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农林专业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

2016-05-16焦隆

职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农林精细化

焦隆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林专业就业市场需求日趋多元化,人才培养也随之更加注重个性化,这就逐渐形成了就业市场决定人才流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势特点。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传统的职业指导越发显得不够“精细”,这就要求就业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职业指导,精细化职业指导已是大势所趋。农林专业由于其生源、专业特点、行业特色等的多元化,该专业毕业生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职业规划,需要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精细化职业指导水平。

一、农林专业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特点

1.农林专业的招生特点

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林专业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印象,农林专业的生源一志愿率一直不高,甚至分数线也会偏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专业,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习如此“艰苦”的专业,有的则认为农林行业工作地点较偏、薪酬不高等,这些主观偏见都导致了学生报考农林专业的积极性不高,进而严重制约了农林专业、农林院校和农林行业的发展,这也是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难点。

2.农林专业的培养特点

农林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旨在掌握专业内和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也多是理论课与实践课搭配的模式进行授课,而且学生在读期间一般会安排野外实习。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跟着老师做科研项目,增加专业实践经验。

3.农林专业的就业特点

农林专业毕业生能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规划等工作。由于其招生和培养特点,专业内就业的学生,一般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有投身农林行业意愿;而专业外就业的学生一般打算较早,在学习阶段就会主动学习一些感兴趣行业的知识,有的学生还会主动到相关领域的实习,但也有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跨专业就业缺乏竞争力,他们也是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中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意义

1.促进农林专业学生更准确的人职匹配

现代大学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他们之中有的人迷茫,也有的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农林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专业特点和历史原因,其个性反差相比其他新兴专业更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学历人才的供给不断加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发精确化,他们会根据每一职位的工作内容和特点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越来越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农林行业单位对专业实践能力有着更多的经验要求。就业工作人员在做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时会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特征与职位匹配。

2.提升农林专业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信心

农林专业的学生由于其所在学校特色、专业设置以及对传统农林行业的固化印象,在专业认同感和行业认知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如今的专业设置已经是注重跨专业融合的大专业理念,同时农林行业也随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等因素影响越来越现代化。就业工作人员通过做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对行业的信心。

3.提高农林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现今高校所培养出的个性化学生必然有着个性化的择业和就业方向,传统的大范围的普适职业指导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如今的就业大军是以90后的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对就业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农林专业毕业生由于择业观念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在本专业就业。因此,在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三、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积累较少

我国精细化职业指导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林专业在这方面更是缺乏积累、有待提高,专业和行业特色使得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师资薄弱

目前,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在高校很多时候还无法做到真正的专职。而精细化职业指导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特别是结合农林专业的实际情况,国内该领域的师资力量还相对薄弱,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进一步选拔、引进和培训。

3.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形式单一

当前,常规的职业指导过于泛泛,缺乏针对性,需要精细化,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又因为起步晚、经验积累少等原因缺乏系统性,不能够做到全面服务。这就导致了精细化职业指导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农林专业更是如此。

4.农林专业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对象多元化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成长路径和职业规划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多元化日益突显,农林专业的学生由于报考志愿、培养体系和主观意愿差异大等原因在择业方面分化尤其明显。这就需要在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过程中,有更高的针对性、更多的耐心和更专业的水平。

四、农林专业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对策建议

1.科学设计,指导工作系统化

精细化职业指导离不开常规的就业工作支撑以及农林专业特色背景,因此这是项系统性的工作。从大一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初探和专业认知,使学生逐渐明确自我成长方向;到大二就业类活动和专业课学习引导其向职业方向成长;再到大三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职业经历分享、专业实习、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提升就业求职和职场适应能力;最后对大四发布就业信息快报、举办农林行业双选会、讲解就业手续等。精细化职业指导应该系统性地贯穿始终,以使这项工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2.精心培育,工作队伍专业化

工作队伍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稳定,基层教学单位设立就业服务中心,配备专职正式在编人员,从业人员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在经过实践锻炼后逐步走向专家化道路;二是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兼职工作队伍,包括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等,与专职人员协同工作、查缺补漏,精细中又不失全面;三是具有农林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参与农林专业毕业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将会事半功倍,最终形成以就业专职人员为主导,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导师以及专业任课老师积极参与的全员化工作格局。

3.尊重差异,指导服务个性化

首先要尊重学生在择业方面的多元化选择,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愿景,就算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读书,也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因此就业需求和职业规划会更有差异。我们应该在尊重选择的基础上按照升学、出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就职、基层就业等实际情况,结合其是否在农林专业内发展的意愿,认真做好调查和分类,并按照细分的类型进一步深入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工作。针对打算在农林行业内发展的学生,除了传统的指导工作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农林行业就业经验分享会、农林行业用人单位面对面、农林行业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专业自信心的同时拉近农林专业学生与农林行业社会需求的距离。再者,加大个性化职业指导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一对一咨询工作。

4.重视大数据,服务媒介信息化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精细化职业指导与社会需求关系紧密,我们要把握这次技术革新的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职业指导要做到精细化就需要大量的调研数据支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会使调研既准确又高效;通过对往年大量学生学业、就业、职业成长数据的汇总以及运用大数据理念进行分析,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趋势的预测与研判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职业指导等咨询服务的网上预约、在线解答和信息发布会让精细化职业指导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发挥高校就业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农林精细化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