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明刚:金融创新的新特点和新思考

2016-05-14

银行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创新奖评奖银行业

受2016年中国金融创新奖评奖委员会的委托,我来介绍一下本次金融创新奖评奖活动的情况。本次评奖是在中国银行业步入冬天、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举行的,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形势的严峻并没有妨碍评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交的众多案例让我们感到了中国银行业机构在金融创新之路上取得了新的成绩。经过三轮评审,按照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共评出最佳金融创新奖、十佳金融产品创新奖(公司和零售)、十佳互联网金融创新奖、十佳财富管理创新奖,其中十佳财富管理创新奖是新设的,主要是基于银行业从存贷汇业务的提供者向资产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业务在银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评奖委员会还对诞生不久的新型民营银行给予特别评奖。可以说,这两个变化是本次金融创新奖评组委会回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的最大创新。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本次评奖提交的案例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新特点。

(1)许多创新越来越互联网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金融的重要利器,利用大数据进行挖掘的能力得以提升,也得以互联网对银行传统业务改造的作用和潜力。对于银行家们来说,这是我们产品创新的方向。(2)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创新。去年IMF批准中国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走向新阶段。我们应当看到不少银行既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作出了贡献,也看到了其中的商业机会,而根据自身情况推出相应的产品。(3)业务组合型的创新。即同一产品解决不同业务条线的问题,从而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4)科技金融的创新。近年来科技产业是银行创新的重点领域,但今年提交的案例最多。随着投贷联动试点的推出和刚刚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银行科技金融的创新还会是热点。(5)推进银行发起的产业基金和PPP模式创新。(6)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创新。随着金融脱媒的加快,银行的应对之道就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出与之配套的金融产品。(7)日益成熟悉的银行互联网金融。从最初的搭建平台,到现在追求技术创新、增加功能、跨界合作等方面转变。

结合提交的案例和多年的金融创新奖评奖活动,借此机会我想分享一下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的四个新看法。

第一,战略是基础。从所有创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的创新方向是与其战略布局是一致的。创新既需要投入资源,更需要长期思考。按照战略重点和战略方向去创新往往意味着思考得久,也舍得投入。只有基于长期性战略考虑,才有可能提前早早布局,积累人才,投入资源打造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平台,才有可能避免银行产品中最大的难题——易于模仿性,从而达到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一直被模仿从来未被超越的境地,甚至银行名成为行业中某类业务的代名词。

第二,IT是保障。在金融创新做得好的银行都是有一个安全高效的IT系统作为支撑。在互联网时代,很难有哪样创新没有IT的因素。良好的IT系统是以简化流程、优化风险管理、降低成本、便利客户为目的的金融创新的保障,金融创新没有好的IT系统无从谈起。但IT系统的建设不是愿不愿意化钱的问题,强大高效安全的IT系统的建设既需要与上述所提到银行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并以战略规划为前提,也要引进和培养既懂IT又懂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第三,机制是根本。创新本是智力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创新既可以是需求推动,当然也有供给创造。但创新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如何从供给端为客户设计成本更低、更便捷、客户体验更好的产品,更好产品的解决方案,新的解决方案的每一个突破都不容易,都要大量的智力投入。只有良好的机制,才能激发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因此,需要有好的机制让创新者获得荣誉和利益,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文化,形成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第四,合作是趋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创新体现着合作的因素。这里讲的合作既是金融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是指跨界合作。金融创新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或某家银行单独完成的,需要加强合作,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合作分享的理念,跳出狭隘的小圈圈和大而全的小农心态,建立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创新无止境,发展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愿继续与中国银行业一道,持续关注金融创新,按照创新的理念改进我们的工作,为提升中国金融创新能力做出新贡献。

(专家系本刊副主编)

猜你喜欢

创新奖评奖银行业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智能电器斩获TopDigital创新奖金奖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
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
2009中国资本市场最佳创富创新奖
给银行业打气
六款车获奖理由
技术创新奖 长城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