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时代与地铁艺术

2016-05-14武文

科技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车站巴黎空间

武文

摘 要:地铁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形成的一种绿色、环保、节约的快捷公交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已不间断的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地铁,注定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印记驶向未来的特殊专列。公共艺术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城市空间的意义是因人的活动而产生的,对公共艺术的规划一定要从环境整体的和谐型角度出发,艺术品位置的考虑是必须严谨的,否则不仅不能美化环境,反倒成了新的视觉垃圾。公共艺术不是完全独立的作品,也不是非要保持一定距离观赏的作品,而是要求公众对作品具有的可及性、参与性,它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关键词:地铁 艺术品 空间环境艺术 人性化 公共交通

中图分类号:U2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1 地铁&艺术

地铁不是一件孤立的艺术品,它和摆放在博物馆、美术馆里的雕塑与画作大不相同,地铁在我们的城市里,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逐渐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首先要满足功能的要求,然后还要跟上时代的审美要求。这使它看起来正应和了环境美学或艺术哲学的某些经验。

“在人类创造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即无规则,亦无理由;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认同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借助环境美学中“介入模式”的审美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品的从属性,第一,意见艺术品总是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他的风格见诸于他所有的作品。第二,艺术家本身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例如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但在他的周围,我们发现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如韦伯斯特、福特、马辛杰等,都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第三,这个艺术家族本身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内,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因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见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吾无穷无尽的声响,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

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艺术的出现。那么,我们就以艺术之都巴黎的地铁为例,来看看地铁艺术的成长和发展如何陪伴了巴黎城市一个世纪之久。

今天,巴黎地铁被评为“世界上最艺术的地铁”对巴黎地铁艺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就是百年来巴黎地铁艺术发展不

同时期的“纵向时间线索”,以及地铁站点和地面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的“横向地域线索”,即众多站点艺术风格研究的线索。这两个方面折射出拿破仑时期开始对艺术革新与思想解放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以及巴黎人共同的艺术价值取向,贯穿在现代城市精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巴黎地上景观极尽雍容华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在地下,法国人却相当低调地打造着一座座小型化的地铁站台,通过巧妙的个性化设计与布置,在迥异的风格中追溯着时光的轨迹,隐约透出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来。乘坐巴黎地铁,就像穿行在一个艺术的长廊里。对于久居巴黎的人而言,地铁已经超越了交通工具的概念,成为展示巴黎城市风貌和民众生活百态的最佳场所。

巴黎早期的地铁站的出入口都采用了埃克托·吉玛的新艺术样式进行装饰,最常见的是用玻璃天棚外加一块挡雨板,如阿贝斯站、王妃门站和夏特雷站等。用生铁浇铸的植物模型,入口处上方或悬挂在雨棚下的铭牌用大小不均的巴黎奥斯曼字体(Paris haussmannien)书写着“METROPOLITAIN”(附图一).直到今日,86个埃克托·吉玛制造的出入口扔站在街道上。1904年以后,车站出入口不再采用吉玛样式,仅安装普通的金属栏杆,外加一根金属华柱,上有 玻璃瓷铭牌,以红底白字书写“METRO”,1930年开始,栏杆上方加装了地铁线路图。1970年代,位于大型集市和郊区的新车站的栏杆采用不锈钢制做,华柱被简化为一根金属杆,上端的地铁标示也简化为一个黄色的“M”,夜晚可发光(附图二),四周用金属圈围绕。在大部分巴黎街头看见的“M”就是地铁,简单明了。

地铁站厅大都依照临近的著名景点进行装修和装饰,让不懂法语的游客即便不看站牌也能够知道到了哪里。如罗浮宫站(附图三)就效仿罗浮宫博物馆,月台上陈列着许多博物馆的复制艺术品;巴士底站台上巨大的彩绘壁画诉说的正式发过大革命的激战场面,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罗丹博物馆所在的瓦雷讷站(附图四)则伫立着等同于罗丹原作的巴尔扎克雕像……就连站点的名字都很有直观的历史感,像罗斯福、拉法耶特、圣丹尼斯……这样的名字在地铁图上比比皆是,让人最直接地感受到巴黎的过去。很难想象还有哪里像巴黎这样,走走停停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和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往事。

不同的地铁入口样式和标志,代表了不同的建造事情,城市的扩展与发展和这些地铁入口的建造时间一一呼应。

2 地铁艺术的内涵

地铁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形成的一种绿色、环保、节约的快捷公交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已不间断的注入了文化的内涵。地铁,注定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印记驶向未来的特殊专列。

1863年,地铁首次在伦敦建成通车,无论她有多慢、多么丑陋和遭人厌弃,但是她承载了工业革命来临时期人们对科技,对城市、对文化、对历史,甚至对未来、对工业之美的思考,而这些就像幼小的婴孩摇摇晃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一样重要,她和那个时期的很多发明一起,为今天的人类社会带来了科技之美与繁荣。

世界各地,不同的线路、不同的站点全面展现了各个城市不同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当时当地的技术成就、艺术风格甚至是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期待与梦想。

1970年代地铁时代的来临,已经深刻影响到世界大城市的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在将来对其起决定性作用。

3 日臻成熟的中国地铁艺术

无论从工程、技术、艺术等各个角度来看,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的北京地铁一期工程,都是一个起步和学习的过程。狭小的站厅、简单的装修和标识系统,铭记着我们国家的那一段艰难岁月,然而,这个一穷二白的时期的“浩大工程”也透漏出了一个民族自强复兴的伟大梦想。

50年过去了,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纷纷迎来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铁文化和艺术,中国的地铁建设日臻成熟。

