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于“微课”设计,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2016-05-14徐燕

文教资料 2016年7期
关键词:实效微课设计

徐燕

摘 要: 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从情境性、体验性和导学性三方面精于微课设计,方能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微课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课 实效 设计

初中的思想品德是一门思想性极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应该注重初中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翻转课堂盛行,其中微课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该基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微课具备情境性、体验性和导学性。

一、结合实际凸显情境性

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里,很多知识点是源于生活实际的,但是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却不一定和生活很符合,使得学生和教材之间产生隔阂,教学效果得不到强化。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已知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不能只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是要利用教材中的中心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拓展教学。“微课”是帮助教师进行拓展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微课”备课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凸显生活中的情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课程导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的第三单元中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本文中的教材内容均为人教版教材)时,笔者将一些发生在同学周围的实际情况放进微课,凸显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如将西方的圣诞节、平安夜视频放进其中,并把同学们在圣诞节平安夜互送平安果的照片插在视频之后;还有一些国家的狂欢节、感恩节等,在这些节日里,当地人们举办着热闹非凡的庆典,人们上街游行,展现出快乐的笑容。结合这些外国的节日,同时将我国的中秋、端午节一些节日习俗进行播放,在端午节,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会举办赛龙舟、包粽子,还有舞狮表演等活动;中秋节时,一些地区会赏灯、猜谜,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吃月饼和家人团圆。通过这些展现实际情况的视频,学生能够联想到自己在这些节日里的生活情况,使得微课的情境性得到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微课中多利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自主进行联想和思考,看到视频中的影像就会回想每当这些节日的时候,自己是怎样度过的,家里会有一些什么活动或是节日习俗,积极地和笔者进行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能够自主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通过微课教学可以发现,微课内容如果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微课的情境性,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是促进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好方式。

二、以学生为主体凸显体验性

微课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微课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认知方式,突出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体验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

在对八年级上的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进行微课设计时,笔者将学生中常见的一些小矛盾以视频的方式展现,让学生看过后讨论,视频中的这类矛盾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吗?这类矛盾出现时你会怎么做?同学们的反映都很强烈,纷纷表示这类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发生,通常情况下有些小矛盾他们自己就会化解,但是也有一些解不开的矛盾,使同学之间形成隔阂,甚至影响到学习。而且有些问题不便和家长或者老师交流,以免反复听到“别想这些没用的,专心学习”的告诫,而烦恼无法得到解决,心情受到影响。初中生在处于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阶段,一些小矛盾甚至会影响学生自我人格的健康形成。这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讲解,学生便产生“道理我都懂”的感觉,课堂自然枯燥无味。所以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微课设计,让学生们确实体验到课程和他们的生活相关,通过学习会对他们起到帮助、指引的作用,从而体验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由于课前做了认真准备,微课内容紧密联系了初中生的实际,这节课结束时,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面临一些矛盾时,一定会宽容他人,对自己的平日表现进行反省,完善自己的品行,形成健康、正能量的自我。

三、紧密结合教材凸显导向性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时,教师开展微课教学,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教材进行讲解,避免学生学习时产生轻视教材的心理。微课要能够体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为学生设计微课,这样才能体现微课的导学性,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对九年级《责任与角色同在》一课进行设计时,笔者将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在视频中植入。笔者设置的是一个个小视频的集合,每个小视频的主人公都不同,有警察、医生、公交司机、建筑工人、教师和学生,每个小视频大概在两分钟左右,分别讲述警察执法、医生做手术救人、公交司机开车为乘客服务、建筑工人建起高楼大厦、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体现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和责任,而各自的责任正是本课所展示的各种人物在社会中相互承诺的知识点。同学们反映,自己的责任只是学习对吗?笔者结合教材回答,作为学生,你们的责任是学习,但是你们除了学生这一身份外,你们还是父母的孩子,因此还有孝敬父母的责任。同学们认为自己还没有成年,还不能挣钱,无法做到孝敬父母这一点。笔者回答,孝敬父母不单单体现在用钱上,同学们可以通过帮助家长做家务来尽孝心。作为学生,你还有责任帮助你身边的同学进步,对他不会的难题进行讲解等。微课视频的最后一个小视频,是一起校园冲突事件,影片讲述一群女同学欺负一个家境较差的女同学的事情。视频的最后,有一个问题,“你的责任不让你做什么事情?”同学们表示,作为学生和同学,不欺负同学是的责任。笔者说除此之外呢?学生们表示,作为公民,不做违法的事情是他们的责任。笔者最后做总结时表示,责任既有一些你应该做的,同时有一些你不应该做的。无论你是处于哪种身份,都有自己相应的责任,面对这些责任,不要尝试去逃避,逃避不能解决任何事情,只能勇敢去面对,负责任的同时也是在完善自己的精神品德。

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很少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授课,最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课堂的中心地位,甚至一些教师仍然抱有“课堂是我的、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的想法,正是由于这些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教学得不到进展。通过对微课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微课具备情境性、体验性和导向性,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质量,使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育意义得以体现。

四、结语

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微课设计时,教师紧要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思想品德教学呈现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当代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

[2]刘万辉.微课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

[3]国家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猜你喜欢

实效微课设计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