环山的崞县老窝村,随后隐蔽扎营。17日拂晓,贺炳炎、廖汉生带连以上干部沿黑石头沟上至山顶,察看雁门关——这个三关之要、九塞之首的地形。自山上而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自雁门关逶迤延伸,在山沟里盘绕而去,公路西面是悬崖绝壁,北面是一段陡坡,顺着公路向南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此处地形既便于部队隐蔽接敌,又可使敌人遭打击后无法快速进行有力还击,遂决定在此地设伏。总的作战企图是全团一起协同动作,力求把敌人全部消灭在黑石头沟内。

具体战斗部署如下:三营担任主攻任务,埋伏在沟道北侧山坡上,一营担任助攻任务埋伏在沟道南侧山坡上,两营配合从南北两侧夹击俯射沟里公路上的敌人;抽调一营一个连向阳明堡方向对可能来援之敌进行警戒;三营十一连埋伏在桥西,断敌退路;全团适时发起冲锋,力求将敌全歼。各营随即展开相应准备部署。

战斗经过

10月16日获得情报:大同日军集结了300多辆汽车,准备经雁门关向忻口前线运送武器弹药。

10月18日,鸡叫头遍时,七一六团按照前一天的部署,借着夜色掩护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在黎明前隐蔽地进入预定伏击阵地——黑石头沟。

鬼子进入伏击圈,我军集中火力袭击

10时许,贺炳炎从望远镜看到北面公路上腾起尘土,而后隐隐传来汽车的马达声。日军运输队的50余辆汽车满载兵员、弹药,从北面向南驶入伏击区。日军因在平型关吃了苦头,行动越发谨慎。头车上,坐满了掩护部队,一个腰挂军刀的日军军官还手持望远镜不停地向四周观察。七一六团伏击阵地伪装严密,日军未察觉出丝毫异常。随后日军运输队如一字长龙缓慢地进入伏击圈。

随即,贺炳炎一声令下,七一六团即以密集火力对日军汽车队实施猛烈打击。先打头,再打尾,接着打中间,步枪、机枪火力交织成密集的火网,手榴弹四处炸开,团属迫击炮连将一发发炮弹精准地打到车厢上。头几辆车立刻燃烧起来,并引燃了车上的弹药,不断传来汽车和弹药爆炸声。火光冲天,枪弹呼啸,声响振天,山沟冒起一股股黑烟。慌乱的日军开着汽车互相碰撞,长长的运输汽车队变成了一条被砸断的蟒蛇瘫在了沟里。

日军刚欲准备反扑,我军立刻冲锋制敌

日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突然袭击,许多人都丧命在密集的火力之下。经过一阵混乱之后,日军纷纷从车上跳下,先是以汽车为屏障,借助火力优势进行还击,以期遏制七一六团的攻势。随后,便快速组织力量,调整战斗队形,在火力掩护下迎山而上进行反扑。此时,我军冲锋号吹响,部队果断对敌发起冲锋。三营营长王祥发同志带领突击连如猛虎般率先扑下山去,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迅速与敌胶着在一起,展开白刃格斗。敌人的攻击队形也随之混乱。接着几个连也冲锋而至,将日军死死地压到乱石滚滚的沟里。

残敌垂死挣扎,我军近战速决

在七一六团密集火力杀伤和快速的兵力冲锋之后,大部分日军被消灭,仅有少量残敌依托地形和车辆掩护,负隅顽抗、等待救援。随即,七一六团官兵展开逐段逐车的格斗围歼。有的与敌刺刀见红,有的使用长征时期的“鬼头刀”与敌拼杀,激烈的白刃战彻底击跨了日军的意志。贺炳炎团长手枪枪弹打完后,随手捡起日军丢弃的长枪,击毙远处的敌人,刺杀近处的日寇。炊事班老班长也拎着大刀赶过来为团长助战。十一连政治指导员胡觉三带领战士猛冲猛打,见一名战士被3个敌人包围,挥起大刀冲上去,一连砍死2个。当发现在车下趴着1个敌人,胡三觉刚冲上去想将其活捉,却被敌人开枪打中胸膛,壮烈牺牲。战士们见此更是怒火中烧,风卷残云般杀向残敌,迅速解决了战斗。

灵活应对战场情势,坚决贯彻战斗决心

战斗打响不久,在黑石头沟北边担任警戒任务的分队报告,由阳明堡方向又驶来日军汽车100余辆,满载着向忻口增援的弹药和士兵,快速向伏击区开来。情况突变,敌人兵力增加,我军面临双向作战,打还是撤?贺炳炎团长和廖汉生政委商量后决定,分兵一部阻敌援军,并果断命令警戒分队:狠狠地打!

