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与规划的对立统一

2016-05-14

能源 2016年8期
关键词:热门话题能源行业市场化

市场与规划是中国能源行业永不褪色的热门话题。当下能源的低迷,或许为我们看清两者的关系,提供了最佳契机。

动笔撰写本篇文章的时候,8月刊杂志的制作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在一一重新回看本期杂志的稿件之时,我意外地发现,多篇文章都涉及到了能源行业中,政府规划与市场自行发展的矛盾问题。

电力的过剩是规划缺失和市场无序发展的恶果;垃圾发电的“妖魔化”是政府监管漏洞和补贴制度不完备造成的;而煤炭行业现在正处在低估,渴求政策而政策又并不能药到病除。

尽管中国还远不算得上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在很多行业,市场自行调节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之间的相辅相成,已经颇为熟练。不过这对于中国能源行业来说,还显得颇为遥远。

市场和规划,这是中国能源行业十几年来永不褪色的热门话题。从1998年两桶油的拆分,到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再到最新的电力体制改革与酝酿中的油气改革,市场化一直是中国能源行业改革的方向。不过,由于强势国企的存在,以及能源行业的关键性,让政府对于改革的力度并没有特别强势。加上过去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极大的拉动了能源需求的暴增,诸多非市场化造成的隐患被繁荣的产业所掩盖。市场化的迫切性也就被搁置。

经济形势的逆转正在让能源市场化从高屋建瓴的层面转而成为一种必须。仅以煤炭为例,年初政府制定的去产能政策和276天生产规定,本意是缓解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执行半年之后,尽管煤炭价格上扬,但进口煤也水涨船高,本土煤炭企业并没有因此获益很多。

政策总是有滞后性,寄希望于政策来拯救行业乃至企业是不现实的。相信市场的调节,不仅能够淘汰真正落后的产能,更有希望借此机会大规模的推进市场化的进程。

市场也绝非万能。电力行业过去二十年的遭遇是最鲜活的例子。“九五”、“十五”期间,增长的中国经济受到缺电的困扰。而没有电力规划的“十一五”、“十二五”,中国的发电装机狂飙突进。无序的投资正是今天电力过剩,未来可能严重过剩的罪魁祸首。

市场供需的平衡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平衡,而是波动的平衡。只不过,这种波动要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才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真谛。中国能源行业当下的低迷,也为业内看清市场与规划的关系提供了最宝贵的契机。

猜你喜欢

热门话题能源行业市场化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建议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我国能源行业排污权交易的国内与国外经验研究
文化
能源行业腐败特点、趋势与治理对策研究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
谁动了我的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