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与防治

2016-05-14胡青峰戴小刚曾广勤

吉林农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防治病害

胡青峰 戴小刚 曾广勤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市场需求的调节下,水产养殖业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水产养殖的高密度、集约化。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资源,达到最佳的产出量,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各种病害的大面积发生和流行,一旦防控不利,往往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重点分析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中流行病害,同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94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36

1 病害的流行趋势

1.1 病害种类多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过度的掠夺式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沙尘暴、雾霾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常态,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在水产养殖业方面,随着环境恶化的进一步加剧,病害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比如养殖鲤鱼时常发生的出血病、三代虫病以及草鱼养殖时出现的赤皮病、烂鳃病,人工养殖虾类常发生的细菌病、寄生虫病等,病害呈多发趋势,而且种类繁多,导致防疫工作的难度加大,疫病防治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1.2 耐药性增强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不可避免要使用药物,但耐药性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在具体的防治过程中,为了达到防治效果,加大药剂用量,一些病害逐渐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工作造成困难,同时也加大了鱼病防治的公害化,从车轮虫病到中华鳋病,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到败血症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在防治上,用药剂量不断增加,并且不断更换品种,最后导致防治的效果逐渐减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1.3 流行范围广

水产养殖中水质十分重要,保持水质的最好办法是使水流动,但由于水的流动,又使病害随水传播,一旦某个水域发生病害,很容易导致大范围的流行。在过去有许多病害都是季节性发生,而现在渐渐演变成了多季节发生,甚至有些病害是全年发生,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间隔越来越短,使防治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防不胜防。

2 常见病害

2.1 细菌性败血症

这是鱼类养殖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病害,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等,对于此病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叫法,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一般多发生于淡水养殖的鱼类,具有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特点。

2.2 亚硝酸盐中毒症

亚硝酸盐中毒症也是鱼类常发生的病害,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通过鱼的鳃丝渗入鱼的体内,进入血液,一旦出现亚硝酸盐过量,鱼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就会大量减少,从而使肌体的供氧不足,表现出组织缺氧的症状,病鱼会出现不进食,不爱活动,同时鳃组织发生病变,降低呼吸,鱼的平衡能力也受到影响。另外鱼的血液会变为黑紫色和红褐色,内脑器官的皮膜透性降低,出现充血症状。亚硝酸盐中毒与出血病有相似之处,需要加以区分。

2.3 瓜虫病

瓜虫病是鱼类的一种寄生虫原虫病,发病后鱼体表面或鳃上会出现一些零散的小白点,所以也叫白点病,淡水鱼类十分容易发生此病。一旦发生此病,会导致鱼苗、鱼种的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带来惨重的损失,所以必须要严加防控。此病主要是由多子小瓜虫的大量繁殖而导致的,当温度一般在20℃~25℃时,小瓜虫便会旺盛繁殖,虫体对鱼体产生寄生,但水温高时,小瓜虫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一般水温达到30℃以上,虫体就不能发育了,所以在盛夏炎热的季节,很少发生瓜虫病。

3 防治措施

在水产养殖中,要采用健康的养殖方式,加强养殖管理,严格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保护好养殖环境,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确保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3.1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对于这类病害,主要是做好各种细菌的防治,常见的有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由于这些细菌的大量滋生,会导致鱼类出现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病害,这些致病细菌都与水质的变化有关系,一般水质恶化、水温适合时,细菌便会大量滋生,通过鱼的呼吸经过鳃丝从而到达鱼的体内,导致鱼体发病。一定要做好水质的保护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水的消毒工作,另外一方面要适时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2病毒性病害的防治

病毒性病害对于水产养殖的为害最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病害,往往来不及防治,便会出现鱼群的大量死亡,像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都是水产养殖中比较棘手的病毒性病害。对这类病害,在放养之前,一定要做好彻底的清塘工作,蟹、虾苗入塘前一周,要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在发病季节到来前,再进行2次的精碘消毒,如果有病害发生苗头,一定要用内服药进行控制,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4结语

在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必须要加以重视,要结合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水环境的管理,保证水质安全,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要明确养鱼就是养水的观念,实行规模化的高效养殖,尽可能多采用微生态制剂,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逐步向绿色养殖、健康养殖的方面转变,用安全的水质进行水产品的生产,创造健康的养殖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长发,晏再生,张俊新,何洁,郗洪军.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02).

[2]周凤建,何玉明,王维善,强晓刚,唐兰萍,潘璠,邱丛芳.生态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水处理工艺及效果的研究[J].渔业现代化,2007,(02).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防治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水处理技术分析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