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山布依族花灯舞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6-05-14石国建

科技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花灯问卷民族

石国建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花灯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研。得出了:民众对于花灯舞的参与热情不是很高;民众体育运动选择项目主要是球类和跑步为主;参与花灯舞获得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人较集中的结论。提出:政府加大相应的经济扶持投入;将花灯舞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大力宣传花灯舞的民族品牌价值等相应举措。

关键词:花灯舞 现状 调研

中图分类号:G853/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2(c)-00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全方位彼此渗透和融合,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娱乐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建国以来、国人对西方现代体育和新兴项目追捧让极具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中央民族第四次工作会议倡议各民族要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把构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体系,作为中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任务。各族同胞不断提高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将本民族的民间活动发扬于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愿望迫切。独山花灯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活动,但近年来受到主客观原因的多重性,全方位冲击,其流播范围已有萎缩之势。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能为独山花灯活动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独山县所属的下司镇,玉水镇、麻万镇、麻尾镇、基长镇、影山镇、上司镇、百泉镇)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相关从事花灯舞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领导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在导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笔者亲自到州及独山县文体局、获得花灯活动的相关材料,并认真学习研读。通过Q博士图书馆和网上检索各学刊,输入独山花灯为关键词检索出发表的学术论文27余篇。

访谈法:在文化局领导和大学同学全力帮助下,笔者走访了上司镇,玉水镇、麻尾镇、基长镇相关人员80余人。访谈从事花灯工作多年的文化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民间从事花灯专业老艺人,独山花灯协会和街道花灯老年协会,乡镇“幸福村”花灯负责人和业余喜好者,进行花灯发展历史,传承保护,未来展望等资料收集。

问卷调查法:笔者通过对Q博士图书馆里的知网和万方相关期刊,并查阅书籍,制定了相关调查研究问卷。在2016年2月21日在盛源国际广场“闹元宵”广场文艺演出,在当地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随机选择现场的各年龄段的200人进行现场发放并及时回。根据问卷中反映的某些问题,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本问卷主要是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四位专家认为问卷合理有效。经过一周后再次对问卷学生进行相同问卷调查,该问卷每个问题选择的相似度都在86%以上,证明问卷的可信度较高。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当场发放问卷,回收159份,问卷发放总数200份,回收问卷159份,有效问卷148份,无效问卷11份,回收率为79.5%,有效率9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居民对花灯活动态度决定着他们参与花灯活动的积极性的程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88%的居民对花灯活动的参与和开展很喜欢的态度,丰富他们的闲余时间。只有10%居民觉得开展与否无所谓,持中立态度,只有2%的居民认为这些活动已经过时,不应该继续开展,不适合现代气息。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居民对参加花灯活动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并支持活动的开展。只是在独山地区经济还欠发达,花灯舞活动的开展有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改善,娱乐方式增多,选择性面增大。人们选择花灯舞活动的人数偏少,大家主要还是选择对抗性,激励程度较高的球类运动作为身体锻炼的项目。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中老年人年轻人将花灯舞作为活动的人数比例占78%,退休人员时间相对宽裕,只要时间允许就电话相约一起跳舞,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侧面体现出花灯舞活动参与人群的结果不合理。

3 建议

3.1 政府需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建立健全花灯活动事物链的保护及发展的制度和措施;其次,政府需从财政资金修建相关的文化生态的博物,展览馆,花灯舞村,部落的保护,加大人们对民族的遗产价值的意识。再此,人事部门在招聘选拔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从事过花灯舞和学习过花灯舞的人员的优先录用。最后,就是多组织开展培训班,加大培训的力度,培养后续人才,层次性,连续性解决人员断层,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问题。

3.2 将花灯活动校本教材化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深度挖掘和提炼花灯活动的多重价值属性,多角度、多学科的进行校本教材研发,形成全面的网状传承和保护机制。 对独山花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与时俱进的价值提炼,将其多学科,多视角的切入进行充分的了解剖析,并创造性的创编。将独山花灯的综合价值植根于学校,让学生了解,学习本民族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增强学生自信和民族感,并起到传承和保护作用,反之也为校本教材开发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求,以达到“均赢”的目的。

3.3 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

独山县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宣传力度,引起中央、省、州等新闻媒体的关注,让海内外游客的喜爱,提升花灯品牌效应。

4 结语

文化的传承只有入其境,解之意,不在于形,而在于神。把独山花灯作为本地区的产业来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稳点来保护,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落实。将民族民间文化形成自发自觉的认可认同,只有上至政府,下至民众形成统一的意识,大家同握花灯绳,共尽一份力。切实了解,接受,喜欢,并享受花灯的艺术。这样才能真正的传承和保护独山花灯。就如于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没好就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 朱玲波.独山花灯本土特色探究[D].贵州大学,2009.

[2] 石文龙.独山花灯历史渊源与形态特征初探[J].中华艺术论丛,2007(0).

[3] 巴晓鲜,陈凌.独山花灯研究述评.[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

猜你喜欢

花灯问卷民族
找不同
MINORITY REPORT
赏花灯
花灯艺人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