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提升林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6-05-09王科芬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铜梁森林资源林地

王科芬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这是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就铜梁而言,现有森林面积64866.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3%。全区有一个国营林场,国有林地面积3.9万亩,蓄积14万立方米。气侯适宜,森林景观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一、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林业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相较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来讲,林业建设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表现在:

一是经营水平和林分质量均有待提高。目前,林业生产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经营水平不高,科技在林业中的贡献率偏低,林相较为单一,林木蓄积量不高,林分质量较差。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的系统性、科学化管理程度不高,未批先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仍有发生。

三是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虽然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林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滞后,在数量和质量上还远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

二、强林业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全面提升绿化品质

近年来,铜梁区分别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森林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退耕还林9万余亩,封山育林2万余亩,森林工程近20万亩。现有林地面积9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1%,森林景观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低效低产林的改造和对林区景观的提档升质上下功夫。目前,人民公园景观绿化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玄天湖周边绿化进展顺利,爱莲湖湿地公园、安居古城周边绿化逐步推进。“十三五”期间,铜梁区将围绕文化旅游城市及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乡村、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单位、绿色公园,完成三环高速景观绿化、小北海周边绿化、绿化长江项目、水源涵养林项目等重点部位绿化工作,对奇彩梦园、家泽生态园、“一城三区五朵花”等重点区域绿化景观进行提档升质。

(二)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果林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铜梁区编制完成《全区经济林果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送审稿)》,力争在5年内,把铜梁建设成为渝西地区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示范区。《规划》提出了建设“全市最大的木本花卉产业与花文化展示基地、全市最大的樱桃与樱花观赏基地”等发展定位及目标,确定了“123”产业体系(即:1个主导产业、2个优势产业、3个特色产业),按照“一心三带四片九基地”进行总体布局,重点优化经济林果产业结构、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壮大产业主体、培育产业品牌、完善产业基地基础设施。目前,全区收集各镇街“十三五”经济林果产业发展总体规模8万亩。

(三)逐步增加林农收入

我们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还为林农增收积极谋划,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已经成为铜梁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有力措施。铜梁区将以“一城三区五朵花”为基础,围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规划种植柑橘、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等经济林果,让老百姓享受生态发展的福利。坚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增强生态的经济功能和综合效益。围绕林下种植业、花卉苗木产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拓宽林业发展新领域。

(四)充分带动森林旅游发展

全区分布有西温泉森林公园、巴岳山风景名胜区、安居国家湿地公园、黄桷门风情小镇、土桥爱莲湖湿地公园等,林业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重庆安居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毓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倾力打造“五朵金花”,为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在乡村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人们对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需求,发展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度假胜地,大力发展庭院绿化、精品小水果、特色植物群落,培育和保护现有森林景观,适度开展劣质资源改造,注重和突出一镇一品的格局,使铜梁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神往之地,成为重庆主城的后花园,从而带动一方百姓走上致富之路。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抓好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在充分尊重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在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和15~25度重要水源地周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

2.抓好天保工程建设。严格落实管护区域、管护标志、管护任务、责任单位、管护人员、管护措施、奖惩制度等措施,继续执行好生态效益补偿,积极争取公益林封山育林建设项目,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护,全力把天然林资源保护好、管理好。

3.争取实施石漠化土地监测治理工程。加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争取石漠化土地治理工程项目,逐步治理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功能。

4.大力实施森林经营工程。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积极争取木材战略储备、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项目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测

1.坚持保护发展并重,强化林木采伐管理。一要加强林木采伐分类管理,建立差别化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放宽人工林、商品林、非林地上林木采伐管理,严格公益林采伐管理,严控森林资源消耗。二要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每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木材生产计划,按照“不突破,不截留,不串用”的原则,将采伐指标合理安排到生产单位。三要严格执行凭证采伐审批管理制度。建立高效便民的采伐审批管理机制,将限额采伐管理纳入基层林业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确保森林面积蓄积持续稳定增长。

2.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林地管理。一是强化宣传导向。坚持林地保护管理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使用林地的氛围。二是严格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手续。认真落实《林地保护林地规划》,坚持林地一张图管理,严格建设项目用地管理,严控矿山用地准入,依法审核审批使用林地,认真履行审核审批职责。坚持积极服务,主动提前介入,确保用地规范。

3.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充分发挥林业执法力量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林业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侵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坚决依法打击,严厉查处,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4.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对林地、森林等动态变化监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化。及时开展林地“一张图”修改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三次复查、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5.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以森林、林木资源资产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流转制度,规范林地、森林流转,鼓励农民以林权入股发展合作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赋予林农更多财产权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新发展农民承包经营的非林地造林土地经营权与林木所有权两权分离,促进林业资本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开展好林权抵押贷款,壮大林业发展实力,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林业建设。

(三)逐步健全森林火灾防控体系

十三五期间,逐步健全森林防火防控体系。一是强化领导。严格贯彻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二是注重宣传。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三是进一步加强巡山护林。充分发挥护林人员深入林区开展巡山护林工作,对林区进行拉网式踏查,严禁一切火源入山。在各主要入山路口新建了防火检查站,严禁一切火源入山。四是切实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并加强对扑火队伍及人员的培训工作。五是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安排专人对物资进行管理,对各种扑火器械进行了定期维护与检修,确保各种物资性能良好,拿得出、用得上。六是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森林防火通道。七是完善制度。严格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按照火灾处置程序层层上报。

(四)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1.广泛宣传动员。持续开展对执法人员、执法对象和广大群众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网络、通信等多种传媒,宣传防控信息,提高公众知晓度。加大检疫执法案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信息的通报力度。

2.切实抓好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建设,设立固定监测网点,将监测范围覆盖到每个地块,形成三级监测预报体系,确保疫情监测报告及时、规范。

3.完善松材线虫病预防方案和除治预防。切实抓好疫情监测普查工作,加强对专职护林员的技术培训,发现枯死松树按有关技术规程及时取样检测。加强对松材线虫病传媒天牛的防治和枯死松树的清除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林区光电缆盘的疫情监管。

(五)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1.搞好野生动物保护和疫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监测体系,重点监测野生动物异常死亡和人畜共患现象,及时掌握动态,确保工作成效。

2.强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加强保护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浓厚氛围,及时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全面详实掌握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状况。

作 者:重庆市铜梁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铜梁森林资源林地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与实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