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振君: 画笔绘丹青 山水亦风流

2016-05-19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6年19期
关键词:山水画绘画创作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李振君: 画笔绘丹青 山水亦风流

文|本刊记者 张志国

Li Zhenjun:Landscape is also Romantic in Danqing Painting

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对意境的追求可谓矢志不渝。尤其是写意山水,通过画家对大千世界的感知再将画家心中的山水通过水墨再现于宣纸之上。在中国的山水画家中,强调学习前辈而不拘泥古板,继承传统不失变化发展思想的不在少数,而李振君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李振君自幼酷爱水墨山水,在数十年水墨耕耘的历程中自学成材。自身的悟性和不懈努力是基础,潜心师承中国画坛巨匠的绘画理论和技法为外在条件。李可染、李苦禅、徐北汀、黄永玉等名家对他的教诲和点拨都使他受益终身。

早在1992年,李振君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山水福地》就被天安门城楼作为珍品收藏。1994年,他创作的中国画《湖林金秋》、《山野风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公司收藏。他2007年创作的《百瀑图》系列被中国画坛所瞩目。那悬崖飞瀑、葱郁草木、幽幽泉鸣都给予观众极大的美的感受。

修飞机的从小爱画画

坐在李振君的家中,听他畅谈自己的艺术思想是一种享受。李振君语速如水、音调如钟,中等个头,笑目相迎、豪爽真诚,尤其是那满头卷发,让人联想到山水画中的万木竞秀。不受景色约束,用笔洒脱,用墨氤氲,用色强烈,这是李振君先生其人其画给本刊记者的最初印象。

1947年12月,李振君出生在河北省安国市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家庭。小时候一直生活在农村,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家祖坟上从来就没有画画这股灵气”。从四五岁时喜欢涂鸦,最初的老师和吸引他的图案,竟然是奶奶绣的花枕头。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给他买纸笔,他就在家里有土墙的地方用砖头、瓦块涂画。到了小学,他所有课本的空白处都画满了不太像样的小人,课本变成了他自己画的连环画。后来随父亲进了城,他的绘画作品被拿到北京市少年宫参加儿童绘画展览,他的兴趣更大了。

初中时,美术课成了李振君的最爱,直到他被美术老师薛如梅发现,不断对他进行个别指导,还鼓励他参加少年宫的绘画比赛。1963年,他的一幅人物画《雷锋》被推荐参加了画展,大受好评。

初中毕业后,他考进修理飞机的民航101中专技校,由此至退休,他的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民航系统。1980年,民航总局搞了一次画展,李振君的19幅作品全部入选。李振君也因此被调到管理局宣传处当了一名文化干事。

谈到这些往事,今年已是69岁的李振君,依然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李振君说,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他都没有停止过对绘画的追求。画山、画水、画人、画鸟、画花……即使在“文革”当中,他这个没有参加任何派别的小青年,把革命的激情全都发泄到画宣传画和抄写大字报上。今天来看,对提高他的书画技巧大有裨益。

至今让李振君庆幸的是,自己在东四民航售票处工作了9年。售票处与中国美术馆只一路之隔,李振君回忆说,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美术馆看画学习,这让年轻的李振君大开眼界。周怀民、华君武、谢稚柳、黄永玉、黄胄、秦岭云、王遐举、刘炳森、李铎、张仁芝、王成喜、龙瑞、霍春阳等一大批名家,都是在这一时期相识的。从相识到向名家们请教,对他来说,这段时期犹如是在上一所特殊的美术大学,快乐中尽情吸允着高质量的美术营养。期间,他还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附属业余学校接受了3年的系统学习。

1989年,三大民航公司相继成立,李振君调到其中之一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为广告部的美术设计主管。国航的工作业务特性,让频繁国内外出差的他,又有机会领略壮美山河,对景写生,常常被大自然的奇丽多姿所陶醉。他把对中国画的挚爱,贯穿于创作中,以毅力、勤奋和悟性,创造出了具有自家面貌的山水画。

师从百家 自学成才

中国画由古至今,门派众多,画风迥异,从而构成了画坛的多姿多彩。回望画坛,凡能开宗立派、卓然成家者,无不是广参博览、融会贯通者。他们经过从有法到无法,从模仿到创造,李可染将其总结为既要打进去,又能打出来。最忌被门派师法所束缚,那便是没打出来,即学死了,这样的人和事,也实在不少。

1981年就被北京市美协吸收为会员、后被北京画院评为美术师的李振君,有幸结识20世纪我国众多名画家,他虽没有拜某一位名家为师,却是以众名家为师的。如黄永玉指导他画画时的那种大气磅礴,执笔、用墨、敷色,都对李振君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他影响大的另一位山水画名家是徐北汀,20世纪80年代初,他曾与徐先生同住三里屯一个小区,两家只隔了一栋楼。3年的近邻之便,李振君观看徐先生作画的同时,还常常携自己画作请徐先生指教。一次,徐先生被振君的一幅《深谷猎归》小画打动,连称“后生可畏呀!”并欣然命笔将李振君一首自作诗题在画上予以鼓励。另有两位在和平里小区相邻多年的艺术家,大画家董寿平和篆刻名家王十川,对李振君画风的逐渐形成,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峡谷滴翠

童年的记忆

隆冬对

除上述提到的名家外,李振君还向记者讲述了南北多位对他有过影响和敬重的书画名家。重情讲义的李振君这样感叹: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何须三人,二人行就有我师。一个人不能没有傲骨,但绝对不可有傲气。