4 地铁环境空间艺术设计的总体思路

典型的城市地铁空间坐落在地下20-80米的深处,是一个宽度仅为20-30米,长度达到100-200米的悠长体型。这样幽暗、单调、封闭、狭长,甚至是繁忙拥挤的地下交通空间,弊端很多,违背了人们对室内良好空间环境的诸多期待。要充分发挥地铁快捷、绿色、高效等公交优势,又要有效消除不利的空间环境感受,地铁室内环境设计的优劣往往在这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4.1 优化物理条件

为克服地铁空间环境的不良特征,地铁环境设计需努力做到地下地上化、室内室外化,设施艺术化、乘客文明化、照明阳光化。给予空间各项物理环境条件足够的优良的指标,增加室内生态化设计,建设模拟阳光直射的灯光系统,尽量引进自然光照明,其中能直接反射到地下的采光设计最佳。

4.2 遵从人性设计

公共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充斥着各种问题,从乘客的安全到如何保持地面整洁等等,之所以如此复杂除了是因为要考虑条条框框的规则,还需要同时提升人们在地铁里流转的舒适度。

人们感受到的地铁环境往往是冷冰的或者是工业化的,地铁设计者应该聚焦地铁使用者的感受,在地下深处模仿户外的自然光,通过信息 可见度最大化、灯光系统或地板指引行进方向,采用可以减少污垢的曲面设计,保持标牌区域方向不变,保障救助站,座椅,工具,紧急停止等标识清晰可辩,减少锐角,增加防噪处理等人性化设计,为地铁乘客带来温暖感和亲切感。

4.3 突出特色特征

真正将地铁空间纳入到环境艺术设计范畴的是美国的约翰·卡尔莫迪, 雷蒙德·斯特林,在《地下建筑空间设计》一书中,他们提出了“地铁专属空间序列”的空间概念,将地铁空间提升到了一个专属空间的层面上,并把地铁空间与杨·盖尔和芦原义信的空间理论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目前,世界各地地铁文化艺术特征已经成为城市的标志。

地铁是当下社会中提升城市形象,发展城市经济,传承地域文化最有力的工具,同时,也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表现人性关怀的重要因素。

5 城市地铁空间的艺术主体

5.1 地铁站域空间环境景观

地铁站域环境空间按功能分区,可分为人流集散中心区、景观绿化区、机动车停车区、车道和上下客停靠去等公共性区域及适于具体地段特殊景观节点,人流集散中心区往往以地铁出入口广场形式出现。地铁站区域是一个大的城市设计系统,可为城市及站域景观系统相呼应,小则与地铁地下空间环境系统相衔接。

5.2 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建筑单体景观

地铁出入口建筑一般都设置在城市聚集区域,如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居住办公、广场公园、大型聚会场地等区域,既有城市的具体形态环境,又承载深厚的历史文化、地域风俗,是所有设计者深思熟虑、精心臆造、发挥创作才能的重点载体。

建筑师吉马尔做的车站入口由可以互换的标准铁件组合,铸成一些自然主义元素的形式。铁件在他手中已经柔化得像 充满生命的物体,金属的结构形成了蜿蜒的构架,为建筑划分了整体的节奏,同时也创造出了独有的纤细、紧凑和轻盈的视觉感受,表现了工业美与自然美相融合的时代思想。

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参与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地铁系统,其指导设计的原则是将问题简化到它的实质,在车站和出入口的内部设计中,他主张车站不再强调装修的作用,而是强调了保持车站的混凝土结构,这一方面表现出建筑师对技术和工艺一贯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毕尔巴鄂城市很强的技术传统,从而为地铁站建筑注入了新的意义。

该站出入口被设计成了钢拱夹着弧形透明的玻璃罩子,呈圆管状突出到街道地面上,就像从地下脱壳的蛹壳一样,翘首在闹市的街边。如此独一无二的设计风格为当地人所称道。

5.3 地铁内部空间环境景观

从空间界面上划分,城市地铁内部空间划分为顶、壁、地三种界面。地铁系统的有着非常复杂及流行性极强等特征,要求地铁内部环境处理要简明、明快,并能结合地铁空间结构进行因地制宜、富于变化的设计。

地铁的顶界面需要和所在区域的功能、地面的情况、人流行为等结合在一起考虑,可以起到一定空间导引和空间限定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车站建筑室内的空间形态。高度可结合空间的功能和灯具的选择进行高度错落的变化,同时注意满足光线反射、限定空间、引导方向的需求。

6 世界地铁环境艺术

国外关于城市地铁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是随着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莫斯科地铁空间系统构思新颖,大气磅礴,富有艺术特色,犹如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各国游者;巴黎地铁空间系统的环境设计结合了二十世纪初新艺术运动风格,以独特的形式为人们所称道;斯德哥尔摩地铁空间系统,百位业余艺术家用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构思点亮了每一处站台空间;里斯本地铁历史并不长,规模不大,但地铁空间艺术设计却不失精彩的一面,壁画瓷砖艺术是主要的格调,在地铁空间领域里,享有极高的声誉。

7 总结

各国地铁车站环境艺术手法多种多样,题材也很丰富,车站所处地区若有独到的历史、文化元素,则车站一般反映这个地区的文化或历史背景,其他车站则大多会采用现在派艺术和抽象艺术,通过大胆的造型和色彩给乘客一个视觉冲击。无论手法如何,相同的目的都是要配合车站装修、渲染地铁文化气氛,强调地铁公共交通建筑的识别性,突出每个车站的特色,提升每个车站的环境品质。

参考文献

[1] 室内空间构造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地下建筑设计 地震出版社

猜你喜欢

车站巴黎空间
巴黎之爱
车站一角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巴黎的每一个Moment都值得盛装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征战巴黎之路
巴黎
地铁车站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