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源成语研究综述

2016-05-09□王

现代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佛教综述

□王 鑫



佛源成语研究综述

□王 鑫

摘 要:佛教的传入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同文化间相互接触、融合、碰撞,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也由此产生许多佛教相关词语。近年来,佛教相关成语研究日益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将对现阶段佛源成语的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加以分类概述。

关键词:佛源成语 佛源词 佛教 综述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①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佛教文化与中土文化不断地相互接触,相互碰撞,最后紧密融合为一体。不同文化的融合也为语言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汉语成语通过吸纳佛教的教义,融入佛教的术语,援引佛经文献等方式,不断地发展并丰富起来,佛源成语由此而生。所谓佛源成语,指的是那些由佛教传入而产生的,最早出现于佛教经典著作或汉传禅宗典籍之中,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成语。

近年来,佛教词汇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投身到佛教词汇的研究中来,以梁晓虹、方一新、高列过、方立天等学者为代表,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了一批优秀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词汇中佛教词语研究的发展。

下面就近年来佛教成语的研究成果加以分类概述。

一、专书类研究成果

朱瑞玟《成语与佛教》是早期对佛教成语进行溯源的专著之一,书中将佛教成语的来源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包括佛教修行实践、佛教教义理论、佛教故事传说、佛教仪式礼节,还注明了一些佛教成语直接来源于佛经或我国各种解说佛经的文献典籍,对佛教成语的溯源研究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依据。

朱瑞玟还著有另一本佛教著作《佛教成语》。书中收录与佛教有关的成语471条,根据佛教宗派及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将这些成语分为14个部分,既对与成语有关的佛教知识作了通俗的介绍和解释,还对成语的语源进行了考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读性,被认为是一部佛教知识的入门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②

赵朴初《俗语佛源》是探讨佛教词汇对共同语影响的集大成之作。③全书共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囊括了许多常用的佛教成语,它们中多数词目早已为人们所习焉不察,再看不出其中的佛教渊源了。通过书中对词条佛教渊源进行梳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词目,关注到佛教对汉语词汇的深远影响。

二、论文类研究成果

(一)佛源成语的结构研究

此类型研究侧重于总结并归纳佛源成语的构词形式及其发展特点。如:蒋栋元《梵汉文化的合璧——试析汉语佛教成语的一个构成特征》(2005),齐昆《浅析佛教成语的源流及结构》(2003)等。

(二)佛源成语的汉化过程

研究方向侧重于发现佛教词语或成语的汉化方式、汉化特点,以及对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影响。如孙萌萌《四字格佛经成语的汉化研究》(2012);优秀硕士论文《佛教词语的汉化》(2008),《佛经词语的汉化》(2008)等。

(三)佛源成语的来源及语义流变

这类研究主要是对一些佛教相关成语进行溯源,并描绘出其语义演变的发展脉络,让人们更清晰个别成语的语源及其语义流变过程。这类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如:曾昭聪《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2004),高列过《成语佛源举例》(2007),《中古汉译佛经比喻与三则成语溯源》(2009),漆良燕《整合视野下的成语佛缘》(2009),朱正觉《佛教成语在社会使用中的语义变化——以一些高频四字格佛教成语为例》(2011),汤仕普《佛教成语源流考辨六则》(2012)等。

(四)佛源成语包含的佛教文化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类论文旨在揭示佛源成语中投射出的佛教文化的内涵所在,并揭示佛教文化对中土文化的深远影响。成果主要有:梁晓虹《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1993),张立平《论熟语中的佛教文化》(2004),谭昭《从佛教礼仪的成语的流变看梵汉文化交流》(2014);蒋媛《汉语佛教熟语的类型与文化特征》(硕士论文,2007),王冉《汉语佛教熟语文化背景研究》(硕士论文,2008)等。

(五)佛源成语的中外对比

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进行研究创作的。通过在中国的留学过程中累积的对汉语成语的意义掌握,来对比留学生母语中佛教类似的意义相关成语,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并分析其不同的历史原因及社会原因。这类成果主要以学术型论文为主。如:王伟《中俄成语对比》(硕士论文,2012),黄依美《汉泰佛教成语有研究》(硕士论文,2013),阮氏玉华《越南语佛教词语研究》(博士论文,2011),蔡心交《越汉成语对比研究》(博士论文,2011)等。

(六)佛源成语的综合性研究

除了一些散见于学术期刊中的小论文,还有一些学生选取了佛源成语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成果作为学术毕业论文进行了发表。如:阮文程《成语佛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

目前阶段,佛源成语的专书研究,成果较少。首先,可用于研究的且囊括丰富佛源成语的文献不多,中土文献中佛源成语数量较少,佛经典籍中也所列不多。除了禅宗语录中收录的口语化佛经成语数量适中外,学者们很难筛选到合适的语料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于佛源成语的界定还具有模糊性。多数研究佛源成语的学者在举例时多引证典型的若干佛源成语,而无法做到旁征博引,所以很多不常出现在已发表论文中的佛源成语并未被大家所知晓。因此,对于专书类的佛源成语研究几乎少有作品。只有部分学者在研究专书的时候,会将其中部分受佛教影响的成语进行单独划分小类加以概述和分析,如:王毅《<西游记>成语研究》(2014)。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学界对佛源词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语的训释、源流考证以及同经异译词等方面,而对佛教俗语、成语的研究多集中于结构形式、意义流变、词语溯源、汉化过程和中外对比等方面,缺少对专书内部佛源成语的集中探索和研究。研究对象除了典型性佛源成语外,对大部分非典型性佛源成语或未被考证的佛源成语,人们在认知上还存在着盲点。因此,未来佛源成语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亟需学者和专家们的关注和探索。

注释:

①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②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③亓恒娜.《现代汉语词典》佛缘词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朱瑞玟.成语与佛教[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朱瑞玟.佛教成语[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5]赵朴初.俗语佛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王英男.佛教成语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亓恒娜.《现代汉语词典》佛缘词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方一新,郭晓妮.近十年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古汉语研究,2010,(3).

[9]王冰.三十年来国内汉译佛经词汇研究述评[J].华夏文化论坛,2011,(8).

[10]漆良燕.整合视野下的成语佛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6).

(王鑫 辽宁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29)

猜你喜欢

佛教综述
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