不独以某派某家为师,而是广参博览、兼收并蓄的李振君,从一开始就少有藩篱束缚,这点,成了他日后步入画坛的优势,且愈益凸显,以至面对真山真水的大自然时,他竟陶醉得五体投地。大自然成为他平生必拜之师,南山之秀,北山之险,江河之阔,瀑布之美,草木山石,一步一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让人猜不透、看不厌。近十几年来,李振君把法自然的目标定位于燕山山脉,自平谷、怀柔、密云、昌平、延庆至房山、雾灵山、云蒙山……都有他生活创作基地,每年近1/3时间他与心中最崇拜的老师——大山为伴,为其传神写照。

李振君兴趣广泛,文学、历史、音乐、诗词,乃至生活中诸多爱好,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都十分留意高山湖海、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他能够从姊妹艺术迁想妙得,注入他的绘画艺术之中。

潜心山水集大成

2003年8月,《李振君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京出版,这本董寿平先生生前题写书名的画集,共收入其山水画作88幅,既有尽显传统笔墨功力充满黑白韵味的《邀月图》、俯瞰云海绕山的《云山奇观》、百瀑汇聚的《千山摇绿浪》、气势恢弘的《雾灵晨韵》、令人向往的《山水福地》,也有中西相融的《山顶人家》和《山那边》……

李振君的画集出版后,如同一次公开画展,受到美术界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美术界专家评论他的画是“构图多变,层次清楚,用色大胆,墨色协调统一,放得开,收得住。”社会大众则赞誉他的山水画“好看、耐看,充满生活气息。”

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这当是画家创作追求的社会责任,自古至今,阳春白雪固然高贵,但下里巴人决非就一定低俗。齐白石的画被公认为大俗至大雅的典范,成为20世纪中国画的顶峰。李振君创作上追求的正是平民百姓的雅俗共赏,不需盱衡历史,从李振君的创作实践中,就可感受到美术与社会,与时代,与人生密不可分的关系。

多年来,他秉承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自然,在继承中探索出新。他坚持以画会友,重情讲义,对亲朋好友所需从不拒绝,总是以自己满意作品相许。他的豪爽,他的大度,在朋友圈里有口皆碑。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画便被国内画廊经销,英国还一度成为海外收藏他画最多的国家。尽管拥有在许多画家眼里十分羡慕的市场,李振君还是没有改变有求必应的赠画豪情。他认为,朋友们的喜爱是激发他创作的动力,促使他更有激情、更有兴趣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出来。他最怕自己作品没人喜欢。

碧水朱峰

平民出身,以画会友,不以追逐金钱为第一目的,这些都奠定了李振君平淡中求真求趣求美的宁静豁达心态。这样的心态通过他的笔撒在宣纸上折射出的自然便成大众喜爱的雅俗共赏,因为他没有浮躁的功利之心,表现于山水画中或空灵生动,或生活气息浓烈,皆为画家真情实感流露。

在2007年偶然的一次朋友聚会上,激发了他创作100幅瀑布即《百瀑图》的动意。画100幅面貌各异不能雷同的瀑布,且尺幅均为斗方,确实不是件易事。画史上无从参考,当属前无古人之举。近10年来,他潜心创作《百瀑图》受到画坛瞩目,被很多人收藏。

近年来,李振君作画,喜用焦墨,即把研好的墨放置1—2小时,待水分蒸发后再用。此时的墨已充分融化,没有颗粒,以这样的焦墨分出五色,画面更沉稳厚实。李振君山水画的另一大亮点是用色大胆,他认为,世界和大自然本来就是色彩缤纷的,色彩的冲击力比纯黑色对人的冲击力更强,也能弥补光使用纯黑的一些表现手法。在百瀑图创作中,他大面积使用三青、三绿和朱膘这些中国画颜料,让画面更生动漂亮。他说,一幅山水画,是出类,还是平淡,这个结局对他来说固然很重要,但是使他更重视的是作画的整个过程。如建筑大厦一样,必须有上乘之材,先进的工具,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手段,才可能使大厦平地而起,坚固高耸。他认为绘画也当如此。画者绘画想得到而画不出,此乃功夫欠到,画出妙处并非有意获得,此乃偶然为之,非功力所及。绘画不可有半点虚假,如建大厦,一定要踏踏实实。

“仰掇自然尚异标,俯洒素彩细品敲。砚秃兼豪笔百杆,墨吞玉版纸千刀。江南染尽碧水远,塞北皴就青岭高。师古欲化经营巧,直造山河分外娇。”这首1986年的自作诗,当是李振君的追求写照。

谈起他的艺术观,李振君认为绘画艺术的存在,实际上是存在于观众之中,要让观众看懂,但看得懂并不是一览无余,而是要有意境,值得回味。现在有些画家自我表现太强烈,观众看不懂,这还早呢嘛谈的上艺术美化人的心灵。

李振君认为师从前辈,除了艺术之外主要是学人格,必须有一个高尚的人格,这样他的画格调才高。“最关键的是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李振君的座右铭。凭着这颗善良的心,凭着他的苦学精神,凭着他师从百家的谦逊努力,李振君一定会在艺术上一个更新的高峰。

本期焦点人物小档案:

李振君,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安国市。1 9 4 7年1 2月出生。中国山水画实力派画家。李振君的作品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为流传,国内的杂志、报刊多次发表其作品。他的巨幅山水画《山水福地》、《山野风光》、《湖林金秋》等分别被天安门城楼和文化部作为珍品收藏。《中秋祭月图》在世界华人艺术作品展中荣获国际金奖。已出版有《李振君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及合编出版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家”《一代画风》画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山水画绘画创作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