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占“互联网+产业”制高点

2016-05-14张万盈

当代党员 2016年6期
关键词:剑峰梁平柚子

张万盈

2012年9月20日,海尔CEO张瑞敏到香港科技大学做了一次演讲。

其间,他抛出一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企业成功只是因为踏准了时代的机遇和节拍。”张瑞敏说。

对于重庆产业经济来说,如今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经济大潮,就是下一个“节拍”。

踩着时代节拍起舞

2014年7月3日,渝北区双龙湖街道,摄影爱好者张庆仁搭车路过仙桃村。

忽然,丘陵間出现一块平坝。坝上,挖掘机轰鸣前行,建筑工人往来穿梭。

一块牌子进入视线:“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大数据——是干啥的?”张庆仁一头雾水。

他并不知道,这片平坝正在酝酿一个价值上千亿元的传奇。

2014年,为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兴产业的先机,渝北区开辟战场,打造了仙桃大数据谷,立志打造一个产值达千亿元的全新产业。

在这个“大动作”背后,重庆正向新一轮产业革新制高点奋勇登攀。

迄今为止,人类每一次产业革命到来,都让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

今天,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产业革命已经吹响号角。

为抢占互联网经济制高点,我国提出了“互联网+”战略。

对重庆而言,贯彻“互联网+”战略既是使命,也是推动自身产业转型的一大抓手。

“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到哪一个领域,哪一个领域就产生新的效益。”市长黄奇帆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战略,推动一、二、三产业积极拥抱“互联网+”,促进结构转型。

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经济融合的“节拍”。

通过协同制造,让传统工业“智”起来

在外人眼里,能进入江北区段记服饰有限公司当工人,兴许是一件很“洋盘”的事。

为啥?

因为一迈进段记生产车间,你就会看到一个“奇景”——每位制衣工人的缝纫机前,都摆放着一台平板电脑。

“客户在线上下了单,公司生产系统就会自动生成尺码单和配对单。在生产环节,每个工人都能够通过单据明确每一个顾客需要的颜色、款式以及面料、扣子和线等细节,接下来,就按照电脑上显示的标注化程序生产就行。”公司董事长段远红自豪地说。

这份自豪,源自一次美丽“邂逅”。

作为一个从业33年的老裁缝,段远红深知传统制衣产业生产率低、模仿度高的“软肋”。

为此,他执着于为这个古老产业寻找新的上升空间。

在和大数据技术“邂逅”的一瞬间,段远红确信自己找到了目标: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在线上线下展开协同生产。

而这样的“协同”,正是互联网经济高地的未来抓手之一。

确定战略目标后,段远红开始利用自己33年的量体实践,集合1650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剖,把服装和工程学、建筑立体学相结合,总结出了“三点一线坐标”量体法。

在他的大数据库里,人一共有“Y、A、B、C、D”五个体型,而与每一个体型相配的生产参数就达138万个,总的数据就是138万乘以5个版型再乘以38个量体数据。

“这样,在网上就可以实现‘量体裁衣,为顾客‘量身定做。”段远红说。

通过深度融合,让传统农业“飞”起来

为了柚子,梁平县新盛镇龙河村村民龙勇曾操碎了心。

作为一个批发商,龙勇已经卖了十几年柚子。

“每年卖完柚子,人都要瘦掉三五斤,累。”龙勇说。

一车20吨柚子,一周才能卖完,更令人揪心的是价格起伏不定。

梁平柚是中国三大名柚之一,有“养生药柚”之美誉。

东西这么好,怎么卖个好价钱却一直是个难题。

互联网经济的到来,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梁平县积极出台扶持政策,推动梁平柚产业搭乘“互联网快车”。

怎么搭乘?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让梁平柚子在网上“火”起来。

2014年,龙勇的柚子有了“身份证”。

“每颗柚子上都有专属二维码,记录了栽种、施肥、剪枝等各种信息,建立了完整的溯源体系。”他说。

由于柚子全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每个售价虽比普通柚高50%以上,仍深受客户喜爱。

2014年,梁平柚销售5.5万吨,销售额3亿元,其中线上销售5600多吨,柚农增收5100余万元。

“‘互联网+重庆农业正在从电商、农产品追溯系统等‘点向农业全领域的‘面上渗透。”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

随着互联网经济高地建设逐渐深入,古老农业和新型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融合。届时,将有更多乡亲从中获益。

交往互动,让现代服务“精”起来

在重庆,最火的跨境电商企业是哪个?

业内人士都知道:大龙网。

2015年12月,重庆有价值5亿多美元的出口产品,通过这家跨境电商平台卖到了全世界。

全球经济下行之际,大龙网何以逆势而上?

这源自大龙网创始人冯剑峰的梦想——为中国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走出去的整体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扮演的角色往往就是代工输出,难以建立起品牌影响力。

“这是中国中小型制造企业走出去最大的痛点。”冯剑峰说。

为此,冯剑峰想做一个“带路人”。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做生意,采用的是传统B2B模式,即企业和企业线上交易。

但是,因为没看到线下的实体店,仅凭线上提供的简单信息,企业很难取信于国外商家。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冯剑峰决定对传统的B2B模式进行大胆创新。

一是目标客户转向当地零售商,让后者赚取“最后一公里”的利润,既为该国提供就业机会,获得当地政府支持,又解决中国企业在国外销售终端的人力成本问题。

二是在当地建立线下展销厅,让国外商家和消费者实地感受和体验,增强对中国商品的信任。

三是搭建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款APP软件,可以实现全球70多种语言的相互翻译,让国外零售商与中国企业主实现即时对话,先做朋友,再谈生意。

优化后的B2B模式,让中国企业与国外零售商实现双赢——仅2014年,大龙网促成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就达到30多亿美元。

随着重庆互联网经济高地不断隆起,像这样的新兴商贸业态也将不断涌现。

猜你喜欢

剑峰梁平柚子
中华蜜蜂为梁平柚授粉的效果及梁平柚蜂蜜品质研究
昆士兰大学
The Color Purple
一杯清茶换儿媳
一道连接体物理题引出的重要结论
孙舟:My Family
柚子灯
诗人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