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港合作建设灾害护理实验室的模式与思考

2016-05-14刘代骏黄文姣冯先琼

科技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灾害实验室护理

刘代骏 黄文姣 冯先琼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较大规模的灾害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灾害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灾害救护方面培训和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援效果。护理学在灾害领域的需求巨大。灾害护理教育亟待提高和发展。香港赛马会的大力援助,川港联合建设了灾害护理实验室。通过建设实践,探索川港合作建设灾害护理实验室的模式和方法。本文将着重介绍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灾害护理实验室的模式和方法,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灾害;护理;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较大规模的灾害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面对新的灾害医学救援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救援医学和护理学人才 的培养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 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对我国救援体系以及灾害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和作用也 带来了严峻的考验[2]。由于灾害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在灾害救护方面培训和教育的 不足,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援效果[3]。为提高人类抵御各类灾害的科学 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服务,促进我国灾害救援护 理学人才的培养,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秉承“积知为用, 成于济众”的院训,勇挑重担,担负起了防灾备灾、救灾减灾的社会责任。本文 将着重介绍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灾害护理实验室的模式和方法,供 思考和借鉴。

1合作模式,建设过程 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8 级特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川大学(川大)、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秉承“心系人民,仰副 国家”的价值追求,立即投入到地震救援工作中,并于同年 6 月成立“四川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持及研究中心”。

为积极响应社会对提高抵御各类自然灾害能力日益增长的关切和需求,川大 与理大开始积极筹建“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期望通过两校通力合作,建设一 所在减灾与重大危机处理领域,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多学科、国际化、可持续、 并对社会防灾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新型学院,为中国的减灾事业进行科学研究、 提供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国家教育部、民政部和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由香 港赛马会捐助 2 亿人民币启动资金,于 2010 年 8 月启动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 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建设工作。

在香港赛马会及其聘请的顾问公司的国际化项目管理的模式中,在四川大学 和香港理工大学专业老师的主持和积极参与下,灾害护理实验室初步建成。

1.1 实验室建设方案编制和审批 实验室建设之初,依据香港理工大学统筹的灾害护理硕士课程,由理大和川大专业老师设计和编制实验室建设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建设背景,目标,功能, 室内布局与环境配套,设备采购清单、参数及预算,实验室建设里程碑(时间表)。 方案编制完成后报香港赛马会及马会聘请的顾问公司审批,通过之后形成正式文 稿。

1.2 设备招标、安装和验收,同时进行实验室专业装修 依据实验室建设方案,进入招标程序。依据四川大学仪器设备验收办法,设备采购合同及技术协议,由理大和川大专业老师组成验收专家组进行设备验收。 依据实验室建设方案,按照实验室设计图纸,进行专业装修,以实现实验室功能。

1.3 项目审计和监管 实验室初步建成以后,对整个项目进行审计。在香港赛马会及其聘请的顾问公司的监管和审批下,通过近 5 年的努力,初步完成实验室建设。

2 结果

2.1 建成的实验室教学设备总价值 905 万元,包括 5 个实操教学实验室,可 满足 76 位同学同时教学,教学使用面积达 928.27 m2。

2.2 灾害护理学实验室功能。

基于建成的 5 个实操实验室,可以满足灾害护理教学、研究、实习、实训和 培训的需求。

2.2.1 教学 灾害护理实验室可配合灾害体验、灾害各时期(救援期、舒缓期、恢复期、重建期)的连贯性、伤情评估、紧急救援救治、创伤生命支持等方面的仿真模拟 教学,具体将为以下课程的教学提供支撑:灾害高级健康评估;备灾;减灾风险 评估;灾害医疗及公共卫生应对;灾害精神心理护理;灾害护理质量与风险管理; 灾害护理重建与康复;高级体格检查与健康评估;创伤及生命支持;灾害创伤、 急救在职短期培训课程等。

2.2.2 科研 可做灾害护理实验性研究及研发灾害护理模拟仿真教学课件,发展及测试灾害管理相关实践指南。

2.2.3 实习实训 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及临床护士、社区护士训练及实习基地,并可作为评估护理专业学生及在职护理人员灾害护理管理知识、技能的场所。

2.2.4 开放性培训 为四川大学和其他大学的其它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政府防灾减灾管理人员、社会公众提供灾害体验、防灾减灾救灾、家庭社区重建等方面的培训。灾害 护理实验室将作为开放性的实训中心,为四川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职医院护 士、社区护士(总数 13.2 万),四川大学和其他大学的其它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以及政府防灾减灾管理人员(尤其基层社区、街道管理人员)、成都市社会公民 等提供灾害体验、一线逃生、现场急救、伤员转运、灾后心理自助与援助、灾后 人群健康管理、家庭社区重建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本专业人员、相关专业人员(医 学、公共卫生)、政府防灾减灾相关管理人员、普通公民的防灾、备灾、救灾意 识与技能。

