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2016-05-16叶婷婷

职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计学职业指导职业规划

叶婷婷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的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2015年全国毕业生达749万人。而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高校中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职业指导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学习职业知识,了解当前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能力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估,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成立于2008年6月,现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4个专业。学院以思想创新、学术创新为先导,以围绕首都服务业现代化建设和完善工商管理学科为核心,坚持学术带学科、学科带专业的发展方针,树立全球化、信息化、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笔者将结合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论述。

一、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1.职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顺利就业

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和当前就业状况,知晓社会人才需求和相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特点,将自己的特色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在大学阶段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可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和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低体现出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需求

目前,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有种社会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很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很难招聘到满意的人才,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两方面很难做到“无缝衔接”。导致很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专业不对口、在校学习期间很少考虑自己今后职业选择问题、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在校期间训练太少、职业定位不明确、没有职业规划、了解的就业信息太少,学习成绩和户籍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等。所以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和爱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迫在眉睫。

二、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1.以专业社团为依托,学科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社团是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自发组织社团,在社团内共同钻研专业知识。专业社团以“3+1”模式组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可以开展学科竞赛。例如以挑战杯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杯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商道精英比赛、商业精英挑战赛等赛事为载体,让学生在赛事中模拟公司运营等活动,将所学会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运用到比赛中,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可以走访企业例如到长春一汽汽车有限公司、伊利工厂、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企业认知度还可以以大学生创业为载体,允许创业团队以专业社团的身份成立创业队伍,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团队中去,增强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开展“为你开讲”专家系列讲座活动,针对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困惑、疑难问题,邀请专家为学生解惑答疑,以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2.职业指导工作坚持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全员化指导

职业规划的选择与指导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素质,让学生从大一开始构建职业规划理念,搭建职业规划框架,使职业规划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

职业规划始于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以帮助学生适应由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生活的角色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规划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组织高年级学长学姐向他们分享大学生活和学习经验,可以引导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和引导学生意识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以新生职业规划大赛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去;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助理(高年级优秀学生)为主要骨干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保证新生每人拥有一份职业规划书,并由辅导员收集整理归档。

进入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学院在大二阶段开始收集学生就业志愿,根据学生的就业志愿分组,并为学生配备相应专业的指导教师,构建将专业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不断修正和完善职业规划。

大四阶段是学生由大学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校集中在大三下半学期和大四上半学期为学生推荐实习和就业的岗位,随时关注学生的就业适应情况,对就业、择业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和团体帮助,如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等相关培训。最后对已就业学生做好后续的服务和跟踪反馈工作。掌握毕业生就业流向、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与专业对口程度等数据信息,借助数据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3.主动开拓市场,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

结合学院对应专业,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如北京中储华通商贸有限公,可接纳学生10人,对应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北京中小会计事务所联盟,可接纳学生100人,对应专业有会计学、财务管理;酒仙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可接纳学生100人,对应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青年绘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可接纳学生50人,对应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可接纳学生50人,对应专业有会计学、财务管理;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新街口支行,可接纳学生40人,对应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未来将探索每个专业都可以有国企、外企、民营企业、事业单等不同类型的公司作为实践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实习中了解各类公司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4.专业使命教育,进支部-进课堂,创新优化职业指导理念

为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开展“进支部—进课堂”的专业使命教育,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进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并自豪于自己的专业,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业使命教育“进支部—进课堂”,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充分融合专业教育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专业教育、专业历史发展、专业前景分析等形式,带领其他教师一起开发专业使命教育课程,让大家感知专业,认识专业,树立专业使命感和自豪感;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支部党员充分深入班级,以“我为专业代言”等各种活动形式影响和启发身边同学认知专业。

5.职业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职业指导,尤其对学生从团体层面到“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达到在长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的目的,实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全员化、个性化指导。同时针对重点人群学生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比如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他们就业意向、就业情况,为他们推荐适合其自身条件的工作岗位。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积极开展辅导工作及朋辈互助教育,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针对就业恐惧、放大经济困难等心理障碍问题,采取指导与心理疏导联动措施,从认知纠正、情绪调整等多方面开展疏导和帮扶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学职业指导职业规划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