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和维护的现状分析①
——以滨州为例

2016-05-12段洪雷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研究对象免费开放维护

段洪雷(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和维护的现状分析①
——以滨州为例

段洪雷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进行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当前滨州市体育公共设施面积规模情况,各类体育公共设施的种类与数量情况;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免费开放情况;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情况。结果表明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在数量和种类上严重不足,大型场馆的免费开放程度较低,维护周期时间长,维护人员少。

关键词:公共体育设施 免费开放 维护 研究对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问题也更加关注,体育活动作为最经济有效的提高人们身心健康的方法之一,使得人们开始对体育活动愈加的重视,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因此公共体育设施作为体育活动开展得重要物质基础,也随着人们体育参与需求的增强而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在当前滨州市体育发展的背景下,对滨州市体育公共设施的免费开放与维护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间接推动滨州市体育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以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及其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滨州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和维护的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该课题,为文章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通过访谈,与该市体育局的工作管理人员就公共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进行询问记录,确保该研究准确性与时效性。

1.2.3 问卷调查法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滨州市六县一区分别进行针对性发放,问卷的发放对象主要是当地居民、就近的上班族、学生等,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以及免费开放的基本情况与维护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与问卷搜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7.0数理统计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

滨州市的公共体育设施总体而言是比较匮乏的,人均占有数量稀少。街道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占据体育设施的主体。调查发现,滨州市体育设施的种类主要有中心广场、学校的运动场、街道社区内的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其中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场地以及其它的一些健身器材设施数量匮乏。体育设施在数量上和种类上严重不足,占地面积小,分布不均衡。

至2010年底,滨州市有各类体育设施449 5个(其中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63个),占地面积637 245 0 m2,人均占有体育用地面积1.7 m2,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0.8 m2,低于国家城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1 m2的标准[2]。

2.2 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的基本情况

滨州市公共体育设施除了绝大部分露天的街道小区内的体育设施以及公共健身广场、活动中心广场、公园等公共体育设施实行全天制免费开放,其他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时间开放程度与是否免费开放均有所不同,笔者对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六县一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等地筛选了了26个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场所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滨州市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但开放的形式略有不同,一些体育场馆基本都是不免费开放,而且在开放时间上

表1 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周期情况

况,该文将提出几点对策以推动济宁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合理化互动。

3.1 明确思路、搭好平台

体育文化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体育文化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体育文化是体育的一种社会功能,因此,济宁市在建设体育场馆设施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场馆设施的体育性、群众性和公益性,使建成之后的体育场馆设施能够真正为社会民众、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只有明确这一建设思路,才能搭建起良好的体育文化平台,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4]。

3.2 融入文化、拓宽服务

对大多数人来讲,体育文化仍是一个比较空泛的概念,这就需要通过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来提升人们的体育文化理念。具体来讲,济宁市体育文化场馆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突出体育竞技精神,彰显竞技文化。(2)在场馆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突出场馆特色,利用宣传栏等,彰显领军人物的体育竞技风采,充分发挥其影响带头作用[5]。(3)组织专业的教练员、运动员等开展座谈会,同时吸引普通民众参与,为两者的沟通联系搭建友好的平台。

3.3 公益开放、服务民生

体育场馆设施建成后不应当只在比赛日开放,也不应该成为各种专业体育赛事的专用场地。大小规模的体育场馆设施建成后都应当秉承服务民生的原则和宗旨,提高日常开放水平,适时公益开放,使普通民众也能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目前济宁市仅有个别体育场馆设施每天开放时间在12小时以上,大部分场馆的开放时间都较短,为此,应当根据各个场馆设施的场址、规模、项目等制定出合理的开放政策,面向不同群众广泛实现低收费或公益性开放,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4 结语

该文在借鉴麦迪逊广场公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济宁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和不足,进而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体育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科学有效地理论参考,从而明确了体育场馆设施今后的定位和发展理念,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微,于静,邱招义.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对北京建设世界体育中心城市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1):43-48.

[2]丁秀诗,姚绩伟,刘彬华,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管理视角[J].四川体育科学,2014,33(6):1-4,15.

[3]杨至刚,张力,王丽娜.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中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9-36.

[4]黄丽霞.我国冬季体育产业运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以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建设与运营为例[J].冰雪运动,2010(5):45-52.

[5]马保生.全民健身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发挥河南省体育场的优势促进全民健身的研究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5):11-16,43.

作者简介:①段洪雷(1992—),男,汉,山东聊城人,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方向。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3.125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c)-0125-02

猜你喜欢

研究对象免费开放维护
浅谈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民俗活动对皮影戏演出的影响
巴黎游泳池因无人收费“免费开放”
广谱哲学及其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职业发展前景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