2.3 实验室配合由香港理工大学主导的灾害护理硕士班完成实验操作课程。

3 讨论与思考

3.1 灾害护理实验室建设基于灾害领域护理学科的巨大需求。

灾害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预防灾难,降低灾难损害,尤其对减少因灾难造成 的人员伤残和死亡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灾难医学 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许多国家与地区都组建了专门的灾难医学研究机构[5]。首 先是 1976 年,在德国的美茵次发起成立了专门研讨急诊和灾害问题的组织( Club of Mainz ),以后发展为“世界急诊和灾难医学学会”,1994 年更名为“世界灾 害与急诊医学学会 ” (World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灾难的学会。随后许多国家与地区都组建了专 门的灾难医学研究机构,如欧洲议会成立了欧洲灾害医学中心(CEMEC),美国成 立了国际灾难协会(DRII)、国际创伤与灾难医学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建立了 灾害医学应急管理中心,马里兰大学建立了灾害医学创伤救治中心,休斯顿大学 建立了灾害医学应急培训中心等[4]。

5·12 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灾害护理教育发展也是一次极大的震动,成翼娟等 [6]在汶川地震后,进行了护士对地震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 灾害护理培训需求较高(总得分为 4.29),且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者培训需 求高。灾害的发生带来了危机和挑战,经历多次国际救援的积累以及 5·12 汶川 地震的严峻考验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护理学与护士在医学救援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和作用[7]。我国自 2004 年《中华护理教育》杂志以第 9 届中日护理学术 交流会为契机,提出了我国应重视灾害护理教育[8]。2007 年姚卫光[9]提出灾害护 理教育培训迫在眉睫。

3.2 稳定的经费支持,专家组科学的规划,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保障; 香港赛马会的大力投入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没有赛马会的支持就没有灾害护理实验室,也不会有灾害护理学相关的硕士博士助学项 目。建设过程中,马会及马会聘请的顾问公司对方案和资金的监管,国际化的项 目管理值得内地学习和借鉴。具备项目管理思维对实验室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巨大的灾害护理需求推动了护理学科在灾害领域的发展。这样大规模的灾害 护理实验室建设对学院建设团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建设之初,方案编制 的科学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对后期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靠香港理工大 学和四川大学强大的专业团队,前期的科学论证和规划,形成的方案为建设实验 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案指引了实验室建设的方向和内容。建设过程中,方案 的调整、变更和优化,依据的提出,准备变更方案,报马会及顾问公司批准,成 为学院实验室建设深刻的记忆。

实验室专业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再一次证明了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实 验室设计图纸的重要性。设备的点位,尤其是大型设备,需要使用电源的设备必 须提前设定,在设计图纸和方案中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实验室的水电改造等,必 须提前设计和布置,最终才能实现实验室的功能。

3.3 灾害护理学实验室初步发挥作用。

2013 年以来,在香港赛马会的捐助下,香港理工大学在学院招收了 2 届共55 名灾害护理学(MDN)硕士研究生。初步建成的实验室保障了灾害护理硕士课 程的教学。在实验室完成了大部分操作、实践课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灾害护理学实验室在配合硕士课程教学后,已基本具备了开展高水平灾害护理学 实验室教学的硬件条件。灾害护理实验室建设促进了内地高校灾害护理教育的发 展,提高了中国护理人员应对灾害的能力和灾害护理的科学研究水平。

4 结语

在香港赛马会的援助下,经过近 5 年的努力,四川大学联合香港理工大学集中两校学科优势初步建成灾害护理主题实验室。建立了以赛马会及其聘请的项目 管理(顾问)公司批复的方案为依据,两校集中优势资源共建实验室,即引入第 三方评估和指导实验室建设的模式。期间,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和制度障碍,摸 索出川港两地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方法。初步建成的灾害护理实验室必将推动中国 大陆灾害护理学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维澄,陈涛.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 秀成果选编,2008:170-172.

[2] 张清. 我国灾害护理学及灾害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09,23(4):923-924.

[3] 李春玉,Robinson C.构建灾害应对护理人员培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 理,2009,9(5):14-16.

[4] 丁辉,刘子泉,吕琪,董文龙,樊毫军,侯世科. 灾害应急救援医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9):780-783.

[5] 张铎,王菁.美国现代医学实验室发展趋势及启示.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6(6):75-78.

[6] 成翼娟,刘素珍,李继平,等.护士对地震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21—23. [7]李宗浩,金辉.创建发展中国医学救援护理学[J].中国护理管理,2009,19(5):17—21.

[8]马云会.重视灾害护理教育应对突发灾害[J].中华护理教育,2004,l(2):98—98. [9]姚卫光.灾害医学护理教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4):63-65.

猜你喜欢

灾害实验室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