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符合河北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2016-05-14秦秀红孙彩虹李志李贺芝段莎张雅美焦伶俐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高素质技能型

秦秀红 孙彩虹 李志 李贺芝 段莎 张雅美 焦伶俐

摘要:我国经济迈入了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号召,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众多高职院校的任务。河北省相应国家号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本省经济转型升级顺利进行,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就必须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经济转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25-01我国正处于走向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形势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制造2025”等号召。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河北省作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大省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传统产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 产业技术含量低、单位生产能耗高等系列问题,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河北省要想搭上新的经济发展“列车”,就必须做好本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众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共同推动。面对河北经济转型升级现实,高职院校要必须对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做有益探索。

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含义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专业创新能力,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敬业精神以及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具体来说就是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岗位要求的熟练程度(获得从业资格证),具备一定的职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一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方法来解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活动和动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都有一定的职业意识,在工作中形成与工作需要一致的职业精神。简而言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品质。

二、培养符合河北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途径

中国迈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河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了解当前河北省经济转型人才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河北省要在新形势下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展,就必须通过改造传统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传统农业等途径进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河北经济转型的动力来源,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对河北省的一些高职院校进行走访调查,并总结本人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培养符合河北经济转型需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河北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不能上岗就胜任自身的工作,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期,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有实践能力较强的老师。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就必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要求老师在理论知识讲解上承担“讲师”职责,又要求在学生技能训练中承担“技师”的制作,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为了提升高职师资力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先进操作技术,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2)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在高职院校中兼职,弥补目前技能型教师不足的情况。(3)根据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工厂、企业引进专业对口、技术精湛、具有实践经验并能胜任高校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骨干来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

2.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质量的监管机制不健全,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在构建教学合理管理体系中,首要任务是完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素养、教学效果等内容考虑在内,不仅仅是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职业教育中,更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学生在走向岗位的之初就可以胜任岗位的工作,使教学活动与就业紧密结合。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人员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也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设置考核指标,突出能力导向,将能力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逐步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所谓“授人以渔”。由于河北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上岗就能胜任岗位需要,这就必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需建立“工学合作、练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学习时期就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推动河北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引起了众多行业的关注与重视,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的任务。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积极探索培养适应河北经济转型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为河北经济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1.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3.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文是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符合河北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50151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世鉴,杨敬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探析与实践[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2]张晓静.工学结合理念在理论基础课课程开发中的应用——以《物流基础》为例[A].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高素质技能型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文化育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