阳明堡方向警戒部队集中火力突然对敌进行火力打击,日军头几辆车顿时着火,乱窜一阵堵在路上,后续车辆亦不能前行。日军迅速跳车登山,顺着山梁迂回至我军左侧,向在公路上出击的七一六团官兵射击。随后,敌机4架也赶来助战。贺炳炎团长的皮袍被贯穿两个洞,险些受伤,警卫员被敌机枪打成重伤。激战至夜间,贺炳炎命令部队快速将日军汽车炸毁,烟火弥漫,烈焰燃天,照亮雁门关。得胜后,七一六团主动撤出战斗。

此战切断了日军的主要交通运输线,毙伤日军3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七一六团负伤53人,牺牲50人。

一鼓作气再战,乘势而为不惧

首战告捷后,七一六团决定再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根据情报,定于2天后在雁门关以西对日军运输汽车队进行再次伏击。顺着广武方向有一条简易汽车公路,伏击区确定在将要上公路的垭口上。20日夜,七一六团先以一部兵力袭占雁门关,以另一部兵力破坏黑石头沟及斗口梁子一带的7座桥梁和几千米的电话线。一营、三营分别部署在简易公路的东西两侧,伏击日军从北向南的运兵车队。21日9时许,日军采取南北会车的办法,互相警戒,北行汽车200余辆和南行汽车数十辆同时进入伏击区。汲取上次教训后,日军先以一个营的步兵通过,人在前、车在后,空中配以8架飞机侦察助战,边搜索边前进。在敌人即将会车之际,贺炳炎团长果敢发出攻击命令。随之,七一六团借助地势之利,居高临下集中猛烈火力向日军进行射击。我军火力打击精确,日军两路运输队受袭后互相冲撞,汽车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旋即,敌人纷纷跳下车,在飞机和优势火力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进行反扑,但均被七一六团打退。激战两小时,阳明堡之敌前来增援,歼敌已无把握,为避免被动,我军主动撤离战场。

两次雁门关伏击战,第七一六团共计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在平型关大捷之后,一度切断了日军由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的后方运输线,有利配合了国民党军忻口防御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热情。南京国党政府特此对七一六团传令嘉奖,海内外报纸也大力宣传,称之为“雁门关大捷。”

主要作战经验

抢抓战机、周密而行

七一六团受领在雁门关地区伏击日军运输队的任务后,连续3天急行军,以最快速度赶至预定作战区域,既出敌不意,最大限度地抓住了战机,又为战前充分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战前,七一六团摸清了日军汽车运输队的行动规律,依据敌情、地形快速拟定作战方案,逐级细化明确具体作战任务;组织连以上干部对雁门关周围的地形进行详细勘察,在敌必经之路上,合理确定伏击区域,充分利用山地有利地形,既能凭险而攻、据险而守,又可快速撤离战场,摆脱敌人纠缠。兵力部署上,伏击力量、阻援力量、断敌退路力量相互配合,支撑起了对敌战斗的整体格局;主攻部队与助攻部队相互策应,对敌实施有效打击。特别是第二次伏击战斗前,毁桥梁、断通信等一系列破坏行动,使七一六团的伏击战斗展开更顺利。

积极寻敌、主动作战

七一六团受领的任务是:出击雁门关,切断日军忻口前线的交通运输线,以最快最有力的行动配合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这就要求尽早展开行动、尽快取得作战成效。为此,七一六团坚持“积极寻求战机,牢牢抓住战机”的原则。到达雁门关地区,迅速发动群众,派出侦察员积极收集情报,快速摸清日军运输队的行动规律,及时掌握日军运输队的动向,为作战行动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依据。

第一次伏击战,七一六团刚刚到达预定作战区域不久,不畏连续急行军的疲惫,迅速展开战斗准备,平行展开情报收集、地形勘察、方案拟定等各项工作,果断在18日发起战斗。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仅隔2天之后再次对日军运输队进行第二次伏击战斗。敌人虽然加强了防范,亦是出乎意料,被打得措手不及。

深入进行作战动员

战前,七一六团召开动员大会,团首长讲明了当前晋北抗日战争的整体态势,强调打击日军汽车运输队、切断其忻口前线交通运输线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具体战斗方法,提出具体作战要求,并组织官兵揭批日军罪恶行径,激励全团战斗士气。

