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乘电梯被拒无奈爬楼梯

2016-05-14

红岩春秋 2016年5期
关键词:看门人洋人房门

如今,即使在一些小城镇,电梯也算寻常之物。可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梯仅出现在高层建筑,同时有“洋人”居留的大城市,是十分稀罕之物。物以稀为贵,这个“贵”,不仅说物件,也成了使用者身份的某种象征。不够身份,或者不够“洋”,那是连乘电梯的资格也不具备的。不仅普通百姓,就连颇有身份的名家,也曾遭到乘电梯被拒的尴尬。

鲁迅晚年住在上海,与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有些交往。一次,鲁迅穿着一件质料一般的普通长衫,脚蹬一双软底胶鞋去拜访住在上海相当讲究的华懋饭店的史沫特莱。鲁迅来到饭店大门,看门人把他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走后门去!”这种饭店的后门,是为运东西和供“下人”们使用的。鲁迅倒好脾气,绕了一个圈子,从

后門进去。来到电梯跟前,开电梯的人也是将他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另一边摆了一下:“走楼梯去!”没法子,鲁迅只得沿着楼梯一层一层爬上去。

见到史沫特莱,聊了一会儿,鲁迅便起身告辞。当时,拜访过史沫特莱的人都知道,她送客从来都是仅到自己房门为止。这次,史沫特莱不仅非常恭敬地把鲁迅送出房门,还送上电梯,陪着下了电梯后,一直送到了大门口,一番握手告别后,目送鲁迅走远了才转身回去。这时,那些饭店看门人、开电梯的人都看得愣神:这是个啥样尊贵客人,穿着这么一般,值得这位洋人如此高调破例?

鲁迅后来将此事告诉友人时,总结了一句:“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猜你喜欢

看门人洋人房门
猫客
大臣们昏招迭出
等来的离散
目标
清晨
夜的黑
直面“洋人”、“洋事”
爱迪生的房门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