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量是一种病

2016-05-14李靖

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参与度动机信任

李靖

最近遇到一个养老社区的广告,大体内容是老年人把房子转让给他们,他们让老年人住进养老社区度过余生。项目在线下线上各种媒体上购买了流量投放广告,结果几乎没有转化。

为什么呢?

其实,只要把自己假设成一个中国的普通老年人,就会发现这个广告不靠谱:

攒了半辈子钱买了一套房子,就因为偶然路过公交站牌,看到一个“XX之家,把你的未来交给我”的广告,就会心动要把自己最大财产转让给他们?

这个广告投放量再增加10倍,转化率也一定很低——用户的“信任”“动机”等问题没有解决,即使呈现再多次广告,又有什么用呢?

在很多人创业者眼里,营销就是不断地获得流量、吸引曝光,好像不论什么产品,只要有足够的曝光展示,用户就会埋单,其实他们是患上了流量迷恋症。

“美丽的泡沫”

掉入流量圈套的例子屡见不鲜:App投入几十万元预算买流量和曝光率,结果转化了个位数的下载用户;公众号发了无数红包,吸引一大波新粉丝,结果阅读量还是维持原样。

为什么大量的流量会没有用?为了了解这一点,必须先知道“为什么有些时候,单纯曝光就管用”。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纯粹接触效应”,指某种外部刺激,仅仅呈现的次数频繁,用户就会变得对它越来越喜欢。因为人天然会更加喜欢熟悉的事物。

很多人总觉得自拍照不好看,是因为自拍照跟照镜子经常是相反的,相当于在你眼中自己变得陌生了,从而降低了喜好。所以,现在好多手机自拍功能都变成了镜像的。

可是为什么有些时候“纯粹接触效应”会失效呢?

任何的广告,本质上都是为了影响决策。而单纯的产品信息、卖点曝光,能够直接影响的决策,实际上仅限于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比如你本来没有打算买某个巧克力,但看到了电梯口的广告,觉得很诱人,就下单了。买错了巧克力反正没什么损失而且决策复杂性低,投入的脑力非常少,算是低认知参与的决策。

对于这类既不复杂又不重要的决策,简单的信息曝光,大规模投放,一般都能带来销量。甚至仅仅把_产品的名字喊出来,都会直接增加销量一洗脑广告玩的就是这么一出。

而对于另一种决策——高认知参与决策,单纯的大量流量、曝光如同“美丽的泡沫”没有太大直接作用了。

当一个产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就属于高认知参与决策:决策重要性高(比如买房很重戛买巧克力不重要)、决策复杂程度高,需要搜集信息(比如决定留学去哪个、学校很复杂,决定买哪家白菜很容易)、违反过去的习惯(比如老年社区和用户过去习惯不一致,需要慎重考虑)。

流量转化的五道坎

对于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如果不解决理解、动机、信任、行为门槛、群体规范等问题,无论曝光多少次,都难以被购买。

比如上面的养老社区项目,如果老年人能够充分理解养老社区的状况,能够事先产生动机(比如家人鼓励),如果充分信任这个品牌(比如有背书),如果初期行为门槛很低(有反悔期),如果普遍老人群体觉得这个选择好,那么这时候,曝光才会产生价值。

所以,流量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是前提为你的“高认知参与度”产品解决用户决策的阻拦。

1.理解——利用基模诠释未知

当用户无法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理解的时候,再多的曝光也缺乏效果。

比如这个广告文案:“20161LIFE科技诚意创新新品XXXXX/我们只想给消费者一件满意的产品/一款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大面积湿拖机器人”。

湿拖机器人是什么?用户看了之后无法迅速在脑海中建立理解,不论呈现多少次都没有用。

这个时候,最经常的做法是:利用用户已经理解的事物(基模),来解释未知事物。比如当年第一代iPhone,乔布斯没有直接说未知概念“智能手机”,而是先说“一个大屏iPod+一个手机+一个上网浏览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基模本身也可能造成误解,要避开不必要的基模。举个例子:过年回家,你可能会被亲戚阿姨问做什么工作,你回答产品经理。阿姨一定觉得你很牛,手上至少管了几十号人。实际上,产品经理并不是她们所理解的“经理”。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先讲你具体是做什么的,然后提出“产品经理”的概念,这样别人就不会受到基模的干扰而产生误解了。

2.动机——提示不合理

对于高认知参与的产品购买决策,如果不解决动机问题,让用户产生需求,那么再多的曝光也没有效果。

解决用户动机的关键,就是让用户在关注产品之前,先关注自己——意识到过去的行为存在某种不合理,从而渴望通过购买产品来解决。

比如,一款200元的洗发水,单纯靠鼓吹产品品质,很难卖出去,因为跟传统产品相比太贵了。但是先让用户关注自己过去的某种不合理,就容易多了:

