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教学环境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6-05-14穆思融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ESP教学民办高校

【摘要】民办高校作为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ESP教学理念的应用及开发,本文以ESP教学环境为背景,探讨适应时代需要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ESP教学 民办高校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外语能力人才的需要逐步呈专业化趋势。而民办高校作为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ESP教学理念在学校的应用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ESP教学环境为背景,探讨适应时代需要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

一、民办高校ESP教学现状分析

1.学校课程设置情况。虽然ESP教学环境在逐渐引起教学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前大多数民办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仍以EGP教学为主,ESP课程所占比重非常小。个别民办高校意识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英语教学内容虽然涉及到所学专业,但应用性不强。

2.英语教师专业学术能力情况。从ESP教师学术能力上看,如上所述,多数民办高校的ESP教师一类是由EGP教师担当,这些教师的优势是英语功底深厚,但对于专业性知识了解甚微。另一类是专业教师,优势则是专业知识强,但缺乏系统的语言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也就是说既懂英语教学方法又精通专业知识的ESP教师稀缺是每所高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直接影响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民办高校ESP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培养出大批面向国际化的人才,不但知识构架扎实而且能力要与国际接轨。加之,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建筑业、医药学、IT等产业也急需具备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优秀毕业生。针对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要求所需的差异性,ESP课程的设置要做到专业英语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并紧跟专业知识细化分支的趋势,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2.民办高校生存需要。在教育面向全社会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民办高校面临着与公立院校和与同类院校激烈竞争的双重局面,民办高校要生存,就要办出特色和质量。首先,民办高校要着重发展自己的特长专业,并保证专业之间的互补性与稳定性。其次,民办高校要在竞争中获胜,毕业生就业率的保障是前提,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的发展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再次,从市场化角度看,民办高校也是市场化的产物,导致硬件方面的校园环境等和软件方面课程设置等都各有特色,异彩纷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经成为各民办高校的无声共识。

三、民办高校ESP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模式探究

1.完善ESP教师能力培养机制。从事ESP教学的教师一方面是学历背景都是英语语言文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他们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但针对专业科学知识却相对欠缺。另一方面是专业科学知识丰富却缺乏语言学功底的专业教师。因此作为ESP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ESP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够达到流利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单一解决英语问题,也非单一解决专业问题。

针对从事ESP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鼓励教师们到专业院系旁听专业知识,学校积极组织相关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教师进行培训。使大学英语教师针对所承担的ESP课程专业知识和原理有基本了解,以便构建专业的理论框架,提升专业能力。而针对从事ESP教学的专业教师,则可根据学校的情况,采取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继续进修相关的ESP教育硕士,从专业上扎实提高ESP教师的理论功底。

2.建立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机制。大学英语是指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公共英语,而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延续,其教学理念是把专业知识作为载体,偏重英语的教学内容。ESP课程虽然具有专业课的特点,但是仍然属于语言课范畴,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语言特征。

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从课程设置上看,ESP课程设置应以EGP课程为基础,在学生进行了一年的综合英语课程学习之后开设ESP课程,课时的设置也应该与EGP课程相结合,适当增加ESP课程时数。同时学校要精心挑选符合专业特点和该校学生特点的教材,教材应难易适中,实用性强并且拥有时代性的特点,知识内容与国际接轨。在学源构成上看,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对英语水平要求比较高的ESP课程,可以采取分级教学的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加强校内合作、校企合作机制。基于民办高校经济实力及发展规模的限制,ESP课程的完善发展也需要漫长的路程,在校内建立教师团队合作机制是当前最适宜、最经济的机制。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双方共同编写适宜本校专业及学生使用的教材,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中的语言问题,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评估。

四、结语

随着民办高校竞争的日趋激烈,民办高校要在竞争中争得稳固地位,就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不但重视ESP课程建设,培养合格的ESP教师,还要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拓展ESP教师视野,以期培养出能够符合专业需求的复合型外语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婧.论民办高校外语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2009(8):46-47.

[2]郭燕玲.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2012(11): 86-90.

科研课题:本研究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民办高校的ESP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H150385。负责人:邱鹏程;参与人:刘云佳,高云薇,张宏刚,苗迎雪,穆思融。

猜你喜欢

ESP教学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医药院校开展ESP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需求分析理论视域下高校ESP英语教学探析
ADDIE教学模式在ES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