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处理技术

2016-05-14谢丽娟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7期
关键词:桩体土工砂石

谢丽娟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业有了迅猛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数量日益增多。许多建筑施工都是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开展,这要求我们对地基进行高效的处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水平决定了工程整体质量,进而影响着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发挥。所以,从事岩土工程的勘察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谨慎对待工作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工作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7―81―02

前言

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岩土勘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勘察过程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对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地基处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经过专业人士的深入研究,将地基处理的技术水平、施工的工艺流程以及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等都进行了改革创新,为我国在地基处理的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将详细论述地基处理技术及方法。

1 常见的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方法

1.1 土工合成材料方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材料的一些弊端,必将特征进行合理的利用,加以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化学合成工业的领域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新型土木材料的出现改善了诸多的问题。它主要是有一系列高分子的化合物组合而成的,例如:条纶、腈纶、尼龙、丙纶等。像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见到很多这种新型土工材料,施工用的土工格栅、土工膜、土工织物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并被广泛的应用。那么这种材料被人类所认可,必定是其整体的作用比较突出,比如它所用的材质都非常的轻便,在应用中不复杂、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在岩土工程中,主要应用于反滤、隔离、加固和排水等部分。

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的操作过程就是,将土工及板材材料安装在比较软的基础位置或者在边坡上面,从而改善土质的承载力,这样就可以得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复合。那么即使是软地层也可加以利用。与此同时,不用担心合成材的整体性能,它的耐腐蚀性、抗拉强度都很强大,而且质轻还具有渗透性。所以相比于以往簇拥砂石垫层来改善地基情况会更方便快捷,节省人力和材料的资源。土工合成材具有广泛性,无论在在道路、桥梁及房建的地基处理中都被认可,在其作用下的土质层很坚固。

1.2 将垫层置换的方法

将比较浅的垫层进行处理,压实后使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并分层的夯实,直接铺到基础的地面,这种方法就叫做垫层置换的。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比较浅的地基处有软土的情况,其次在进行换填之前,要将地基内存在的松土、暗沟等进行处理,将下部的某一区域内的软弱土彻底的清楚出去,从而回填些质量较好的砂石来使地基进行加固,那么该部分就会由原来的软土层变成了满足施工需要的持力

层,那么它的自身承载力也增大了很多。另外,砂石本身就是坚硬的,把他回填后能够直接分担垫层以下土质的荷载,使整体的稳定性提高。同时,砂石即使夯实的再严密,也会具有一定的透水性,透水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底下的水压力,能够使其很快消失,不对基础有影响。此种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现在的房建中去,为地基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2 地基的均匀性与岩土勘察的关系

施工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及施工人员最重视的问题是地基的下层状况和岩土状况,若设计的施工方案不恰当则会使地基产生差异沉降、起伏以及最普遍的不均匀问题。因此,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必须对地基的均匀性做出最客观准确的评估。这样才能最真切的体现出地下深层的地质状况,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3 特殊的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方法

3.1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的处理方法

夯实灰土挤密桩为近年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地基,称为夯实水泥土桩地基。该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如下:先用小型成孔机成孔,然后用少许的水泥和土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再将其分层填入孔内夯实,使其成为水泥土桩,借助水泥具有的胶凝作用,便可以使桩体的整体强度增加。

3.2 水泥粉粉煤灰碎石桩的处理方法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体工作步骤为:把一定量的粉煤灰、石屑和水泥填入沉管碎石内,然后添加适量的水搅拌之后形成桩体,通过粉煤灰和水泥的胶凝作用后,桩体的整体强度便会增加。完成该工作后产生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比天然地基增大很多。这种桩的具体施工过程和沉管碎石桩的施工过程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是添加了一个搅拌环节。操作简捷、工艺性强、易把握质量、成本低、水泥耗费量少是这种桩体的显著优势。所以这种桩体在砂土、粉土、粘土和松散土中应用很广,是一种较普遍的地基处理方式。

3.3 砂石垫层处理法

砂石垫层法的工作步骤是彻底除去底面下方某一区域的软弱土,并把基础底面压实,最后使用无腐蚀性并且高级配的砂石来分层夯实基础面,该部分便会变成地基持力层,最终大大增加地基的承载力。通常情况下,地基的沉降量多为浅层沉降量,但进行夯实工作时必须要有较大厚度的置换层来提供保障。由于砂石垫层属于持力层,所以它会迅速的发生扩散,这会使垫层下部的天然土压力降低。同时,由于砂石垫层的透水性较好,能够让基底下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去,最终起到提高饱和土抗剪强度的作用,预防了塑性破坏事件的发生。

3.4 高压喷射注桨处理法

借助于化学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注桨处理地基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其原理就是利用钻机先钻孔,然后把注浆管插入地基土层预定的位置,将压力调到2M P a以上,进行浆液高压射流,这种高压射流会严重破坏周边土体,使得土体与浆液搅拌有效的混合,并且有规律的按照一定比例重新排列。待到浆液一旦凝固,地基土体中便会形成新的固结体,这样不仅提高了原有地基承载能力,减少形变,而且达到了加固地基的作用。

3.5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的处理方法

以夯实灰土挤密桩为基础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地基,称为夯实水泥土桩地基。该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如下:先用小型成孔机成孔,然后用少许的水泥和土混在一起搅拌均匀,再将其分层填入孔内夯实,使其成为水泥土桩,借助水泥具有的胶凝作用,便可以使桩体的整体强度增加。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大增强,并且成桩使用的灰土桩施工机和工作方式都很简捷,花费的时间短且成本很低,特别适合用于地下水位上、含水率范围在12%~23%的湿陷黄土或新填土类型的软弱地基,能取得较好的经济与技术效果。

4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我们知道岩土勘察工作中一个重点内容是地基的处理,所以要想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开展地基处理工作。工作期间,施工者要以岩土状态、含水量等为依据来确定最适宜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并使整体工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显卓.浅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455.

[2]孟兆鑫.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J]. 门窗,2012(11):225-226.

[3]鞠辉,郭东文. 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1):186+184.

猜你喜欢

桩体土工砂石
云南鱼龙水库工程坝基振冲复合地基质量检测试验研究
砂石在铁路上的妙用
土工格栅在柳州文惠路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整治环境下砂石运输前景分析
第二届亚欧土工合成材料会议11月召开
CFG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研究
土工袋处理膨胀土渠道边坡施工技术研究
360°全回转套管机拔桩施工难题及处理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土工试验
喷墨搅拌桩桩体质量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