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家的眼光

2016-05-14刘玲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育家眼光闪光点

刘玲

眼光就是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而教育眼光则是观察和认识教育的能力。教育眼光主要包括:

一、发现的眼光

教育家的眼光与普通教师的眼光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发现的眼光。如果没有发现的眼光,东西就是在那里也会视而不见;相反,有发现的眼光,就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发现的眼光要求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也就找到了教育学生、促使学生进步的切入点。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呢?教师要走近学生,亲近学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为什么许多教师缺少发现的眼光,发现不了学生的闪光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太不够了解。

要善于发现课堂的闪光点。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每一堂课,即使是一堂常态课,也会有闪光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善于提取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许多教师看不到课堂的闪光点?除了对教学的思考不够,不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之外,缺少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缺少对课堂的深入研究,也是重要原因。

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应该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观察教学,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经验,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视野,否则是不会有这样的教育眼光的。二是教师应该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哲学的眼光

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事物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教育家的眼光应该是哲学的眼光。用这样的眼光观察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哲学的眼光要求教师:

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学生。教师既要看到一个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又要看到其缺点或短处;既要看到优等生,又要看到学困生;既要看到学生的智育情况,又要看到学生的德育、体育情况;既要看到学生的外表,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只有用全面的眼光看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学生。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学生,学生可能过去有些缺点,但是现在改正了,教师就应该改变原来的看法。教师在看学生的时候,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既要考察学生的过去,洞察学生的现在,又要放眼学生的未来,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既着眼于学生当下的生活,又要帮助学生谋划未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用智慧的眼光看学生。用智慧的眼光看学生,就是要能够从学生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等,洞察到其内心世界,洞察到其情感困扰、思维困惑、思想动向;就是要有预见力,能够预测到学生的心理动向、思想动向,预测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或问题;就是要有捕捉力,能够及时捕捉到来自学生的诸多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能够捕捉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把错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把错误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努力把坏事变成好事。

三、研究的眼光

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就在于教育研究。一名从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普通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教育家,至多可以称为“教书匠”。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指出:“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三个要素:眼光、坚持与能力。”从事教育研究当然也要有研究的眼光。这种研究的眼光表现为:

独到新颖。有研究眼光的教师,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去观察教育现象,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教育问题,用独到的眼光去挖掘隐藏在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背后的规律,善于提出新颖的教育观点。他们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去研究学生,善于提出对学生的新认识;善于用独到的眼光去观察课堂,去研究课题教学,善于发表课堂教学的新见解。

敏锐犀利。有研究眼光的教师,能够敏锐地洞察教育问题,敏锐地感知学生的动向;他们能够用犀利的眼光看待教育乱象,用犀利的言辞针砭教育时弊,用犀利的语言批评学生的错误言行。

深邃前瞻。有研究眼光的教师,他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深刻而透彻的,能够从教育问题的表象看到教育问题的本质,触及教育的规律。他们喜欢往前看,往远处看,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的走向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能够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到事物的未来。

准确开阔。有研究眼光的教师,其眼光是准确而开阔的。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教育,准确把握教育;能够准确预测教学问题的难易程度,准确把握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准确预测学生的反应,准确预测教学效果的好坏,准确预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他们能够用开阔的视野看教育,用开阔的思想思考教育,用开阔的思路开展课堂教学,用开阔的胸怀面对学生。

四、审美的眼光

所谓审美的眼光,就是对美的欣赏能力。教育家都是最爱美的人,都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美。

用审美的眼光看课堂。课堂充盈着无穷无尽的美,包括教师的语言美、仪表美、学识美、智慧美,教学的节奏美、结构美、简约美、生成美、创新美,学生的参与美、体验美、对话美、互动美、合作美、探究美,课堂的生态美、诗意美、和谐美、情感美、生命美、生活美等。用审美的眼光看课堂,我们才能热爱课堂、迷恋课堂、扎根课堂。

用审美的眼光看学生。学生身上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用审美的眼光看学生,就能够看到学生的天真之美、纯洁之美、活泼之美、活跃之美、礼貌之美、创造之美、上进之美、进步之美、成长之美等。用审美的眼光看学生,我们才能喜欢学生,进而喜欢教师职业,喜欢教育事业。

用审美的眼光看学科。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之美。语文学科有语文学科的文字美、诗意美、人文美,数学学科有数学学科的严谨美、对称美、统一美,政治学科有政治学科的理论美、理性美、情感美,音乐学科有音乐学科的艺术美、旋律美、韵律美,体育学科有体育学科的健康美、运动美等。用审美的眼光看学科,我们才能喜欢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进而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五、善意的眼光

善意就是好心、好意。善意的眼光就是好心好意的眼光。教育家都是大善之人,任何教育家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都会用善意的眼光。

善意的眼光是赞赏和鼓励。学生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有所进步的时候,表现出色的时候,教师都要投去善意的眼光来赞赏学生,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不骄不躁、积极进取,更进一步;学生在遇到困难、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教师也要投去善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让他们战胜困难,不畏失败,不惧挫折。

善意的眼光是尊重和信任。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善意的眼光,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人人都有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的需要,处于半成人阶段的中学生,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一位教师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不仅能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看出来,从教师的眼光中也能看出来。让学生从教师的眼光中看出尊重和信任,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善意的眼光是理解和宽容。学生需要理解,教师要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理解他们的情感需要,理解他们的难处;学生需要宽容,在成绩出现退步的时候,在犯错误的时候,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都需要教师的宽容。真正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会通过善意的眼光,让学生从教师的眼光中能够读出理解和宽容。

善意的眼光是关爱和期待。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在学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在学生情绪不好的时候,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教师向学生投去善意的眼光。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从教师眼光中看出期待,诸如对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期待,对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改正错误的期待,对学生积极表现自己、踊跃展现自我的期待等。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家眼光闪光点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颜回之乐
《琴童》顾问阵容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刮目相看
Dare to stand out
阅读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