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与对策分析

2016-05-24周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问题互联网时代

周伟

摘要:互联网时代,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增长迅猛,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主要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不断推进,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引擎,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1]。传统主要以柜台存贷款为主的金融业务,正在向跨境结算、转账汇款、基金和保险代理销售等业务领域渗透,弥补了传绩金融业的诸多不足[2-3]。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我国三大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如此,传统的银行因其规模小、资产少、风险高等特点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大额贷款融资业务,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给中小型企业融资带来便捷,在加快放款速度的同时,也简化了贷款审批流程[4]。互联网+金融的落地生根,将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福音,为其发展与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问题

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互联网金融在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快捷的同时,个人信息泄漏、金融诈骗、账户被盗等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互联网+时代,如何确保个人账户安全,防范数据被丢失、篡改和泄露,以及如何防范数据被非法操控、黑客攻击等情形下的安全,是互联网+金融所必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风险问题

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资金市场,因为其不够透明的信息来源,放贷机构难以快速准确辨别中小企业信息真假,只能通过提高贷款利息等方式来避免或减少放贷风险,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难以全身心投入企业发展,尤其是高风险的贷款。随着贷款利率的不断上涨,也引发了资金贷款违约概率的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信任危机,从而加剧恶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此外,融资平台一般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这也给借贷双方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发展。当前我国信用风险识别机制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停留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等传统方式,仍然缺乏完整的风险分析评估体系,难以提高信用评级的可信度。

3.政策问题

首先,监管部门虽然成立了管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机构,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明确,服务也不够到位,缺乏对中小企业扶植的专门性管理服务机构;其次,尽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但是各方执行力度不够,中小企业难以真正获得政策上的帮助与实惠;最后,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贷款体系的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这种金融服务机构的帮助,加剧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原因剖析

互联网时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诸多问题,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有商业银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还有融资渠道不过宽广,以及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这些各方面原因相互交错,互相影响,而要综合分析,通盘考虑[5-8]。

1.企业原因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不足,如固定资产不多,运营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信用观念淡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一体化管理,这些问题降低了融资效率,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步伐,也加剧了与商业银行间的信用危机,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上市交易,很难通过间接融资来获得资金支持。

2.银行原因

全球经济背景下,由于大型企业抵押担保物较多,实力雄厚,运行能力较强,管理制度健全,而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规模较少,但是风险系数超出大型企业很多,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更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因为大型商业银行长期占有贷款市场,中小银行由于实力薄弱,运营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也难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

3.风险原因

我国融资担保法律法规、担保体系还不够健全,监管依然存在多头监管、权责不明的现象,而且当前我国的风险担保由政府主导,担保机构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使得很多担保机构缺少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此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寿命较短,因而贷款风险很大,大型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成本难以有效控制,风险防范能力差等原因,导致间接融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形成了难以改变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4.政策原因

长期以来,国家通过利率调控、信贷政策等方面会对大型企业进行贷款支持,但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难以享受国家诸多政策优惠,对中小企业融资保护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1.构建互联网信息安全平台

习近平主席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论断,由此可见,构建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对于国家、行业以及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运行环境的安全,监管机构及金融行业必须强化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大软硬件和网络安全方面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提高防黑客和病毒攻击的能力,防范用户非法登录窃取他人信息等行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安全、可靠的互联网信息安全平台。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依托现有信用服务体系,以规范、法律等为主要依据,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制建设,加快个人信息档案建设步伐,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诚信的借贷关系,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监管机构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科学合理地反应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作的可靠依据。

3.完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银行等投资方的贷款风险,提高扩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因此,当前我国亟需建立一批国家级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提供担保,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同时政府可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担保行业,最终形成以国家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辅的多元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的能力,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顺利实现。

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互联网时代,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出现的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法规,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信息公开,保障资金与信息安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综合行业监管模式,加强对信用中介、理财服务、金融信息的监控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安全、宽松的保障环境。

四、结论

“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安全、风险、政策等方面原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是深层次的,这里面既存在国家监管方面的问题,也存在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因此,三方要合力,通过完善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建立社会与个人的信用体系,完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娜.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03:194-206.

[2]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11,02:219-221.

[3]肖顺武.刍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法律对策[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3:71-80.

[4]陈侃俊.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乔宇立.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6]童兆坚.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7]纪燕飞.民间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D].辽宁大学,2014.

[8]那涵坤.中小企业新型融资方式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

作者简介:周 伟(1965-),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互联网经济。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问题互联网时代
基于P2P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研究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