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表演的心理现象形成与激发

2016-05-14郑东方

魅力中国 2016年6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

【摘 要】舞蹈表演中的心理现象作为舞蹈艺术的内在推动力,对舞蹈艺术的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的心理现象的形成与激发,应该是一个由总到分再由分到总的过程:心理现象是一个总的概念,分化成为四个小的部分,有助于我们更细致地去理解心理现象的产生;但同时,也正是从这四个小的部分出发,将它们交融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关键词】舞蹈表演;心理现象;舞蹈情感

基地名称:地方高校综合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一、舞蹈表演思维的形成

舞蹈思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舞者的思维过程,即创作构思的过程;二是指舞蹈家的思维结果,即舞蹈作品的诞生”。可以说舞蹈思维贯穿于选材、结构到编排的整个过程。舞蹈思维与其他艺术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舞蹈艺术是从动作到动作,动作既是舞蹈思维的材料,也是舞蹈思维的表演载体。 “生活情景与人体动作表象”是舞蹈思维材料的重要关注点,舞蹈创作即是从“生活情景”这一基础出发,由创作者去提取凝练的舞蹈语言,即“练形”;继而在舞蹈语言中加入舞者的心理活动、情感表现、个体思考,即“练意”;最后就是“形意互练”的过程,使成形的舞蹈作品诞生。

舞蹈想象的激发。想象属于心理现象中的认知过程,具体说来就是大脑中枢对人感知到的记忆表象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这种心理过程是不依赖现实,是通过大脑独立处理、再加工之后形成的。常见应用方式有四种:粘合、夸张、原型启发、典型塑造。在舞蹈想象中应该尤为重视平心所强调的“心理距离说”,这既是艺术的基本原则,也是审美的一个特殊标准。他认为“心理距离说的实质是主张人在艺术或其他审美活动中,一方面要对审美对象采取一种超然和脱离生活实用目的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脱离实际生活”,这也就使我们常说的艺术起源于生活,但又必须超越生活,艺术是通过艺术语言去阐释生活,而非直接演绎生活本身;艺术是一个提炼现实的过程,而非直接照搬现实。

二、舞蹈表演情感的激发

(一)舞蹈感觉的形成

1.舞台感觉

舞台感觉如果用普通心理学去阐释,可以理解成心理现象中的认知过程,是舞者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舞者在整个舞蹈表演中展现出的认知力和控制力。舞者应该从视觉上来看,应该尽可能地观察,从而收集到更多的表演信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心理学现象,即人对于自我意象的认知。在舞蹈艺术训练的过程中,是有一面镜子的,舞者可以通过镜子确定自己的舞蹈位置、舞蹈动作、舞蹈表情等,这都是舞者通过视觉对自我意象进行认知,从而把握更好的自我感觉。提升自己的舞台感觉。从听觉上来看,则是要培养乐感、节奏感,舞蹈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可分割,舞者应让舞蹈与音乐实现交融和统一。当音乐呈现出激烈、高亢、快速的节奏时,舞蹈也应该相应地展现出同样的特点;反之,当音乐的节奏缓慢下来,舞蹈语言也应逐步趋于舒缓。舞者应该从乐理层面更深层次地去了解音乐的多样性,不同的音乐可搭载的舞蹈也是不同的,中国的各民族乐器所对应的各民族舞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触觉上来看,触觉可分为手和足,在舞蹈表演中应尤其重视足部的感受,从而实现舞蹈表演的平衡性。舞蹈表演艺术的一大特点即是平衡性,无论是民间舞、芭蕾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平衡性是舞蹈美感的一个基础。

2.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是舞者对自身的内向认知与审视。本体感觉外化,则是身体语言的一种条件反应。经过舞蹈强化训练之后的舞者,会对自身的身体异常的敏感。动态与静态的把握,动作的轻重、快慢、缓急,上肢与下肢的配合,立体方位和平面方位的位移,舞者在表演中会自然而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本体的感觉,整体而言仍然是对舞蹈艺术动态感觉的把握,它代表舞者的舞蹈惯性,是经过反复训练之后形成的条件反射。舞者要寻求舞蹈表演中的本体感觉,其根本的方法是要通过强化自身的舞蹈基本功、技能、技巧。只有在纯熟的舞蹈技艺基础上,才能继续追求真正的舞蹈艺术。高水准的艺术境界,即是舞者的一动一静、一起一落,都能体现出舞蹈的韵律与美感,真正实现了人舞合一、人就是舞、舞就是人的艺术境界。

3.自我感觉

在舞蹈心理的语境中,自我感觉是专指舞蹈者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感觉,体现为舞者的气质、性格、信念和文化素质以及审美层次等。这种个性化的特征对于舞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能在众多的艺术创作者中脱颖而出,除却高超的艺术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艺术家的个性化特点,如人格、个性等。以舞蹈《千手观音》为例,这是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十几位聋哑舞者所演绎。从动作上来看,舞蹈创作以第一个舞者的面部为视觉中心,以立体的透视效果展现出千手观音的手部的万千变化姿态,让观众由衷地赞叹舞蹈恢弘绚丽、瞬息万变的艺术魅力。但更让人动容的则是十几位舞者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她们并不是普通人,她们只能通过手语进行交流,她们当中的部分人甚至是不能以音乐背景作为舞蹈进度的参考。而但她们却用她们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观众领略到的是瑰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领略到舞者的从容、自信、端庄,而舞者的这些特质不仅是舞蹈的作用,更有着她们内心平和情绪的作用。她们固然匮乏一定的先天表演优势,但在后天的努力与锤炼中,她们打造出了端庄古雅的气质,迎难而上的性格以及从容自信的心态,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感觉所在——这是舞者经历人生磨练、体验百味人生之后所产生的感觉。

(二)舞蹈情感的形成

舞蹈情感应是从情绪到情感最后升华到情操。最能直观反映情绪的是表情,舞者通过表情营造出情绪从而展现出内心,以实现感染观者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情感的目的是交流而非发泄,所以舞者可以进行忘我的表演,但这种忘我却又是可控的,失控的情感往往导致表演的失败。情绪、情感、情操三者依次递进,情操是最高的艺术追求。而我们在这里提及的舞蹈情感中的情操,应该是舞蹈表演所展示的高尚的品格与取向、不落俗套的审美趣味。这样的情操可以升华舞蹈表演的内涵,从而提升其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袁禾.《大学舞蹈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作者简介:郑东方(1988-6)女,吉林市人,吉林省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舞蹈学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
浅谈舞剧表演中人物塑造的特征
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研究
浅析舞蹈表演中“想象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谈舞台服装设计在舞蹈表演中的影响
浅谈舞蹈表演的身体表现力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