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水利类留学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初探

2016-05-14陈灯红

亚太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陈灯红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发展,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的国际化趋势明显,三峡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在大力发展、逐渐壮大。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专业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教学培养计划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总结了我校的土木水利类留学生钢筋混凝土结构英文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设方案、建设效果等,并给出了一些有益建议,可供同类课程建设以参考借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英语教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99-021. 前言

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需要,探索提高大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能力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开展双语教学是目前高等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率先在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的双语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邓寿昌[1](2011)总结了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孙华飞等[2](2012)以中国矿业大学土木系的专业课“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为例,介绍了该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尝试。刘林等[3](2012)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方面本科茅以升班的外教纯英语课程、外国工程师短期培训纯英语课程和本科生的双语课程的实践情况。管巧艳等[4](2012)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双语授课经历为基础,总结了双语教学的课程准备、课前条件等环节,提出了适合大班授课的问答式授课模式。方梅、刘幸[5](2013)总结了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情况,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探讨了课堂教学环节中英文交叉讲授方法的教学思路。然而,目前对于来华留学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全英文教学与研究鲜有报道。

目前,随着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发展,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的国际化趋势明显,三峡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正在大力发展、逐渐壮大。土木与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分别于2013年、2014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日制留学生,并且招生规模正逐渐扩大。根据培养方案,《混凝土结构原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分别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分别占88学时、64学时(均含8个实验学时),并且各有1周的课程设计。该课程是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对于进一步理解、掌握力学以及后续的专业课程、毕业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开展该课程的英文教学对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建设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英文教材建设;(2)教学内容整合优化;(3)教学方法探讨。

(2)建设目标

针对土木水利类来华留学生,结合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DL/T 5057-2009)[7, 8],完成英文《混凝土结构原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课件、讲义、课程设计任务书、网络课程建设,编写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力争打造一支优秀的混凝土结构英文教学团队;力争出版英文教材一部。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围绕上述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教材问题:教材问题是本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本课程的双语或英文教材匮乏,目前市场上只有刘立新教授主编、K. S. Law等主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混凝土结构(第5版)》可供参考。然而,《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教材是基于老规范GB 50010-2002完成的,其中的部分理论、计算公式与现行规范GB 50010-2010相差较大;《混凝土结构(第5版)》内容难度较大,主要授课对象是研究生,不适合基础偏薄弱的本科生。

国外教材昂贵,一本教材动辄几百美元,要求每位留学生购买不现实。国外教材所采用的规范、标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如本专业的《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国外教材都是基于欧美规范。国外英文教材与国内中文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不仅所依据的规范不同,而且基本公式、符号的表达以及教材编写的顺序也大相径庭。并且,国内鲜有成熟的课程教学体系供参考。另外,我校尚无英文的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例、网络课程。

2)教学内容: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多而杂,其中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中有重叠部分,如《混凝土结构原理》中的结构设计基本原理部分,该部分内容在《荷载与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也有介绍。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突出教学重点。

3)教学方法:《混凝土结构原理》、《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知识点多、计算公式多、例题复杂,内容相对较枯燥。并且,据作者了解,当前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部分留学生来自非洲、孟加拉国等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值得探讨的。

3. 课程建设方案

(1)教材问题:在国内出版的教材基础上,如刘立新教授主编、K. S. Law等主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oncrete Structural Fundamentals》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混凝土结构(第5版)》,参考国外的部分优秀教材和规范,如Williams A所著的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第四版)和美国混凝土学会出版的混凝土结构建筑规范(ACI318-95)。但这些教学参考书中,采用的要么是已经过时的规范要么是国外的规范。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制作英文多媒体课件、讲义、实验报告。

(2)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通过走访、调研国内(外)相关高校,对比分析各单位的培养方案,根据知识点不减少的原则,调整、优化本课程及相关课程中的教学内容。

(3)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较强,教师刚开始英文授课时应降低语速,待学生适应、熟悉后适当增快;鉴于英语教学的难度,应当鼓励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后复习。让留学生们切身参与到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简支梁的正截面抗弯实验和斜截面抗剪实验)之中,经过钢筋绑扎、试件浇筑、试件养护、加载试验、数据记录、报告编写等过程加深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性认识。另外,通过带有工程背景的实例讲解、工程视频的观看、规范内容的讲述等增加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4. 结语

按照上述内容和建设方案,由作者牵头的教学团队已完成了《混凝土结构原理》80个理论学时的英文多媒体课件,完成了《混凝土结构原理》8个学时的实验教学项目:简支梁的正截面抗弯实验和斜截面抗剪实验,全英文的实验报告正在编写、完善之中。上述成果已应用于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首批2013级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寿昌. 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一回顾与反思[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4): 166-169.

[2]孙华飞,易成,王丹,鞠杨.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一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例[J]. 煤炭高等教育,2012, 30(5):118-120.

[3]刘林,吕晓寅,张鸿儒.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多模式英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4(增刊): 256-258.

[4]管巧艳,闫祥梅,谢晓鹏. 问答式授课模式在土木工程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 56-58.

[5]方梅, 刘幸.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法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2): 83-86.

[6]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7]SL 191-2008,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8]DL/T 5057-2009 ,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猜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