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之初的中国地方航校

2016-05-09李宗蔚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航校教官航空

李宗蔚

飞机是二十世纪之初的伟大发明,它的出现对近现代战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1911年意土战争中飞机被当做侦查设备使用,到第一、二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飞机在天空战场上的大混战,无不反映它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为此,世界各国纷斥巨资开办航校,培养人才,如英国的克兰韦尔空军学院,前苏联的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便是其中的典型。

我国航校的起源较早,以1913年3月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的开办为标志,其后全国多个地区也纷纷开办地方航校,如东三省航空学校(1922年)、保定航空学校(1924年)。云南,这个地处我国西南国防要地的省份在此之中也“不甘于人后”,在1922年开办了云南航空学校。

一、云南航空学校的创办

云南航空学校是在孙中山先生提倡“航空救国”的号召下,在云南知名人士董泽的推动下,在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流亡香港利用地理优势招揽航空人才的条件下创办的。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他都身先士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航空业的发展上亦是如此。在理论上,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已意识到发展航空业的重要性。他在1911年5月31日致同盟会会员旅美华侨李绮庵的函中曾提到“飞船(即飞机)练习一事为吾党人才之不可缺,其为用自有不可预计之处”[1]。推翻清政府统治后,孙中山先生又在1921年致廖仲恺的信函中就中国航空业的发展明确提出了“航空港新建设计划”、“发展航空建设计划”、“组织空军战术操练”、“向列强定制航空机”、“聘请列强军事人员来华教授空军学生”、“组织空军军队标准”“我国航空建机计划”[2]等7点发展规划。在实践上,孙中山先生也是以身作则,不断抓这方面的工作。1910年3月他在美国鼓励华侨筹办中华飞机公司。1914年他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1920年他在广州设立航空局,成立飞机制造厂。1923年他又亲自为中国制造的第一台飞机定名并题写“航空救国”四字。在孙中山先生的努力下,20世纪之初的中国掀起了“航空救国”的热潮。

董泽,字雨苍,云南大理人,是清末民初时期云南省第一批出国学习的留学生。他曾于20世纪之初先后赴日本、美国学习。在海外留学期间,董泽深感科学技术发展中航空技术的重要性及其在军事上的重大用途。他认为中国要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航空业,培养自己的航空人才。为了推行这一主张,董泽在1917年11月至1918年2月期间,多次致函时任云南省都督的唐继尧,先后提出“购置飞艇完善军备”、“设立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才”、“向海外华侨募捐资金用于航空学校聘请人员、购置设备”[3]等主张。

唐继尧,云南会泽人,是云南滇军早期的主要领导者。1913年11月,唐继尧因功被任命为云南省都督后,便开始着手整军备武,以实现其“东大陆主人”的夙愿。早于护国战争之后,唐继尧就有了建设云南航空力量的设想。1918年2月间,唐继尧曾委任飞行家陈炎长及云南知名人士董泽两人,负责云南航空学校设办。然而由于资金、人才所限,云南航空学校设办无疾而终。1921年2月,因滇军将领顾品珍的兵变,唐继尧流亡香港。在香港居住期间,唐继尧利用香港内靠广东,外接东南亚,地属英国殖民地的地理优势,招揽了刘沛泉、张子璇、黄社旺、司徒鹏等一批航空人才。

在孙中山先生提倡“航空救国”的号召下,在云南有识之士董泽的推动下,在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流亡香港利用地理优势招揽航空人才的条件下,1922年春,唐继尧在重新统治云南之后,便立即开设云南航空处,并以此为基,积极筹办云南航空学校。

二、云南航空学校的概况

云南航空学校正式筹办于1922年秋,结束于1935年1月31日,共办学四期。办学地点有两处,一处位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旧址内,一处位于昆明原巫家坝机场。根据航空学校同学录、毕业证及后期研究性文章等的记载,可将四期办学情况概述如下:

第一期开班于1922年12月25日,于1925年2月28日毕业[4],学制2年3个月,分飞行、机械两科授学。第一期共有登记在册教官22人,其中校领导7人,分别是校长刘沛泉、王肇基,会办高向春,教育长胡昭功、王季子,监督陈荣新,队长李英华、柳希权;普通教官15人,分别有航空学教官2人,航空史教官1人,航空译语教官1人,法语教官1人,数学教官1人,飞行科主任教官2人,机械科主任教官1人,班长3人。第一期共有登记在册毕业学员36人,其中飞行科12人,机械科24人。