“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超市开架洗发水”。

再比如3D定制西服,直接说“定制你的专属西服”,用户很难接受——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

不如先找出过去的不合理:“人的体型成千上万种,但西服的型号只有10种。”

3.信任——寻求权威背书

有些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因为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很大,要求企业有较强掌控风险的能力,面向消费者者第一步则是建立信任。

比如一个P2P理财产品的项目,在广告中花费大量篇幅在讲超高收益率,打出去后转化率很低。这是因为该广告只唤起了动机,但基础的信任问题没有解决。

而优秀的营销方案,则经常能准确识别当下阶段的限制因素(比如信任问题),并且通过广告等方式来解决。

比如某个手机贷款App,主打“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应该在广告中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首先“理解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因为贷款产品非常简单,没有人会不懂“什么是贷款”。

然后“动机问题”也容易解决——传统银行贷款手续复杂,用户痛点非常明显,已经不需要大力激发。

那么最难解决的就是信任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型企业,贷款的信任问题就变成了相对银行的劣势,可能会变成用户决策的关键阻拦因素。

所以这家企业在推广时,主打“信任”问题,整个突出“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金融案例”,通过背书作用来减少不信任对用户决策的阻拦。

4.行为门槛——提供体验和试错

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之所以经常让用户思考再三,还因为它们往往有一定行为门槛。

比如一个做智能儿童水杯的企业,产品几百块钱一个准备在幼儿园做推广并且贴广告,一开始广告的思路是让别人换一种喝水方式。

只是做平面广告就让用户理解什么是智能水杯、刺激他们产生动机、建立信任等,然后促使他们改变过去的习惯,一下子买一个几百块的杯子,这显然不太现实,最终转化率也会非常低。

倒不如把产品介绍式的广告换成对幼儿园活动的广告,促使儿童和家长参加体验,然后转化用户购买——对于一个几小时的活动来说,达到这些复杂的目标就容易多了。

总之,有些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理解、动机、信任等问题都可能影响用户决策,用户几乎不可能单纯扫一眼广告就能做出决策。

但是可以想办法降低用户的行为门槛,比如:

刺激用户试看、试用而不是购买(所有的房地产广告,都是刺激用户去看房,而不是直接刺激他们去买房);

刺激用户去你的另一个营销活动(比如讲座);

刺激用户先尝试你的免费产品(比如打广告让用户关注公众号,送免费试用名额);

降低用户的后悔成本(设置购买后的反悔期等)。

5.群体规范——别让用户有压力

用户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经常与自己所在群体的普遍规范进行比较,如果现在做的行为不符合群体的普遍规范,就容易阻拦购买,最终导致再大推广曝光也没有用。

比如之前美国刚推出纸尿布的时候,明明是个非常棒的产品——减轻了妈妈换尿布的麻烦,但是整个推广的转化率非常低。

为什么呢?

因为用纸尿布,给这些母亲造成了负面的群体形象——用纸尿布,说明我是一个懒妈妈,为了自己的便利,竟然给孩子用纸的尿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重新修改了宣传点——重点突出纸尿布的干爽功能,可以让婴儿更舒服。

这个转变解决了妈妈在群体规范下的压力,结果促成了大量购买。

认知在前,流量在后

很多创业公司看到成功者在做大做强之前,获得了持续大规模的曝光机会,因此羡慕他们有钱可烧,有流量可买,甚至有堪比“网红”的创始人。其实,他们只看到了表面。

以小米手机为例。

新品牌的手机是一个高认知参与度的产品,用户需要各种比较才能购买。那么为什么小米刚推出的时候,打电梯框架海报广告,仍然很成功?大量的流量产生了效果?

这是因为此前小米已经通过各种发布会、新闻稿、营销活动等解决了关键的理解问题、动机问题、信任问题等,米粉们已经觉得“小米手机不错,我相信雷布斯,的确我需要换一个更好用的安卓机了”。

这个时候,再投放大规模产品展示广告,相当于不断对用户进行提示,最终就会促成购买。

而上面社区养老的案例中,一个老人站在广告前,没有听过关于它的任何故事,不理解,不信任,脑中无法唤起任何记忆,自然不可能购买服务。

所以,很多人盲目崇拜流量,认为大量的曝光、传播、甚至十万+的文章,就会带来销量和转化。这种“只要我有足够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心态,跟喊起冲锋口号,让士兵盲目送死的将军没有什么区别。

猜你喜欢

参与度动机信任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动机不纯
信任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