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校园涂鸦四策略

2016-05-14王俊卿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涂鸦卫生现象

王俊卿

涂鸦现象是指在生活周围的公共场所的物体上涂写文字或图案,使整洁的环境变得破旧凌乱,失去原有的本真。近些年,校园涂鸦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由于社会倡导个性化发展,而青少年对文化的界定又非常模糊,再加上学校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不当,就导致涂鸦现象的发生,且有扩散的趋势。因此,为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就要制订有效的对策,从而合理地引导和管理校园涂鸦。

一、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在公共场所进行乱涂乱画,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教育学生要认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关系到个人的思想品质。这其中也包含了在校园和班级的公共设施上涂鸦。就目前来看校园和教室的墙壁也会经常出现涂鸦现象,这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相矛盾的,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要强调涂鸦是不文明的行为,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在班会中强调,每周要进行班级卫生工作的总结和布置,同时强调涂鸦现象的利弊,也是很有必要的。如,和学生打个比方,白色的墙壁就像我们的脸,如果画上几笔会好看吗?这些公共设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保持卫生和整洁大家才感觉舒适,不要图自己的一时之快而破坏环境。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每周的早会,对各班卫生进行评比。其中有一项就是班级和卫生区的卫生环境评比,当然,被涂鸦的班级和卫生区一定会被扣分,如果发现哪位学生做的,也要扣该学生所在班级的量化分。如,年级前三名的可以得到文明流动红旗。这样奖罚分明,以多鼓励教育学生,促进其改正毛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都有自尊,有班级集体荣誉感,自己的班级和卫生区的卫生环境搞不好,自己会感到羞愧,从而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能做,进而有效治理校园涂鸦。

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讲,涂鸦就是玩玩,调节一下学习压力,并没有恶意。由此,我们就会发现是我们的课堂出现了问题,学习本身是快乐的事情,现在却给学生带来压力。因此,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减少校园涂鸦的一种方式。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具有吸引力,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呢?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改变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喜欢涂鸦的学生,不一定都是坏学生,他们中也有的是具有艺术天赋。因此,我们要引导有涂鸦美术趣向的学生。为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让这些学生发挥他们的潜力。把这些涂鸦美术趣向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开展涂鸦活动,发展他们的个性,并教育他们该如何做才是合适的,把涂鸦变成高雅的艺术,而不是去破坏环境。例如,校园文化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了“我为校园添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在操场的地坪上,铺上百米长的白布,邀请这些具有涂鸦美术趣向的同学参与,共绘心中美丽的校园。这样通过活动,不仅满足了这些学生的涂鸦需求,还正确地引导了他们展示才艺,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

四、拓展创造与发布的空间

涂鸦文化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把其当成一种休闲方式。但是我们又要教育学生用文明方式去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文明涂鸦,再加上网站能够及时清理不健康的内容。有涂鸦兴趣的学生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将自己的作品设计好然后发布到网上,这样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使自己的才艺得到体现,进而减少了校园涂鸦现象的发生。再加上现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和家里的环境都能满足学生网上涂鸦的需要,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数字化为学生涂鸦拓展了创造和发布的空间,让他们用文明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另外,我们也可以引导他们把作品先用纸张设计处理,然后通过相机拍摄,再上传到网上,同样也能展示自己。无论是哪种方式,只有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和机会,才能促进这种涂鸦方式变得优雅。

总之,校园涂鸦现象需要引导和管理,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既要保证学校卫生环境,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市息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涂鸦卫生现象
创意涂鸦
智取红领巾
创意涂鸦
卫生歌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讲卫生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涂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