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2016-05-10张君春

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接纳鼓励

张君春

摘 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好的习惯如:课前 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如果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但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所以针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及形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接纳;严格;鼓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子女期望越高,溺爱也越多。对于我们边疆地区的孩子来说,还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这些孩子多数是留给老人或托家族亲戚代为照管,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参差不齐,造成孩子养成这样或那样不良行为习惯。幼儿园、学前班是孩子接受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虽然认知、情感、个性、身心的协调性得到充分开发,但是还有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一年级是孩子形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教师最为辛苦的一年,也是孩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年。

一、教师心态

1.用爱心接纳每个孩子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都不同,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应深切体会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聪明、驽钝、整洁、邋遢、乖巧或淘气,他们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需要被接纳,也唯有老师用心接纳,孩子才能把上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乐意留在里面学习。

2.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孩子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的偏低,一遇到困难,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3.用诚心赞美鼓励

花草树木大都向阳生长,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

4.专心倾听

单凭表面的举止是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做一位最好的听众,有耐心的倾听学生们表达的意见。当他们情绪困扰时,给予适度的支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时过分的为他们设想,容易产生反效果,并且当学生没说完时,别急着给建议。

5.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承续教师的缺点与优点,不要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因为这时期的他们是敏感且学习力甚高的,因此建立明确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如果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让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二、学习习惯的规范

1.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时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容易巩固

不良的学习习惯若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

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 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3.严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育只有严谨,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更好地体现教育意义。教育中的“严”有如下含义:对学生提出目标要求的肯定性;对学生违纪行为纠正的坚决性;对学生不良习惯纠正的持续性;对学生学习要求的严格性;对班级日常事务、师生关系处理的严肃性;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持久性;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原则性。严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爱学生,严要与科学的方法相结合,严要讲究艺术性。学生个性的发展,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积累,离不开严谨的治学精神,离不开思维训练,离不开严格要求。必须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教师要严而有义,即让学生明确道理,以强化要求;严而有序,即逐一要求,循序渐进;严而有导,即疏通思想障碍,注重诱导、利导;严而有恒,即持之以恒,以求巩固发展。严而有章,对学生严格也要有个尺度,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严”得有章可循。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便会走向反面。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而有恒,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持之以恒,不能时松时紧,虎头蛇尾。严中有爱,既要做严父,也要当慈母。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之上,给学生以无私的、坦诚的爱,使师生心理相融,以便取得“尊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它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对待学生,不能简单、草率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

三、培养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知识迈进。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培养,都离不开兴趣。因此,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进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

2.精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教师应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3.根据实际适当运用讨论教学

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保持了课堂纪律良好。

4.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知识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5.充分做到课堂教学寓教于乐。钻研教材内容结合真实的、自然的情景,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的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有效。采取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1)利用实物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知识跟实际联系起来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

(2)创设情景 新教材本身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多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情景。

(3)利用简笔画 简笔画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极有趣的一种教学工具。有人说一幅画值千字,这一说法恰到好处地表明了简笔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引出新词、操练句型、复习旧句型,还是讲解课文都可以运用简笔画。简笔画的优点在于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一同分析、讨论简笔画的进程中,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课堂小游戏 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教材中经常做的游戏就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它同学竞猜。通过这种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5)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活动就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所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常见的课外活动有:演讲比赛、阅读比赛、故事会、小品表演、交笔友、收集和辨认日用品上的知识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有新颖性,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不可长期进行简单机械地重复,要以能吸引学生知识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前提。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兴趣,把课堂上成活泼有趣的知识技能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全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鼓励探索

应该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出色表现,不能太冷落学生。如果学生有闪光点就应该好好表扬,造句、写话、作文写的好也可以表扬,很多机会都可以表扬。不过也不要表扬过头了。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和学生沟通沟通,增强师生关系。

1.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教师对于学生树立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其实是一种唤醒”。“被人认可”是每个人内在的、深层的需要。认可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大量的事实也说明:好学生是被表扬出来的;坏学生是被批评出来的。欣赏表扬好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欣赏表扬后进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可不容易,须老师转变观念,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其独到之处,多角度立体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细心观察。

2.对学生负责 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鼓励,点石为金。只要细心、耐心去寻找,会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进行及时、恰当的鼓励,很可能会点亮一点,照亮一片。鼓励是“催化剂”,能给学生以自信,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善待学习中的“差生”,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通向成功的路绝非一帆风顺,在实现理想的途中,遭遇困难甚至打击在所难免。要及时鼓励学生“这点失误算不了什么”,“你是个很勇敢的孩子”,“这点困难你能克服,一定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树立起坚强的个性、正确的人生观及正确的学习态度。

3.表扬学生

①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②来,请你谈谈这个问题。我从你的眼中看出来,你的心中一定是有了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看法。勇敢地站起来。③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④虽然这道题做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的勇气,下次努力!⑤你们都是有心的好孩子,发现了生活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用一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培养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摆在每一位一年级学生家长和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这需要教师、家长共同来帮助学生,使之养成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接纳鼓励
教育从接纳开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策略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语文课堂的鼓励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励”浪费
和学生一起成长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