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永川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2016-05-14许忠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农村

许忠

摘 要 加快土地流转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揭示土地流转阶段性的特征,剖析新时期土地流转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调查思考;重庆市永川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F323.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当前,我国土地流转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暴露出流转服务机制不活,流转后劲乏力等不利因素,对此,必须加强政策研究,为持续、深入推进土地流转保驾护航。

1 土地经营权流转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一个阶段,乡镇企业占地需求是推动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土地流转形式以租用为主,流转双方直接签订土地协议即可,流转程序不统一、不规范,容易产生纠纷。

2)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又一个重要阶段,种养殖业用地需求是推动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土地流转形式以互换和转包为主,互换一般采取口头协议,容易产生纠纷,转包流程一般采取草拟合同→镇农经站鉴证→签订合同,合同文本统一,流转程序规范,镇农经站负责合同管理,指导、鉴证和纠纷的调解。

3)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是推动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流转形式以转包和租用为主,在区(县)农委和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转包流程一般采取草拟合同→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分别审核,鉴证→签订合同,合同文本统一,流转程序规范,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共同负责合同管理,指导、鉴证和纠纷的调解。

土地流转的总体趋势;一是土地流转规模逐步扩大,由小规模集中转变为适度规模的集中;二是土地流转程序逐渐规范,由自发流转到自觉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三是流转作用机制不同,由市场作用机制转变为财政引导、市场作用的双重推动机制;四是土地流转呈现的不利因素不断变化,由程序规范问题转变为规模流转困难问题。

2 新时期土地流转存在的困难和不利因素

2.1 流转土地有风险,影响各方积极性

一是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偏弱,农业投入高、风险高、利润低的特性未得到根本转变,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二是转包群众有双重风险,首先是租金收入风险,一旦经营主体亏损无力支付租金,转包群众将蒙受租金损失;其次是还耕风险,一旦实施农田整治、农业设施等基础建设项目,原有田土界线被打破,还耕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抑制了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三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风险,一旦出现还耕困难,租金支付等有关矛盾,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难逃其责,影响着镇(街)农业服务中心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积极性。

2.2 土地兼具保障功能,群众不愿轻易流转

虽然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但土地对农民仍然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导致群众不愿轻易流转。首先,土地流转给群众带来的经济收益不高,即使粗放经营或者撂荒,仍然可以享受财政补贴带来的收益,导致群众流转土地的愿望不强烈。其次,土地征用与土地流转利益差别悬殊,一旦因为土地流转影响到日后土地征用的收益,后果得不偿失,降低了部分潜在群众的流转需求。最后,土地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城镇农民享受不到城镇社会保障,危机感迫使他们不得不抓住土地经营权。

2.3 农业基础条件参差不齐,推动土地流转后劲不足

一是资源禀赋好的良田肥土流转情况较好,普通田土流转较为困难,田块流转情况较好,土块流转情况较差。二是水利、道路等基础条件好的土地流转情况较好,反之则流转困难。三是近年来流转好田好土的速度较快,后续流转一般田土比较困难,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2013年以来,发展势头可谓迅猛,但是水源充足的河流两岸,交通便利的公路旁边和农业综合开发整治的土地几乎流转殆尽,继续流转则困难较大。

2.4 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单一,体制不活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土地流转服务依靠镇(街)农业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单一,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体制活力不足,队伍结构老化;人才流动缓慢;知识更新跟不上;监管监测不到位,服务经费保障不足。

3 推进土地流转的思考

3.1 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不断优化公共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全面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努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二是政策兜底,消除转包群众双重风险,首先,建立健全租金风险保障机制,采取公共财政投入、经营主体投入和保险公司保险模式,切实保障流转群众租金收入;其次,加快制定三轮土地承包政策,保持土地流转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为农业经营主体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结合,事权与财权的有机统一,合理制定岗位职责,科学考核履职效果,全面提高基层农业服务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加强城镇农民社会保障,降低农村土地保障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推行城镇流转土地农民享有城镇居民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个方面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降低城镇农民对土地的依附作用,鼓励城镇农民主动放弃土地承包权,逐步解决城镇居住农民的“两栖化”问题。二是加强农业执法打击,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行政执法政策,打击和处罚耕地粗放经营特别是撂荒行为,加大撂荒成本;同时,降低耕地的普惠性财政补贴,减少土地经营权带来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加快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3.3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土地流转后劲。

一是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二是加快规模流转土地的综合治理,完善水利排灌设施,机器耕作道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三是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基础条件较差的地方运用“反租倒包”等模式,争取公共财政支农项目,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土地流转活力。

3.4 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流转服务主体,多种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存的服务体系,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服务等社会化组织围绕土地流转开展服务。二是加强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队伍建设,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适时选拔科技人才进入队伍,建立知识更新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服务能力。三是建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经费增长机制,确保经费增长率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率,切实提高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待遇和工作经费;同时,将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保障农业服务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四是强化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首先,要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测,引导双方合理确定价格;其次,要加强土地用途监管,保障土地农业用途。再次要健全承包经营调解仲裁体系,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4 结语

推进土地流转责任重大,不利因素错综复杂,关键在于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只有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了,才能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城镇农民社会保障不足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才能加大财政支农保护力度,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增收增效,以农业的发展拉动土地流转。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破解路径
细说“三权分置下”的土地经营权的权能配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