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2016-05-09本刊编辑部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重庆总书记习近平

本刊编辑部

2016年,习近平首次国内考察赴重庆,这对巴渝大地广大干部群众是极大的鼓舞。

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和市长黄奇帆陪同下,深入港口、企业考察调研,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指导。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对重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工作给予肯定。

近年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5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719.72亿元,同比增长11%,较全国高4.1个百分点。全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支撑因素看,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是立足全局、找准定位,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战略取得的;是深察市情,正本清源,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谋划重庆发展思路,全市干部群众扎实苦干取得的;是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三严三实”精神真抓实干取得的。

在党的领导下,重庆一路走来,凯歌行进。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以“弥天大勇”的气概亲赴重庆谈判,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为重庆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58年毛泽东再度亲临重庆,鼓舞重庆人民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已经开始秉承孙中山的遗愿,酝酿兴建造福于子孙的宏伟工程——三峡工程。毛泽东这年关于“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浪漫设想,已经变为现实。

五四时期,邓小平经重庆到上海赴法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解放战争,邓小平与刘伯承挥师西进,一举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重要据点重庆;建国初期,邓小平在重庆主政西南,圆满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西南地区的国民经济。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邓小平曾多次提出,要研究一下四川太大、人口太多、不便发展、不便管理的问题,要研究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问题。这成为重庆直辖的先导。

1991年4月15日至16日,江泽民视察重庆,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道路奋勇前进”。 2002年5月江泽民第四次到重庆并论述了红岩精神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

1994年10月13日至14日,江泽民再度视察重庆并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1998年3月11日,江泽民参加了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全体会议。他指出:重庆成为直辖市,标志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希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要集中力量抓好开发性移民、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

进入新世纪,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来到参加全国人代会的重庆代表团,寄语重庆: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6年新年伊始,在“十三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在全国上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朝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重庆人民的亲切关怀,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讲话首次对每一“理念”均增添了动词,用了5组共20个字的生动词汇,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进一步丰富了五大发展理念。“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扎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扎实落实“三严三实”。这“四个扎实”,明确了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重庆把脉定向。

重庆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希望重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再创新的辉煌。这一总体要求既有指导思想,又有工作部署,既有目标要求,又有路径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未来发展思路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

重庆市情决定重庆必须特别重视协调发展。习近平在重庆考察中指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深刻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习近平指出:“今年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要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的改革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主动出击、贴身紧逼、精准发力。”习近平明确提出基层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地方抓改革、推改革,一方面要落实好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一方面要搞好探索创新。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求基层政府吃透中央制定的重点改革方案,同时完善落实机制,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见物见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使改革落地生根。

重庆考察期间,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改革的方法路径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指出,对已经明确的方向和重点,要用“快思维”、做加法。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则要用“慢思维”,有时就要做减法。对一些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要科学论证,比较选优。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市场环境。习近平以上这些论述为我们扎实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从“高峡出平湖”到重庆直辖,从“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到“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再创新的辉煌”,重庆承载了光荣的历史使命,重庆人责无旁贷,倍受鼓舞。

回望过去,重庆负重前行,不辱使命;展望未来,重庆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新目标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需要新状态。三千多万重庆人民一定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支撑,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牢记殷殷嘱托,砥砺奋发斗志,攻克艰难险阻,再创新的辉煌,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回报总书记的殷切期待。(执笔:张新华)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重庆总书记习近平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在这里看重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