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策略探讨

2016-05-24吴碧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产要素电网企业成本管理

吴碧

摘要: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于整个电力市场而言,省级电网企业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区域电力市场规范化运作的基础。在省级电网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作业成本管理是关键性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作业成本管理可让企业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持续性改善,并提升客户价值,最终达成企业战略目标。基于此,本文对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

作业成本管理属于成本管理范畴,它是从“作业”角度出发的一种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顾客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将企业视为一个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最大化的作业集合体。企业在实际生成运行过程中,作业行为会消耗相关资源,而资源消耗的同时,也产出了一定价值,也就意味着价值从某个作业过程转移到了另一个作业过程当中,所以也把作业链视作为价值链。为了让企业能够获得充足的利润,必然要将成本管理渗透到每一项作业当中,而对于无法创造价值的作业应及时排除,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有效的作业成本管理可最大程度从客户处回收价值,为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基础。一般情况下,作业成本管理又被分为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控制,两者相辅相成,成本计算为作业控制提供了基础,而作业控制过程为成本计算创造了环境。总之,在现代化大型企业管理当中,作业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应给予重视。

二、省级电网企业运营特点分析

由于省级电网企业其产品是电能,所以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表现了一定的不同,具体如下:

1.安全性

电能产品对安全性要求极高,若电能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无法达到安全标准,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在电能输送过程中,需要电网企业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并建立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在电能产品营销过程中,产品安全应置于首位,其次才考虑效益问题。

2.密集性

电网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性与资本密集性企业,投资规模极大,并且投资回收周期较长,需要依赖先进设备作为支持。这使得电能产品成本当中,固定资产折旧和维护费用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3.单一性

电网企业的产品只有电能,故其营销产品具有单一性特征。

现阶段,省级电网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运营体系,但在部分环节上依然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如作业层次指导缺乏、成本核算精细化不足、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等。为进一步完善省级电网企业运营建设,必然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并以作业成本管理为导向,为企业运营活动创造出一个良性环境。

三、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1.管理原则及程序流程

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经济性原则。在企业推行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产生的成本应低于缺少作业管理而丧失的收益,这样才能让作业成本管理发挥实质性作用,避免适得其反。(2)全员性原则。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全员参加,通过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作业成本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求企业每一位成员都要承担起作业成本管理责任,以创建良性管控环境。(3)领导性原则。作业成本管理需要企业领导发挥带头作用,除了其自身必须重视作业成本管理外,还应该动员他人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实践中,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流程具体为:构建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标准→作业本差异化分析→作业改进优化→成本控制→总结成果。

2.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首先,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应注意产异化因素,需根据作业主体性质对项目进行划分,并给予针对性管理措施。从项目性质来看,又可分为自营项目与外包项目。相对于自营项目而言,外包项目作业成本管理环节较多。因此,为有效控制外包项目风险,应构建出统一化的作业成本定额,并将其作为外包项目作业合同签订及款项支付的根据。自营项目都是由省级电网公司自身承担,在作业成本管理过程中,应保持规范化操作,并构建出统一的作业定额标准,以实现项目公平比较分析,为作业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其次,作业成本管理应实施全过程管理。以PDCA理论为指导,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评估,都以计划、执行、控制及调整的循环模型完成。每经过一次循环,便可对业务管理进行一次完善,从而实现持续性改进,让作业成本管理工作发挥最大效用。通过清晰的项目划分及针对性的全过程管理逐渐构建出规范化管理体系。

3.作业成本控制

首先,要确定成本限额。在各作业环节上都应该制定相应的成本限额,从而获取一个有效的成本限额体系,并以此作为作业成本控制标准。其次,日常作业成本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控制标准执行相关工作,并消除潜在影响因素,为作业成本控制提供练好环境。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基层活动当中,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日常工作,避免出现作业矛盾。再者,要保持成本限额处于稳定状态,不可随时变化。当然,实际成本开支费用与制定限额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需要对计算系统进一步完善,保证纳入的成本信息准确可靠。另外,对成本控制中出现的差异化因素也应进行有效排除,并将改进措施反馈至之后的作业活动中,以达到持续性改良的目的,确保企业能够完成既定目标。

四、结语

作业成本管理的本质目的是降低企业整体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省级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市场动态及企业内部情况构建出切实、有效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成本控制行为,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红.初探作业成本法在供电企业的实施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06:27+29.

[2]梁岳,张春艳.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陕西电力,2010,11:55-57.

[3]张兵卫.解析电网企业推行的作业成本[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11.

[4]孙玉清,朱文娟.电网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中应把握的重点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9,06:57.

猜你喜欢

生产要素电网企业成本管理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