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育途径分析

2016-05-14田雪

科技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科技能力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从完善科研制度、建设科研团队和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多方面途径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has the important function to enhance the University's own competitive power. It also has important function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country.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statu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development.Finnally, it puts forward from perfe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syste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the platform, increase research funding input, to create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etc. various way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scend.

Key words: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 cultivating way

从国家政策环境上看,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中共十八大提出协同创新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国与国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上,而高校则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关系教育、社会和国家的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

1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重要性

目前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涉及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评测要素、培育对策等方面。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方面,梅轶群、张燕从科技创新资源的角度.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看作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指高校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将新知识和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推动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1]闫海燕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来理解,包括人才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2]刘小明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持能力构成。[3]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素及评测方面,梅轶群、张燕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角度进行分析,从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同际交流合作能力五个方面测评。[1]敖慧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将其分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与贡献能力、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四个方面。[4]王章豹等从"三个模块"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分别是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5]刘杰等从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度量。[6]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上,学者们从高校管理体制、政策制度创新、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挖掘。

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和师资队伍,有助于提升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高校竞争力。

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高校结合网络特点,有效利用和配置各种人才、信息、政策等资源,进行知识、技术、成果等科技产出、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科研制度及奖励体系、经费投入、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学术氛围、科技人员主体动机等。

科研制度和奖励机制的合理性关乎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顺利程度及科研绩效,是保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科研经费投入是推进科研工作展开的关键因素,经费投入多少影响成果的多寡和质量,经费投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成果产出的效率;科研团队是集中优秀科研人才,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融合,创新研究价值,加快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科研平台建设有利于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基础设备和硬件环境,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思想交流;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科研人员身心健康发展,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科学研究,推动高校科技竞争力。

高校应注重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完善科研制度和奖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优秀科研团队等,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

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研究

3.1完善科研管理及奖励制度

优秀科技创新骨干人才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高校应从科研人员素质提升、科技奖励、职称评审、继续教育培训、生活保障等多方面考虑,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和奖励制度,提高科技创新积极性。另外,高校发展创新离不开本身的特色,制度的制定应考虑到学校特色优势,给予相关政策倾斜。

3.2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组建科研团队是现在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组织形式,科研团队可以集中优秀人力资源、丰富的物质资源,有利于产生头脑风暴、思维碰撞和学科融合,提高科技创新程度及效率,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优秀科研人才,高校应鼓励教师组建科研团队,并出台相关管理考核条例,给与政策和经费的支持,结合学校特色,重点培养,以点带面,提高总体科技创新水平。

3.3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离不开良好的资源配置和平台依托。提升科研硬件水平,搭建良好的软件资源,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是高校迈开科技创新步伐的基础。首先,高校应配备完整的科研仪器、设备,建设实验室,提供教师科研办公室等,满足基本科技创新的需求;其次,通过搭建与校外企业、研究机构、决策机关等沟通互动的机会和平台,使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思路迎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先进创新理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4提高科技经费投入

科技经费投入是高校科研工作关注的重点。经费投入多少,使用是否合理与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直接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首先,通过政府支持提升科研经费投入。学校发展应与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相结合,把握发展方向和科研目标,积极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获取经费支持的机会。另外,高校应加快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提高成果孵化率,积极与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争取业务支持和经费投入。

3.5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是高校科研人员安心工作、积极科研的条件,高校应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站、移动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科研理念、科研业绩和优秀科研事例,如对优秀科研人物的采访、宣传,举办科研先进教师经验座谈会等。高校应提倡质疑,排除过多的行政干预和“官僚”导向,让科技创新迸发更多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梅轶群,张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J].技术经济,2006(5):74—77.

[2]闫海燕.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1,

[3]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J].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1).

[4]敖慧.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6):169-171.

[5]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6]刘杰,吕占峰,赵礼曼.湖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田理论与实践[J],2006(8):79—81.

作者简介:田雪(1988.2—),女,河南新乡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河南郑州 45001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科技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技助我来看云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