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浅析

2016-05-14杨金梅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策略

杨金梅

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新时期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德育教育中辅导员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从当前新形势这个背景下,准确认识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优化与创新德育工作策略,从而实现“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47-01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期,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如火如荼,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德育工作是塑造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专业劳动者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加强德育工作策略的优化将为树人这条道路开拓新的天空。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制度缺乏时效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然而德育制度影响并决定德育工作的绩效。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制度实施缺乏实效性。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过分依赖于德育制度,对其过高期望和过度追求,将道德内涵定义为制度规则层面,将道德意志局限在外在化的制度创设,将德育确定性追求定义为德育量化的制定和实施,致使德育制度缺乏生命力与活力。第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中,课堂德育与生活德育的比例不尽合理。辅导员德育教育中关注在常规的班会例会中的理论知识教育,德育制度学习。对学生生活德育里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念不足。

(二)德育工作主体存在不足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2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德育工作成效关乎立德树人的全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存在着德育工作方式理念陈旧,德育工作中偏重说教,过分注重道德内容的字面澄清,将其视为简单化、说教式的智力速成教育。同时,面对现今以经济问题和追求高效第一的社会环境中,德育工作中过分看重现实的价值和功用,并且辅导员常规性事务繁忙对其德育教育力度有限,再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衔接不足,导致辅导员在德育工作里对学生道德情感影响不深入。

(三)高职院校学生的弱点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十分突出。但存在以下弱点: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在中学时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被老师忽视甚而放弃的群体,因此心理自卑感较强,自信心不足。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文化基础差,有部分学生从技校毕业、中专毕业,在中学时代文化基础课程上得相对较少,素养存在不足。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再加上在当前时局下,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强烈抨击,传统的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被很多高职学生所忽视,他们更多强调个性,追求享乐。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策略

(一)健全德育工作制度

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与评价机制,同时配于科学的德育考核机制。考核辅导员德育工作机制应在马克思理论指导思想下,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实效性为核心,辅以学校具体学生特点为根基的动态评价方式,避免例行的德育工作理论宣传二走马观花式的教育。辅导员德育工作中对学生德育考核机制应由单方的理论考试转化为综合考核。通过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综合考评里思想品德分值进行评比,在评比中建立合理的比例分值,以班级为整体,分布于每周为单位,以月为小结,最后以学期为整体进行综合考核。以期达到在日常中润化于学生思想情感中。

(二)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素质

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德育工作,首先辅导员德育工作理念的转变。第一,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辅导员在忙于日常事务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做到言传身教,发挥个人魅力,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从本质上引导学生树立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质。第二,注重德育榜样的示范作用。进入大学学生素养参差不齐属于常态化,面临此情形应抓住重点,再逐一击破。树立良好的学生典型,发挥其模范作用,对特殊群体采取个别教育,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对其进行正确的监督与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三) 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工具进行正确引导

在新时期网络社会中,辅导员德育工作中利用网络媒体等现代工具,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注重网络环境的净化。搭建网络媒介德育工作平台,通过博客、QQ、微信等现代通讯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思想道德、三观的进行一个正确引导。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建立科学德育教育内容,结合学校心理特点与时代背景,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辅导员作为学生人生的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学生德育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期,培养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尤为关键。对此,应该抓住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特点与问题,对症下药,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优化德育工作策略,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欢. 关于增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29).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 中国教育报, 2010-07-30 (1).

[3]王新学. 高校德育发展得瓶颈及优化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

[4]刘卫. 浅析新时期辅导员个人效力与高校德育工作[J]. 湖南农机,2011(204).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Passage Four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单轨、双轨到多轨制德育工作途径的调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