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校之路:立足特色,打造品牌

2016-05-14刘荣海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5期
关键词:梨子愿景办学

刘荣海

营销学上有个著名的“苹果、梨子营销理论”,即市场上已经有了苹果,我就卖梨子。学校之间因各种原因肯定存在着差异,要想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我们就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梨子”,办出特色,形成品牌。重庆巴蜀中学坚持贯彻“教育以人为本,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三本”办学理念,重庆谢家湾小学的“六年影响孩子一生”,山东胜利油田黄河双语学校的“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幸福教育等,都是典范。

一、摸清家底,找出优势,准确定位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怎样才能扬长避短、凸显优势呢?校长要摸清自己的家底,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因校制宜,科学定位。多数学校都无法与老校、名校媲美,我们就要善于运用“不对称战争”理论,发现自己的优势,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理念,将本校的优势打造成特色,将亮点做靓,以点带面,就可以在短时间形成自己的品牌,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描绘愿景,凝聚情感,宣扬形象

学校的“共同愿景”就是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它是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目标,鼓舞着大家为之不懈奋斗。因此,在描绘学校愿景时,要广泛征求全体师生的意见,使之成为大家共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为特色学校的建设打好基础。

打造亮点,提升形象,还要有效地宣传学校形象。从宏观的办学理念到微观的班级文化建设,都要进行系统设计,编成《学校形象设计书》,并通过学习解说、媒体报道、系列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山东胜利油田四小的“幸福教育”、杜郎口现象、綦江东溪中学的课改,这些农村薄弱学校的成功改革,与其成功的设计宣传不无关系。

三、落实理念,狠抓管理,深化拓展

打造特色学校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内化积淀,使之逐渐成形,深入人心,因此,一定要抓好“落地”与“生根”,也就是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从宏观转化为微观,从概念描述转化为行动落实,从轮廓演绎到细节管理,在精细化管理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

江苏省溧阳市后六中学,提出了“规范科学,求真务实,低耗高效,追求卓越”的管理宗旨和“常规抓好,细节从严,过程求实”的管理策略;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努力实现备课的精细化和学生学习的高效化,创造了“讲学稿”教学模式。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势的发展,以及领导班子的调整、教师学生的改变等,学校特色的定义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需校长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化,在深化中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亮点才愈加鲜明,特色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四、以文化人,和谐发展,提升幸福感

重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说:“办教育就是办文化。”要打造学校品牌,就必须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一一落到实处,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行走在山东昌乐二中的校园,你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生态化的校园,诗意的空间,随处可见的“新编”哲言,无不诠释着昌乐二中的教育理念——把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增强师生的归属感,为师生搭建一个成长、发展的大舞台。正如杜威所说:“教育是天空,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由飞翔的鸟;校园是大海,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游动的鱼。”

重庆巴蜀中学傅唯泉校长在“全国26所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一所学校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不是看它的硬件设施和经济背景,也不是看它现在在社会上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看它的教育文化,看它的历史文化积淀,看它的教育文化内核,看它的教育文化张力。”具备了这种历史文化积淀,具备了相应的教育文化内核和张力,社会影响力自然增强,学校之“名”自然会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三合初中)

猜你喜欢

梨子愿景办学
一起向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梨子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