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

2016-05-14杨林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常任理事评语学习成绩

杨林

和谐管理理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软管理,是指某组织为了达到其硬性管理目标,在变动的环境中,围绕和谐的目标,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校园的和谐管理主要是指依赖正确的舆论风气、和睦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方法、严明的校纪校规、独特的校风校训等。校园的和谐管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现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表现进行分值统计。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量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仅仅作为被管理者,这些量化管理的某一环节一旦有所松懈,学生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事事都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和谐管理理论及实践告诉我们,那种靠行政手段,缺少人性化的方法管理是不可能产生最佳效果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和谐管理,将其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补充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一套相关的做法。

一、把握每一位学生,控制好大集体中的每一个“小群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特点、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集体的时候,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步,适时地和每一位学生及家长谈心、进行家访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当一个新的班集体运行一段时间,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小群体”。如果深入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小群体”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如果能够加强引导,必然对班集体的形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住小群体的“头头”,因势利导,让他们真正成为班集体的“领头雁”。这些“小群体”的“头头”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让这些学生承担班里的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其他同学。如,我班有一个“小群体头头”,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我便委任他为班长。还有一个“小群体头头”,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但在同学中有号召力,我便让他当值日班长。对这两位学生的安排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小群体”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二,控制好“小群体”中的“老油条”,让他们成为班集体凝聚力的“润滑油”。“小群体”中必然会产生交叉。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喜欢在一起,爱好体育的同学喜欢在一起,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学既学习成绩优秀,也爱好体育。这些人往往自认为是老资格,其实是班级管理中的“老油条”。那么,我们不妨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使各个群体中的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小群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鼓励每一名同学,让表扬成为班级管理中的灿烂阳光

其实,每一个学生最初都是想成为优秀生的。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手段大都主要是扣分。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达标扣分。学生时时在意,唯恐做错一件事,因为自己的行为会使班级被扣分。如此一来,整个班级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是量化管理的一大弊端。为了消减量化硬管理的这一弊端,适度地加入“软管理”,对班级管理无疑是一种补充。我们的尝试是:

第一,班长实行“常任理事”和“非常任理事制”。在学生心目中,班长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级中班长只有一个,调皮学生只能望“长”兴叹。为了调动调皮学生的积极性,我们不妨在这些学生中选几个值日班长,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纪律,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加强自制力,自我激励,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如果再能暗中让班委给予值日班长帮助,效果会更好。这就是我们的“常任理事制”和“非常任理事制”。

第二,让惩罚变为“绿色惩罚”。班级管理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有奖必有罚。换句话说,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一般来说,人们,对处罚是反感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对处罚换一种提法,如,某同学忘记打扫卫生,就“奖励他打扫卫生一次”。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处罚,是奖给他一个改正错误、赢得大家谅解的机会。若说成“罚他打扫卫生一次”,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易形成对立情绪。在这方面,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就做得相当成功,如把检讨书改成情况说明书就是一个例子。

第三,明确写评语是为了鼓励。操行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等方面做出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一篇好的催人奋进的评语不仅能增进师生间情谊,使学生更信任教师,而且它能给学生以信心,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加快他们前进的步伐。如,一位男生,成绩中等,表现平平,学习不刻苦,但是有潜力。我们就可以这样写:“你挺聪明的,虽然你不如班里的尖子生,但你并不比他们笨,只是你没有像他们那样去努力,只要你努力,你会比他们考得更好。我希望你超过他们。加油吧!告诉自己,你能行,等着你的好消息。”当这位学生拿到这样一则充满期望与激励的评语时,怎么会不信心百倍努力上进呢!

三、亲近每一个孩子,使师生交流实现“零距离”的沟通

量化的管理制度是没有人情味的,在执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时候,谈心作为“软着陆”方式的一种,就是必需的了。

第一,“零距离”直接交流。直接谈心有多种方式,应该注意的是,在谈心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低一些、容易一些的事情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就如登山一样,不要指望一步登天。如我们班的邹进,他的体育特别好,是我校的长跑冠军,还参加过市里的比赛。但他的学习实在让教师头疼,他自己也很着急,可就是下不了苦功夫。我对他说:“你的体育这么好,这当然和你的先天素质有关,但你如果不苦练能成功吗?学习也一样需要苦练。要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学习成绩一定能提高。”他接受了我的开导,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他的学习如登山一样,一步步往上攀登,一学期下来,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第二,“巧迂回”间接谈心。有些问题,如,家庭离异,不便于直接谈心,可以采取间接谈心的方法。我碰到过一个学生,她性格内向,对父母的做法耿耿于怀,封闭自我。我就与她多次笔谈,引导这位学生走出了困境。

以上是我几年来管理班集体时配合学校的“硬着陆”所运用的一些“软着陆”办法,效果还不错。我有一个体会,“软着陆”中“情感”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硬着陆”时,必须铁面无私,必须坚持原则。同时,“硬着陆”中加入“软着陆”,与学生进行带有情感的思想交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只有这种情感化的“软着陆”和“硬着陆”相配合,才可以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集体。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钟庄小学)

猜你喜欢

常任理事评语学习成绩
兄弟让举
正中要害的评语
名落孙山
教师评语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四国集团”再提入常案
联大将首次讨论四国“争常”方案
掐断欲望的引线
报告公布安理会改革方向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