第二期开班于1925年秋,于1927年4月毕业,学制约为1年半,分飞行、机械两科授学。[5]第二期共有登记在册教官38人,其中校领导7人,分别是队长李华英、刘希权,队附李识韩、段伟、帅崇兴、吴肇义、孔宪康;普通教官31人,分别有航空学教官1人,兵器学教官1人,飞行主任2人,机械主任2人,飞行员5人,机械员6人,班长2人,医正3人,翻译2人,军需正1人,军需官1人,书记官2人,副官3人。第二期共有登记在册毕业学员30人。

第三期开班于1930年9月15日,同年12月15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1932年10月毕业,学制约为2年,分飞行、机械两科授学。第三期共有登记在册教官46人,其中校领导4人,分别为总指挥龙云,队长张汝汉,队附李法融、李嘉明;普通教官42人,分别有机械师1人,飞行教官1人,机械主任1人,机械长2人,战术教官2人,筑城交通教官2人,兵器教官1人,地形教官1人,数学教官2人,机械学教官1人,重学教官1人,电学教官1人,冶铁学教官1人,照相学教官1人,无线电学教官1人,气力学教官1人,飞行学教官1人,航空法规教官1人,航空史教官1人,班长2人,飞行教官、助教3人,机械教官、助教4人,机械员6人,学务副官1人,经理主任1人,医务主任1人,副官1人。第三期招收入学学员有57人,毕业学员54人。

第四期开班于1932年4月1日,于1935年1月31日毕业,以木向东为队长,王崇敏为队附,景阳、李长雄为分队长,王家桐,高大生,朱如怡为侯差。第四期共有登记在册毕业学员28人。

三、云南航空学校的办学特点

由于云南航空学校教官、学员多已作古,办学时间不长,有关日常学习生活的记载不多等原因,故只能根据云南航空学校同学录、民国有关的记载消息及后期研究性文章等,将云南航空学校的办学特点概述如下:

(一)从治学思想上看,云南航空学校以航空救国为治学核心理念,并根据此理念提出与时俱进、刻苦专研、保家卫国等治学思想。关于航空救国核心理念,在航校同学录中是这样描述的:“诸君毕业之日,正东北沦亡之时。国难当前,航空救国之声浪甚嚣尘土。诸君既属航空界之一份子则伺候航空救国之责任亦随之而分配于诸君至肩头。”关于与时俱进思想,在航校同学录中是这样描述的:“世界军事与时推进,兵器战术日异而岁不同。昔日角逐于海陆,今则争胜于空间”。关于刻苦专研思想,在航校同学录中是这样描述的:“昔人有言业精于勤,不进则退。甚望本此精神进而力求精”。关于保家卫国思想,在航校同学录中是这样描述的:“值此国家多故之秋,正青年奋发有为之时,愿诸君努力精进,歼灭倭寇,复我疆土,为国争无上之荣光,为人民谋无限之幸福。”

(二)从学习时间、学校名称上看,云南航空学校的办学具有间断性的特点。以学习时间为例,云南航空学校共办学四期。四期开班时间分别为1922年12月,1925年秋,1927年4月,1930年9月;毕业时间分别为1925年2月,1927年4月,1932年10月,1935年4月1日。以学校名称为例。云南航校第一、二期时候称为云南航空学校,第三、四期改称云南航空队。由此两点可看出,云南航空学校的办学是间断而非连续的。

(三)从招生范围上看,云南航空学校招收学员取向广泛,不分身份、国籍、性别。以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为例。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共有登记在册毕业学员36人。以身份划分,36名学员可分为在职军官和普通社会人士两类,其中在职军官4人,为黔军军官陈国恩,滇军军官刘尧、赵安国、禹开奎,普通社会人士32人。以国籍划分,36名学员可分为韩国、中国等两个国籍,其中韩国籍学员3人,为张志日、李英茂、权基玉,中国籍学员33人。以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为例。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共有登记在册学员54人。以性别划分,54人中共有女学员10人,男性44人。

(四)从教官组成上看,云南航空学校的教官均为当时之俊杰。他们均为各领域之精英人物,或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或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或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为例。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共有登记在册教官46人,46名教官按毕业院校可划分为四类:1.陆军军事类院校毕业者9人,其中保定军校4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人,云南军官团1人,云南陆军测量学校1人,云南军官讲习所1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人;2.各类专业学校毕业者7人,其中云南军医学校1人,云南省会高等学堂1人,北京工业大学1人,香港大学1人,美国普度大学1人,日本东北帝国大学1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1人;3.空军学校毕业者28人,其中云南航空学校27人,巴黎圣日耳曼空军学校1人;4.其它学历者2人,1人曾担任美国航空队长,1人为横范工艺厂工作人员。

