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造瘘术40例中的应用

2016-05-24朱惠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效果

朱惠玲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造瘘术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造瘘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老年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19-01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老龄化的加剧,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使手术的风险增大[1]。近年来,我院引用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造瘘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炎、糖尿病、冠心病等。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0例患者。实验组女22例,男18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2.5±2.2)岁。对照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3±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护理:术前常规准备包括相关检查、术区皮肤准备等、术后病情观察包括术后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基础护理如术后常规吸氧、清醒后给予半坐卧位、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等。围手术期护理: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疾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同时对腹腔镜技术缺乏了解,存在心理顾虑,影响治疗的配合。在护理时,对于存在心理情绪的患者,要及时与其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其应学会自我调解,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可能出现并发症,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尽量使患者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②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腹部B超及CT,完善相关检查,备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做好术区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切口感染。术前1d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禁食易产气食物,术前6h禁饮,12h禁食。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活动,并有效咳嗽、咳痰,练习深呼吸。③术后护理。患者尚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清醒后改半坐卧位,患者清醒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嘱患者有效咳嗽,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扣背,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④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按患者意识及肌力状况,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防止由于手术的创伤诱发患者原有疾病的恶化。同时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若敷料被污染要及时更换。⑤引流管护理。术后一般会留置胆囊造瘘管及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做好标记,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形状,引流袋要定期更换,以防逆行感染。⑥疼痛护理。术后麻药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切口疼痛,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若疼痛难忍,要评估疼痛部位、性质,及时反馈给责任医师,给予镇痛处理。⑦饮食护理。术后6h内禁饮食,肛门排气后可进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渐向半流质、普食过渡,避免产气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加快胃肠蠕动,避免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⑧术后并发症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腹腔引流及腹部体征,重视患者主诉,及早发现胆漏,若术后出现切口敷料渗出,引流管有胆汁样液体流出,出现腹膜刺激征[2],且患者体温升高,考虑为胆漏,及时报告主管医师进行处理。CO2气腹可引起血粘稠度升高,术后易形成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并定时按摩,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报告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士专业水平、治疗效果、查房情况(次数及时间)等内容,每项内容包含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总分100分,根据满意度量表得分情况评估护理满意度:不满意(<60分)、满意(≧60分)。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82±3.1)d,对照组为(19.52±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结论

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微创的治疗方式,术后1个月待造瘘管窦道形成后,经造瘘管道将胆囊内残留结石取净,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基础上,避免再次手术带来的风险。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组织器官代偿功能差,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且常伴有寂寞感、孤独感,加上对腹腔镜手术的不了解,对手术预后存在顾虑,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因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存在风险,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对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干预是手术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术后病情的观察、切口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等可避免基础病变的加重,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护理方式,遵循以人为本,针对患者的不同阶段病情个给予相应的护理。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对并发症进行预见性防护,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改进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目前,围手术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且在各个领域均取得较好成效。亓仲亮等[3]研究指出,对行腹腔镜胆囊造瘘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病程。本研究发现,通过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实验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显著减少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老年腹腔镜胆囊造瘘术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连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21-22.

[2]凌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手术室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73-74.

[3]亓仲亮,高静.腹腔镜切除胆囊术的护理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10,19(23):2976-2977.

(收稿日期:2016.03.03)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分级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观察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