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化”促知识内化,提升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2016-05-14傅纪丹

文教资料 2016年7期
关键词:三化建构主义历史教学

傅纪丹

摘 要: 教师教了知识,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知识。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内化,知识内化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三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建构主义 知识内化

学习历史,大多数学生总觉得课上能够听懂,但课后知识点就模糊了,做练习时感到困难,考试时就不知所措。有学生还编了顺口溜:“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考就倒。”许多老师也发牢骚:我上课那么认真,讲得那么清楚,可是学生就是不会做、考不好。问题究竟出在何处?

一、知识内化——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

深入课堂观察,不难发现,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被教师的话语霸占。他们在讲台上卖力地讲课,为的是讲完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建构,而且这种建构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1]。正如皮亚杰所说:“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原有认知结构的加工才能被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由此可知,课堂教学是教师知识的外摘 要: 教师教了知识,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知识、学会了知识。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内化,知识内化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三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建构主义 知识内化化过程,教师教了知识,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到了知识。教材文本知识和教师知识只有经过了学生认知活动重新组合才能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也就是只有使教材新知识和教师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历和生活经验建立内在联系,才能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2],即实现知识结构向认识结构的转化,这一过程即为知识内化的过程。

学生学习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促进学生把学习的新知识融入到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络之中,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才能获得提高。

二、教学“三化”——促进知识内化的策略

(一)学习过程自主化——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3]。知识的内化需要学生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地参与,才能生成“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因此,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角,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活动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心,教师应当把大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教学主体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体话语权让给学生,因为教师成为一名站在学生身旁的引导者比成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圣人更有价值[4]。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学案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中,学案因其体现的“学生中心”、“先学后教”等特征,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载体,备受广大教师青睐。学案的编写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主要应包括学习要求、重要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等。

【案例1】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美国1787年宪法》学案

1.学习要求

(1)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2)了解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

(3)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

(4)评价1787年宪法;

(5)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2.重要概念

邦联制;联邦制;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制;两党制。

3.学习方法

(1)图示法:绘制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分配结构及制衡关系示意图;

(2)表格法:列表比较邦联制与联邦制;列表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4.自主学习内容

(1)新生的美国面临怎样的处境?造成这一处境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2)邦联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

(3)1787年宪法如何加强联邦的权力?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如何构建的?

(5)1787年宪法是如何协调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和南北方之间关系的?

(6)1787年宪法如何防止专制,保障民主?

(7)何谓“驴象之争”?其实质是什么?

5.合作学习内容

(1)列表比较邦联制与联邦制;

(2)绘制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分配结构及制衡关系示意图;

(3)列表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6.知识整合

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二)学习内容问题化——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趣味。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使学习者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动力。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解决问题,这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我们应该摒弃按教材历史事实发生的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概况、影响及评价“三段式”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内容按教学或者复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易错点等精心设计成若干个紧密联系、难度适中的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起新知识。

问题的设计是引领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促成知识内化的关键。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熟练把握教材,构建知识体系,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来设计问题。教师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使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造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最近发展区”。案例1“自主学习内容”中,就是把本节课主要知识内容设计成七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问题的“动态生成”。学生发现和生成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并运用已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片、文字等历史材料,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分析,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

在《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中,比较美国民主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用表格方式厘清两种政治体制权力运行的机制后,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英美两国所创立的新的政治体制的深远意义。为此,我在列表比较之后,设计了三个问题:

(1)有人说,英国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反封建不彻底,有其保守性,因此,美国民主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优越。谈谈你的认识。

(2)从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3)英美政治民主制度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启示?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解。学生从三个层面认识了两国的政治体制:一是这两种政治体制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政体的典范;二是一种政治体制是否优越、先进,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国情,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三是英美两国新的政治体制的建立,反映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教材知识系统化——科学构建知识结构

人类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越是有序和组织化,则其内化的知识的智力价值就越高[5]。皮亚杰强调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能否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与教材知识结构呈现方式有极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加强学科整合,揭示内容联系,将教材知识系统化,向学生提供有序化、整合化、有意义的教材知识结构,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准时内化,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结果。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历史课堂教学“三化”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探究、生成为引领,以有序整合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把教材知识内化成合理化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4][美]George W.Gagnon G,Jr.& Michelle Collay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5]周天梅.论知识内化教学——一个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8.

[3]郭启华,金红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学教学改革[J].长春大学学报,2004,05.

猜你喜欢

三化建构主义历史教学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