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践

2016-05-14胡海珍

文教资料 2016年7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探索实践新课改

胡海珍

摘 要: 教改形势日新月异,素质教育步步推进。本文重点介绍宁海县华山小学与时俱进,深入课改,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进行的探索及成效。

关键词: 新课改 华山小学 拓展性课程 探索实践

当今教改形势日新月异,素质教育步步推进,宁海县华山小学也不例外,与时俱进,潜心课改,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背景概述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完善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宁海县华山小学根据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十分重视课改深化工作,为每一位学生能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华山小学创办于1931年,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品德、知识、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起,学校开始走向“求真教育”的创建之路,把“知行合一,智体相长,张扬个性,适性发展”确立为办学理念,进而明确了“质量立校、特色助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策略,并把培养学生具有“好品格,好身体,好学识,好兴趣,好习惯”的“五好”人才确立为学校的培养目标。

华山小学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又名宁海县行知实验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行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学校特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行知文化艺术节活动,开设了摔跤、围棋、乒乓、科技等十来个校级特色兴趣小组,并且全面开展2+1阳光体育等一系列活动。所有这些都为我校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实践提供了基础与经验。

二、实践探索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拓展型课程必须突出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为此,华山小学作出了符合课改要求及校情、生情与师情的课程设置。

(一)拓展性课程结构

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总量、不减少基础课程的平均周课时数的基础上,努力增加拓展性课程课时。拓展型课程分为限定拓展与自主拓展两类。

限定拓展课程是指学校确定的,在特定的时间,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加的统一的课程,包括德育综合教育拓展课程、2+1阳光体艺课程。自主拓展课程主要指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课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二)拓展性课程内容与实施

1.限定性拓展课程

(1)德育综合教育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突出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内容包括安全、国防、心理健康、环保、卫生、礼仪、节日文化、小真人、华山小学一日常规等生命安全、行为习惯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的时间安排是每周三下午一个标准课时的班队课,每周二个标准课时的品德课,每周一个标准课时的人·自然·社会课。特别是班队课由学校少先队统一计划,做到一周一课一主题。除此以外,有关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建队节、学雷锋纪念日、母亲节、父亲节、抗战纪念日等一系列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节日活动,包括一些卫生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具体由学校德育处、少先队和班级中队辅导员负责实施,不列入固定课时,随机组织开展。

(2)2+1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早操课;二是大课间活动。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我们学校提出“每天运动一小时”的口号,让学生走到阳光下,融入自然。每天的早操课,学生除了做国家规定的体操以外,学校体育组老师创编了华山小学第一套摔跤操,做到人人了解并参与摔跤运动。每天下午专门设置一节大课间,全校学生在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到指定的场地,在指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指定的“2+1”体艺活动。“2+1”阳光体育活动是指学生每周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必须参加两项固定的室外体育运动项目,每个项目每周各安排两次活动,外加每周一次的室内棋类运动项目。球类运动(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三毛球)、体操(踢毽子、跳绳、呼啦圈)、田径(跑步、跳高、跳远、标枪、铅球)、棋类活动,如象棋、围棋、军旗、飞行棋、跳棋、五子棋,学校安排行政值周老师负责检查与督促。

(3)校级体艺兴趣小组

校级体艺兴趣小组由各指导老师挑选学生组队,在大课间时间不再参加大课间活动,而是参加校级体艺兴趣小组。开设摔跤、儿童画、航模空模、田径、男女篮、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等十多个小组,这些兴趣小组主要是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尤其是我校的摔跤队,成立已有10个年头,取得了连年市级比赛团体冠军的辉煌成绩。

(4)佳田绿色学校学生实践活动

根据教育局的安排,我们学校每年安排五年级学生参加3天2夜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体能实践、医疗急救知识等生活知识实践和齐眉传递等团队配合实践活动,同时亲自体验农作之乐,体验军营生活。这样不仅学到了课堂里没有的知识,还感受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难忘历程。

2.自主性拓展课程

(1)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值周课程、春游秋游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节典活动课程。①值周课程,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学生值周工作,校园卫生检查、两操纪律检查、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等多项内容,由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值周队员培训并实施。②春游秋游社会实践课程,主要指春季或秋季,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地点在各大公园、广场、社会实践基地等处。③暑期社会实践,指的是每年暑期由少先队大队部制定的少先队员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各班定主题、定内容,于下学期开学上报开展情况,并总结评比。④节日庆典活动课程,主要是指每年定期组织开展的体育节、科技节、行知文化艺术节,内容涉及体育、科技、艺术、手工,同时,在这三大类节日的组织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评比等过程,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动手实践能力。

(2)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我们学校拓展性课程的主体,每周三下午进行,统一实行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首先,学校根据教师自主报名进行安排,并整合校内外资源而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项目。针对高中低不同年级段开设了近40个社团,每两个教师一个社团。然后,由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参加不同的社团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知识拓展类、体艺兴趣类、实践制作类,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以实现“好品格,好身体,好学识,好兴趣,好习惯”的“五好”人才培养目标。

(三)拓展性课程的课时安排与组织形式

根据“指导意见”的精神与学校教学实际情况,拓展课程采用长短课时结合,从时间上分成三类,即短课时、标准课时、长课时。短课时(10--25分钟),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举行的大课间、早操课与校级兴趣小组活动;标准课时(40分钟),有班队课、品德课、人·自然·社会课;长课时(60分钟)专指周三下午的校级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校级兴趣小组长短课结合,周三是长课,平时与大课间同时进行,是短课时)。从组班的形式上,我校拓展课主要分为固定班制和走班制,校级特色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统一实行走班制,其余为固定班制(即按学校班级建制)。

三、成效分析

两年多来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尤其是周三成了学生最期盼的一天。每学期期中课业负担调查问卷“你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96%的学生都选择了周三社团课,4%的学生选择了校级体艺兴趣课。拓展性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一年一次的行知文化艺术节,都是学生自创自导自演。节目形式多样,表演质量高,舞台效果好,受到家长与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级荣誉179人次,省级7次,市级93人次,县级262人次。

(二)教师方面

拓展课程的实施,首先转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促使教师们爱学习,多读书,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其次改变了教研组研修模式,促进生本化教育思想深入每位教师内心,感受到课程改革带来的全新气息,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带动老师们进行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创新教研活动。近两年我校连续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师获得国家级荣誉15人次,省级6次,市级19人次,县级256人次。

(三)学校方面

办学目标更明确,办学质量显著提高。2014学年学校被评为县发展性评价优秀单位。2015年由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升级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评为行知特色学校。学校被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教育厅确立为“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先后被评为县“科普基地学校”;生活作文示范学校;规范办学“A”级单位。学校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孩子学得轻松,学得开心,我们做家长的放心、开心。”在家委会上,很多家长代表都表示学校提出的“知行合一,智体相长,张扬个性,适性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平时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拓展性课程改革,我们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如社团活动的优化设置,教师资源的优化配备,评价方式的改变与创新,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与努力。在教育改革之路上,我们渐行、渐学、渐创、渐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探索实践新课改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基于教材增设素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