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体制创新模式分析

2016-05-16刘金华侯峻

职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退休年龄老龄

刘金华+侯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国家都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在21世纪,老龄化会成为人口结构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各个社会领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养老保险这一领域,顺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与趋势

如果65岁以上人口数量超过了总人口数量的7%,那么就说明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老龄委员会的评估标准则以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界限。从总体上来分析,在2000 ~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呈现平稳性的增长趋势,在2020~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则呈现出快速性的增长趋势,到2040年之后,开始趋于平缓。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是无法避免的,不仅人口结构总体呈现出老化趋势,且老年人口内部也呈现出不断老化的趋向。对于老年人而言,他们需要特殊的保障,因此,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而且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与养老保险制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体制的创新模式

创新我国养老保险体制,使其能够顺应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要求,才能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确保民众能够老有所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整合制度,扩大保险覆盖面

目前,《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于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也开始在各地实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颁布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城市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问题,一直都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笔者认为,下一步,需要做好监察工作,吸收城市农民工、非国有企业职工等参与到养老保险制度之中。

2.控制退休,提高退休年龄

关于职工的退休年龄,国家规定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体力劳动者退休时间则提前5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工退休年龄更早,这一退休年龄标准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的国情制定的,与现阶段的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已不适应。有学者估算,每延长一年的退休年龄,可以减少160亿元养老统筹基金的支出,增加5岁的退休年龄,能够减少1/3养老金的支出。

虽然延迟退休年龄是解决养老保险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关于这一方案的实施,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延迟退休年龄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做实账户,增值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不言而喻的,就目前各个地区养老保险的运行情况来看,个人账户一直未能够做实,多数省份存在着空账运行的问题,这是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做实个人账户,为正常地收付打好基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完善、健全的资本市场是促进养老金增值的有效渠道,为了降低风险,需要采用科学的投资组合手段,提升投资的收益和安全性。

4.创新模式,实施多层次保障体系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已经开始推广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这为养老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方案。如果个人储蓄以及企业年金可以为养老保险的替代做出贡献,那么就能够有效缓解养老金的收支紧张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人口年龄结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抚养形势越来越严峻。此外,老龄人口寿命的增加、传统制度模式、离退休费用的上升也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各个层面采取措施,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实施多管齐下的制度。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退休年龄老龄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