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美术教学探索

2016-05-14张琳琪

魅力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市场就业教学

张琳琪

摘 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工作。高职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培养具有自主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的人才为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必需充分认清当前教育现状,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社会输出实践型、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就业 市场 高职美术 教学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不仅是靠需求驱动的,而且是靠发展需求驱动的。”高职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蕴藏在主动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进程中,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和桥梁。[1]因此,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应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紧密结合专业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把就业创业意识贯穿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实现专业教学与就业指导深度融合,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学生高水平高质量就业,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之路,忽视了就业导向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使毕业生与社会的契合度降低。

其一,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目标过于模糊,在实际教学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没有凸显出自身特色,还有的过多向普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靠拢,没有考虑过符合本地省情、院情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思路,培养出的目标对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日益突显。

其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往往把纯技能、纯技巧的学习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指导,这样学生就难以形成创造性思维,设计思路不开阔,没有灵性。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不足,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学习实践,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二、艺术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当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现象,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在就业中凸显以下问题。

其一、市场导向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供求关系也随着不断变化,高职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要与市场需求挂钩,而部分高职生毕业后,因对企业岗位缺乏了解,对自身认识不足,而且不能马上从事本职工作,特别是美术设计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而在偏远地区及农村就业市场很少,然而大中型城市对美术设计类的市场需求又趋于饱和,因此出现市场的需要和现实的就业矛盾,形式十分严峻。

其二,毕业生择业观念出现偏差,学校对就业指导重视不够。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毕业生期望值偏高,对毕业后的现状不满意,想在短期内就拿到高工资,事业有成,得到社会认可。而企业要求要熟练工和专业技术强的人才,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两需关系产生了隔阂与矛盾。现阶段教师和院校都必须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方便让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相互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第一时间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用人标准传递给学生;也把学生对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的诉求传达给用人单位,在学生与工作单位间建立有效的联系、良好的沟通,搭建好交互的平台。

三、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美术教学创新思路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的所在。因此,高职美术教学要结合所开设专业的特点来灵活制定与专业相吻合,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尊重美术教学中关于个性化、创造力、实用性的需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专业性的培养目标及职业性要求,结合就业市场的专业性技能要求,以系统理论知识为基础,充实教学内容。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分层教学,分专业教学,联系实际,构建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化的教学模式。此外,应将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与归宿,重点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新时期对美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要求,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尝试多样化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2、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之前,大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期许和看法,因此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让学生充分认清就业形势、专业走向、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前景等。

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具体做法如下:其一学校不但应该设立校级的就业指导部门,也应按院(系)专业来分类分阶段设置相应的指导机构和“双师型”就业指导老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自身的发展为特点,对自己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合理定位,来制定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其二,要大力开展“2+1”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使其在上学期间通过到对口企业去实习来对自身及社会需求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务、社会适应能力和团作合作意识等,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应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现场指导,以便有利于学生改正、完善和提高。其三,为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学校应不定期的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比赛,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形象设计”、“化妆舞会”、“校园画展”“模拟求职”等各类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求职技巧,并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常规必要证件的考试,如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汽车驾照等,以增加就业筹码,增加社会竞争力。

3、采用项目中心制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职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独特的个性品质的专业性人才,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较之传统的“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有很大的优势。它主张按照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开展美术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学校就提前适应工作岗位的工作模式和需求。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美术相关企业以及当地传统文化的需求,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各自的技能特点与知识基础来设置一些适合自身的项目,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和实践经验不足,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和困难,教师可以以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适时引入项目所涉及到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完善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基础。在落实项目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操作和实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能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完善高职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和就业实效。

小结:

高职美术教学受办学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学生文化背景、社会价值取向、市场人才供需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理念,让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养都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就业率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少华.浅析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

[2]、王琦.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与破解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猜你喜欢

市场就业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房产测绘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体会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