(五)从学员学历上看,云南航空学校的学员均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以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为例。云南航空学校第三期共有登记在册毕业学员54人。54人按学历组成可划分为4类:1.军事教育背景学员8人,其中云南军官团1人,东北讲武堂1人,二十八军军事政治学校1人,云南陆军测量学校1人,云南航空队技术班4人;2.中学学历背景学员29人,其中云南省立女子中学9人,云南省立高级中学5人,不明中学5人,云南第一联中3人,云南成德中学2人,蒙自中学1人,云南高师附中1人,云南东大附中1人,顺宁县立中学1人,岷江大学附高1人。3.各类专业院校背景学员13人,其中云南省立师范学院3人,云南道路工程学校2人,云南省立工业学校2人,昆明县立师范学校1人,云南市立后期师范学校1人,云南法政专门学校1人,云南法专学校1人,云南省立一师1人,大理女子师范学校1人;4.大学背景学员4人,其中上海圣约翰大学1人,云南东陆大学3人。

(六)从课程设置上看,云南航空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谓是合理科学。为了更好的培养学员,云南航空学校将学员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为入伍期及正式期等两个阶段。入伍期一般为3个月至6个月。在这个阶段,航校学员接受的教育主要是新入伍军人的学习训练,如军人基本军事素养、意识、纪律及军姿、军操等。正式期一般为1年至2年。在这个阶段,航校学员正式开始进行空军方面的专业课程学习。空军专业课程分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课程有战术、筑城、兵器、交通、地形学、数学、机械学、重学、电学、冶铁学、照相学、无线电学、气力学、飞行学、航空法规、航空史等。除专业课程学习外,术科课程有飞机修理,发动机试验、飞行实习、持枪训练,拳术演练、器械平衡练习、单车演习、游泳术学习等。

四、云南航空学校的影响

尽管云南航空学校的办学时间仅有短短10余年,办学期数只有4期,学员人数也不过100余人。但这所航校仍然对中国革命史、抗战史、解放史、航校教学史、韩国航空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先后打败吴佩孚、孙传芳等两位北洋军阀,饮马长江。在北伐战争期间,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学员晏玉琮、张有谷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三航空队队长,在天空战场上为国民革命军的胜利进军扫清障碍。

(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八年内抗战正式打响。在抗战初期,云南航空学校第二期学员李怀民先后担任空军轰炸机中队中队长、空军第八大队副大队长、空军第六大队大队长等军职,在抗日正面会战的天空战场上狙击日本空军,狠狠的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为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三)1949年末,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西南边陲,中国即将赢得全面解放。以时任云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学员张有谷,时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四十三补给分区参谋长、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学员张汝汉为代表的云南航校学员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号召,于1949年12月参加了昆明起义,为云南大部地区的和平解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为培养新中国自己的航空人才,在昆明起义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曾派人前往云南昆明招收航空教官。云南航空学校多人入选,被委派到祖国各地参与新中国航空人才的培训。如云南航校第一期学员张有谷被委派至牡丹江航空学校担任副校长职,第三期学员颜士琦被委派至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担任飞行学教官职。

(五)1948年8月15日,南韩正式建国,云南航空学校第一期韩籍学员权基玉(亚洲第一个女飞行员)、李英茂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他们回国后积极投身于韩国国防事业的的发展,为韩国空军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他们的贡献,权基玉被韩国人民亲切的称呼为“韩国空军的祖母”。李英茂先后担任韩国空军飞行团长、总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1月.

[2]高良佐.总理手订的十年国防计划[J].胜利,1939年第36-37期.

[3]云南省档案馆.唐继尧为设立云南航空学校向海外华侨募捐与董泽等的来往函电[J].云南档案史料,1985(8).

[4]航空杂志社.国内琐闻:云南航空学校招第三期生[J].航空杂志社,1931(1).

[5]徐承谦.云南航空学校史略[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1).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航校教官航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教官之吼
国内航校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前景规划研究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一战航空百年回眸
教官的怀疑
中国第一航校——南苑航校
人民军队的第一所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