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渐

2016-05-14绿亦歌

花火B 2016年9期
关键词:读后感月光成都

绿亦歌

我在今年一月的时候回到故乡成都,其间除了旅行会零星地出门离开,剩下的时间,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风吹雨打,我都待在家里。

我每天的生活非常简单,起床吃早饭,做家务和看书,吃午饭,写一下午的稿子,吃晚饭,去健身房,回到家中继续看书。

我有时独居,每天和人的交流仅限于快递和外卖小哥,对他们说“你好”、“谢谢”。

我不喜欢看新闻,娱乐头条也不例外,我对旁人的生活毫无兴趣。我和朋友聊天也大多通过社交网络,她们分布全国各地,有一些还在读书,有一些已经工作,有一些很忙,有一些很闲,总之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

听起来好像我有很多朋友,但实际上能够认真说话的,就那么三两个。每当有了新认识的朋友,我们会热情地聊上一段时间,然后由衷地感到疲惫,渐渐地就不再联系。

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相似。年岁好像在我们心中筑起了一道墙,在某年某月某一日以前认识的朋友、喜欢的歌手、看过的书或者是电影,无论再差,都是好的,都是值得怀念的,都是刻骨铭心的,而在这以后的时间里,无论什么,都别想越过来。

我曾经和朋友在夜里的成都,提着冰镇汽水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没有月光,就把昏黄的路灯当作星空,我们说了好多话,统统都是曾经,关于未来,我们只字不提。

也就是在那个夜晚,我知道,我已经离开了那面墙,画地为牢,珍贵的都在里面,此后人生,无论我再走多远的路,看到怎样的风景,甚至放声大哭,甚至命悬一线,都不会再让人进去了。

我偶尔会不用手机,拉上完全遮光的窗帘,不分昼夜地看书和写故事,毫无节制地吃蛋糕等甜食和冰冻过的水果,看到动容处会哭,写到难过处会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我是在一瞬间感觉到岁月的无法挽回的。无穷无尽的社交网络,每一次聚会上都是房价、股市或者刷手机,人人都在谈论人生哲理……现在我双眼所能看到的一切现象,我曾经以为它们都是暂时的,迟早有一天世界会恢复成我曾经所熟识的模样,然而并不是,它们不会消失,会消失在这股潮流中的人是我。

我爸爸是一位很传统的父亲,他不能接受我这样的生活,担心我把自己的人生毁掉。有朋友在半夜哭着给我电话,说她的父母强行要求她辞去外企的工作,让她回老家考公务员,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那才算得上是正经职业。

为了安慰父亲,我去找工作,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和不错的履历通过了面试。然后在一个下雨的周末,我清理自己的电脑,看到自己写下的凌乱的读后感、日记以及未完成的故事,看着笔下大声笑着的少年和少女们,我没出息地酸了鼻子。

我对父亲说,或许我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像普通人、正常人一样生活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活成千篇一律的样子呢?为什么不能理解,孤独的时刻,才最让人感动呢?

我拥有一个能让自己鲜明而生动地活着的岛屿,请求他不要让我靠岸。

我喜欢温柔的海水,清冷的月光,和四下无人的午夜。

请你让我就这样任性地活着吧,直到我的青春结束,直到我的生命尽头。

猜你喜欢

读后感月光成都
《点·月光》
如何写读后感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数看成都
月光下最透明的心灵
《大闹天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