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艰难愉快的跋涉

2016-05-14王雨

当代党员 2016年6期
关键词:荣昌四川移民

王雨

我写的重庆开埠时期的长篇小说《水龙》和与黄济人合作的写卢作孚的长篇小说《长河魂》出版后,心里一直不能平静。

写这两部小说时,我查阅了许多“湖广填四川”的资料,那逾百年百万移民万里跋涉进川的情景闪现在眼前,我深受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便下决心去写长篇小说《填四川》。

我知道,我文学的长途跋涉要开始了。

这是艰难的跋涉。我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做了大量笔记。面对浩繁的资料如何敲打键盘呢?我犯愁过。

我查到客家移民资料,其后代在重庆荣昌盘龙和四川龙泉驿最多。资料显示,客家人志远好动,自东晋“五胡之乱”始,历经五次大迁徙,到达福建、广州等地,其优异秉性成就过不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偉业,这触动了我。我又看到杰出移民女性资料,她们承受着比男人更多的痛苦来川置业发家,这感动了我。

当年因战乱瘟疫天灾人祸,造成四川十室九空、虎狼成群。四川的复苏离不开女性,离不开伟大的母亲。我写了宁徙这个人。由她而写了她的父亲宁德功、她的夫君常维翰、她的后夫土著士绅赵书林、她的同乡贪官宣贵昌、她的管家老憨、她的挚友傅盛才和她的晚辈们,写到了她历经的三朝皇帝。大历史中的各色人物,便纷纷亮相。

该小说出版后,有评论家指出:“‘填四川的史迹无论多么重大,要用长篇小说来表现,终究只能是通过个别的、具象的、故事化和命运化的东西。小说须有小说的趣味,否则谁还会读它?幸好,《填四川》的作者没有陷入干巴巴的概念演绎,也没有用那些过于明显的经络图解历史,而是努力提供一部感性的、有血有肉的、甚至触目惊心的移民史画卷。”

“叙事文学笔下的‘时代,最终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命运展示出来。作家为其主人公取名为‘宁徙,寓意可见一斑。”

“宁徙立足于荣昌县(现荣昌区)路孔镇(现万灵镇),由插杆占地,白手兴农,到开办丝绸、夏布作坊,兴办煤矿,再到将经商触角伸到重庆、成都,种种业绩推演,颇具代表性地集中表现出了几代移民如何前赴后继地填川、实川、富川,促成了四川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和繁荣。其间,还通过她的父辈和子侄辈入仕做官,照应到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如何承继康熙遗策,推进移民措施,写得勾连有致,开阖自如。”

回想起文中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故事的跌宕起伏,我总是品尝到创作时的苦中之甜。

写完《填四川》后,我去了明清建筑保存完好的路孔镇,去了客家移民后代众多的盛产夏布的盘龙镇,思维再次被打开。

采访得知,当年路过的移民在濑溪河舀水喝,瓷碗不慎落进河里,认为是留其在此舀饭吃,就在路孔镇落户了。

我一、二稿写的是虚构的惠水河、岷坝村,在荣昌民俗专家、学者和责任编辑的指点、鼓动下,动手大改,改写成濑溪河、路孔镇。路孔镇与我虚构的岷坝村很像,古镇、河流,拱桥,还真有个赵家祠堂。镇上的店铺名字特别,如“艾糍粑”“一壶春”“大食店”等。

我多次到过荣昌当地,印象深刻。写这部小说,也是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荣昌的深厚历史文化。

该长篇小说已被北京如意吉祥影视策划有限公司买断了电视剧版权,希望能够改编拍摄成一部好的电视剧。

猜你喜欢

荣昌四川移民
A gift I treasure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