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好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016-05-14李朝霞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团体值日班风

李朝霞

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被称为“危险期”或“急风暴雨期”,还是人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更是人生极为重要的关键期。高中生在心理发展上日趋独立,但看问题依旧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自我独立意识日趋强烈,但生活能力与经验严重不足;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未来工作的业绩、思想品质的塑造乃至生活的幸福都会产生极大影响。除家庭和社会外,学校中班集体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特定环境。

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置身于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班集体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同班的学生朝夕相处,彼此影响,由于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影响。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优良的班风是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里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反之,不良的班风,会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也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在近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到良好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我工作中对良好班风作用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社会阅历,沟通交际时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沟通交流方面的心理偏差。例如,我班出现过“小团体”问题:有些学生孤立、排斥非团体内同学,有些小团体甚至自我封闭,游离于大集体之外,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不服从班委会的管理。面对这种不良行为,我在小组重新分组时特意将彼此产生过矛盾的同学同分一组,将一些小团体拆散。我班的语文课代表,平时做事总是雷厉风行,在开展工作时难免会得罪人,她曾和班上另一名女生组长发生过口角,而那位女生组长是我班其中一个小团体的“核心”,这个小团体平时在交作业时有时会故意作对,为难这位课代表,使班级管理遇到不少麻烦。这次分组我特意将那个小团体打散,并且将这两位曾发生过矛盾的两人分在了一组。一开始这两位同学反应都很强烈,那位女生组长听到消息后,当场就哭了。我把那位女生叫到办公室,问明原因,将话题谈开后,那位女生组长坦言平时并非故意和课代表作对,只是对她的一些管理方法有意见,认为课代表在针对她。我同时找来语文课代表,指出她工作上的方法问题,并让双方交心,拉近两名同学的关系,矛盾化解了。敞开心扉的两个人顿时亲近了很多,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多次看到两人结伴同行,有时甚至还形影不离。通过创建和谐班风,我成功地让同学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把握正确的沟通交际,超越小团体和自我,提高了沟通交际素质。

二、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中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有时表现为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集体荣誉感。例如,我班有一些学生,特别是男生,不仅不注意个人卫生,而且还经常在教室乱扔东西,破坏环境,并且不愿意做值日生,一些女生也因为男生总是把值日的任务留给她们而怨声载道。使本应是“日常小事”的教室卫生却成为大问题。如果不适时纠正,势必会导致行为放纵,集体观念缺失等心理问题的滋生和发展。我根据观察抓住一些学生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的心理,在班内实施了卫生评比制度,即每周安排一组学生值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监督考察值日情况,每天达到优秀标准的在值日公示表上加两分,基本合格的加一分,不合格的扣两分;将这些记载纳入小组考核,给予适当奖励;分数最低的小组为本月教室最差值日生组,给予扣分并相应的劳动惩罚。由于奖罚分明,大大激发了学生完成值日的热情,教室卫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环境美化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也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班主任要注意在班里发现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通过光荣榜、小组评比、“最美中学生”评比等方式树立榜样,并通过学榜样产生新的榜样,带来“以点带面”的良好教育效果。上述事例表明,通过纠正班风,促进和谐的氛围,可以实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目的,对于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理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是首要任务,但当今的中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对未来生活缺乏自信,有些甚至已经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厌学情绪,很难建立起健全的个性,对其他同学的心理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良好的班风能使全班学生自觉形成一种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能成为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使全体学生都能制定较高目标而刻苦学习,追求上进,对于全班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地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班级之间和班级内部的竞争。魏书生说过:“帮助学生战胜困难的好方法,就是激发学生战胜困难之后的那种自豪感,让学生觉得自己了不起,激发他们好斗的天性。”而竞争提供的优胜劣汰,能有效刺激与促进竞争者的责任心和学习热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促使学生顽强拼搏,能增强自己和班级全体同学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为学生,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应是本职。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态度端正,方法得当,刻苦勤奋等。作为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小组考核中,我将作业、课堂积极发言、每天坚持默写英语单词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学习成绩的讲评中,我鼓励学生多和自己比;在学习成绩的奖励中,我向来都只奖励进步的学生和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这样,即使成绩最差的学生,只要他进步了,有时即使暂时没有进步,只要他能坚持某种学习习惯他也能收获同学们的掌声。如进入高三后,为了让一部分后进生能更快找到学习的自信,虽然我不是英语老师,但我还是要求一部分英语较差的学生每天必须默写20个英语单词,有些学生一开始还有畏难情绪,但一两次之后,就非常有自信,而且,我还在班上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这些学生。凡是坚持做到的,每天默写20个英语单词的,基本上每一个学生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都获得了进步,这样就有力构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让他们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同时,这些后进生的学习成效与态度对学优生又会形成一定的激励,由此在学生中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了让学生进步更快,我还分别让不同学科成绩好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学习方法,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同班学生来说,条件大体相同,遇到的情况、困难基本相似,学生对经验交流会感到亲切可信,并积极效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我还认为一个好学生应是成绩与品德习惯的完美结合。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非常看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在班会活动中,我多次强调习惯的重要性,而且在小组建设中,把考勤、按时按质完成劳动任务、热心班级事务等作为小组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往往更热心班级事物,因此,每次班会课上,我总会特别表扬这些平时在学习上难以找到自信的学生,而且在家长会上,我也会把热心班级事务作为一项重要的讲评点。一次家长会后,一位学生家长特意找到我,说自己在家长会上还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表扬自己的孩子,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还有这么突出的一面。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着未来进入社会后的状况。在班级管理中,注重了解学生心理,培育一个良好的班风,这对增进学生彼此沟通,培育良好学风,培养健全个性,以及规范行为,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着积极作用,对强化学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小团体值日班风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班级小团体的形成与引导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值日歌
小熊值日
要不要走进班级中的“小团体”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小河马值日
浅谈对班内特殊小团体的认识和管理
以小见大 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