全团上下把敌人血洗宁武的罪行作为动员材料,掀起了复仇的怒潮,干部战士们纷纷要求加入突击队。三营营长王发祥列举日军在宁武的滔天罪行,十一连连部原先住的一院人家,8人中有7人被杀,连不满3岁的小孩也竟被用刺刀活活捅死,老大娘被打得半死,悲伤得眼泪都哭干了。他代表全营表态,誓叫日寇以血还血、以命偿命!十一连政治指导员胡觉三代表连队主动请缨,要求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誓把雁门关变成日寇的鬼门关。

作战行动突然速决

在日军后方对其汽车运输队进行伏击战斗,关键在于达成战斗的突然性和速决性。七一六团快速向预定作战区域挺进,减少了暴露的可能性,增强了行动的突然性。两次伏击战斗均是借助夜色,隐蔽进入预定伏击区域,严密进行阵地伪装,夜间山地内虽寒风刺骨,但官兵耐心待敌,未被敌人发现,表现出沉着顽强的战斗作风,一举达成战斗的突然性。两次战斗均是居高临下对敌进行火力杀伤,先毁车再歼敌,打乱敌人队形,将敌压在伏击区底部,造成敌人惊惶失措,延迟其反冲击行动的组织。第一次伏击战斗,在敌组织的反扑尚未形成有效攻击力的情况下,七一六团果断出击、猛然冲锋,打乱了敌人的战斗队形,且敢于近战格斗、刺刀拼杀,加快了对敌有生力量的歼灭速度。

坚决快速,近战勇猛

在敌优我劣的武器装备情况下取得战斗胜利,除了战术得当之外,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亦不可少。贺炳炎团长一马当先,险些胸口中弹。冲锋号吹响后,王祥发营长迅速带领突击连扑向敌群,死死地将反扑的敌人压了下去,其余连队紧接而上,不断巩固扩张战斗成果。十一连政治指导员胡觉三,身先士卒,敢于带领全连同志与敌短刃相接、刺刀见红,直至壮烈牺牲。

第一次伏击战斗中,许多战士的枪弹和手榴弹打光了,就把斗笠用火点着,扔向日军,敌人不明就里,竟然一度被吓退了。第二次伏击战斗中,面对敌人地面攻击和空中打击相配合的数次反扑,七一六团官兵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坚决把敌人击退。特别是5名勇士,面临30余名日军从沟底向上的南北夹攻,寸步不让,枪弹打完了,用手榴弹硬把敌人击得溃退。

指挥果断灵活

七一六团指挥员能够根据战场的地形和敌我态势,果断实施指挥,灵活采用伏击、阻援、冲击等各种战术,及时根据战场态势,灵活应对战场情况。

第一次伏击战斗打响不久,面临阳明堡方向来敌的突发情况,指挥员处变不惊,果断组织对其进行阻击,确保了战斗的顺利进行和既定作战目的的达成。当对预定伏击之敌作战目的基本达成后,及时组织撤离战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战斗损失。第二次伏击战斗,面临敌人强大的兵力火力优势,指挥员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量敌用兵、量情用法,不怯战而退,更不贪功冒进,始终牢牢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战术运用得当

第一次伏击战斗中,七一六团对预定伏击的日军运输队采取先打头、后打尾、接着打中间的战术,一举用火力割裂了敌人的一字长蛇阵,形成了敌分我专的有利态势。对阳明堡方向而来之敌,打毁其先头汽车,迟滞其增援行动,使敌不得不徒步登山增援,为伏击战斗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适时发起冲锋,使敌始终未能形成强有力的反扑,为逐段逐车分割围歼被伏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次伏击战斗,敌人加强应对战术,遭到伏击后地面兵力火力集中,空中飞机策应配合,疯狂组织攻势反扑,七一六团既不冒然出击,又坚决果敢杀敌。根据敌情变化,全团官兵凭借地利优势居高临下,采取火力快打猛击战术,先击毁车辆造成敌人恐慌,而后集中火力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不恋战硬拼,适时撤出战斗,避免在敌占区被敌纠缠的危险。

编辑/郑双雁

猜你喜欢

雁门关火力日军
登雁门关
火力全开
雁门关下人
火力全开! 广州上半年20条村改造,投入超800亿!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火力与指挥控制》投稿须知
山西省雁门关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