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微信订阅号的关注看公务员个人修养提升的新路径

2016-05-09张玙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务员微信内容

张玙

微信订阅号作为微信公众平台里的一项重要功能,主要向用户提供信息推送服务,2015年3月,人民网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对比研究》①报告,报告显示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微信公众账号超过800万个(且以每日近1.5万个的速度增长),有近8成的用户关注了公众账号,根据分布图,政府部门占总人数的1.29%。公务员通过订阅号,接受思想,获取信息资讯,便利生活。订阅号的选择,侧面体现了公务员的个人修养与精神追求,对订阅的内容,类型等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究公务员应当如何科学的选择微信订阅号,践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升公民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公务员微信订阅号使用现状

如今数量繁多,内容庞杂的微信订阅号可供公务员选择,其中有的选择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订阅号,有的按照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满足自己获取资讯,扩充信息面的需求。

(一)使用目的分析

微信订阅号之所以受到公务员广泛认可和青睐,不仅在于微信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参与社交,获得新知的平台,另一方面,微信订阅创新为其带来了新的生机。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从容应对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和挑战。微信订阅号作为新型传播媒介,突破了传统模式,使受众能够高效,有针对性的浏览,不断获取可读有趣、扎实深厚的内容,节省时间和精力。质量高的微信订阅号经过了科学谋划与精心设计,发布的内容既有高大上的、权威的“硬通货”,同时也不乏植根百姓生活,贴近群众“接地气”的内容,既有时政要闻,也有知识性、人文性强的科技、财经、历史、国学、管理等方面的文章。根据2015年1月腾讯公司发布的《微信平台首份数据调查报告》②可知,当前发布服务类信息的微信订阅号占到总数的23%,推广宣传类的占总数的11%,发布综合知识类信息的占总数的34%,而政务类,社会新闻类的占总数的24%。这些使广大公务员开拓了视野,了解了时代、社会、群众的声音,为其做工作,定决策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个人的精神生活,有助于提升公务员的文化品位,培养健康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使用范围分析

微信订阅号作为集信息获取、娱乐交流为一体的工具,如何正确的发挥作用是分析公务员使用微信订阅号有效与否的重要方面。据调查,现如今微信订阅号被公务员逐步运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他们热衷于使用微信订阅号,很大程度上说明订阅号能够满足其通过新的方式、途径获得讯息的需求,并可预见其使用会更加深入与广泛。在适应公务员群体的特殊性方面,产生了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弘扬主旋律的订阅号,使公务员在开阔视野,丰富见识的同时,又能够在新平台上紧随党的步伐,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接受党性锤炼。

(三)订阅内容分析

在微信订阅的内容方面,据调查,政务舆情、新闻时事、生活百科等是公务员普遍关注的,此外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需求,在时尚潮流、体育娱乐、学术前沿、人生哲学等方面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订阅号。根据内容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提升公务员学养的订阅号,以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丰富精神世界为主,其中包括有助于做好本职,提高职业素养的知识类订阅号,日常资讯以及传播古今中外优秀思想文化的订阅号等,例如“人民日报”、“共产党员”、“政商内参”、“南方周末”、“思想聚焦”、“国学精粹与艺术生活”、“中国法律评论”等,调查中有48.6%的公务员关注了这一类订阅号;二是便捷生活服务类订阅号,如“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付费通账单查缴”、“快速问疾病百科”等,关注了此类微信号的将近34.5%;三是运动、娱乐、休闲、时尚等趣味性较强的订阅号,例如“视觉志时尚”、“携程旅行网”、“绘本家居”等,36.2%的公务员表示对此类订阅号感兴趣。

公务员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以及管理需要,可分为几大类别,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据调查显示,日常工作以规划、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为主的或者负责内部管理事务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较常关注新闻资讯、政府机关、科技咨询等方面的订阅号;在机关中担任专业技术相关职务,为公共管理等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的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主要对相关专业评论,文化教育类的订阅号感兴趣;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则对关注社会舆情、地方文化类的订阅号更感兴趣。公务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这些种类各异,内容丰富鲜活的订阅号。

二、微信订阅号对公务员产生的影响

不同的选择会把人引向截然相反的方向,不同微信订阅号在满足公务员需求的同时,也会对其自身素质,个人道德水平,精神境界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一)优质的订阅号使公务员个人素养提升

“有深度、有温度、有亮度”,这“三有”是对于一个优质的订阅号的完整概括:内容底蕴的深度,体察世情时情民情的温度,题材表现的亮度,三者缺一不可。优质的微信订阅号不仅是丰富生活色彩的调色盘,调节工作压力的减压阀,同时也是增强素质修养的营养液。它围绕工作、娱乐、生活的各个中心,重点推送社会主流思想、要闻,传播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送前沿资讯,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文体艺术领域中的新作品,帮助民众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同时使公务员生活方式得以优化,提升文化品位。优质的订阅号传播文化精髓,弘扬真理,传递真善美,不仅有助于凝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对加强公务员的个人修养也有积极作用。推送文章中丰富鲜活的内容、优美生动的文字、观后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会让公务员在愉悦的心境中实现养心、养性,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感受精彩人生。

(二)低效、泛滥的订阅号使公务员精力分散

当前大多数的微信订阅号注重科学设计,完善经营,在内容、质量上都是有保障的,然而部分微信订阅号的推送内容存在着明显问题。

1.以标题吸引受众,内容乏善可陈。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也被称之为“注意力经济时代”。所谓的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公众关注的订阅号数量繁多,而每次刷屏时间也许仅几秒钟,如何在这短短几秒内引起受众的注意呢?“标题党”就应运而生了。订阅号经营者故意用较为耸动、夸张的文章标题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提高文章点击率。这其中有的是标题和文章内容有一定关联,标题通过放大文中某一个点来吸引公众,有的则是完全题不对文,公务员每天花费时间、精力在这些内容上,根本得不到有效的信息。

2.内容定位不明,目标性弱。许多经营者使用微信公众订阅号只是为了扩展信息渠道,并没有对自己的订阅号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定位,也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妥善经营。许多推送内容都是转载他人的文章,看到感兴趣的,可能引起受众关注的文章就拿来作为推送内容,这样质量参差不齐,或者是经常推送与订阅号无关信息的公众号,使公务员在阅览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主题,从而使得获取的信息分散,缺乏前后逻辑联系,信息拓展效率低。

3.宣传广告多,占据大量版面内容。微信订阅号是经营者(企业)与公众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是与受众保持良好关系的渠道。许多经营者推送的内容多是自己产品的信息,广告、宣传语等等,例如关注一个汽车品牌的订阅号,其需求是获取一款汽车的详细数据,周边信息,而订阅号每天提供的,都是宣传广告,公务员在订阅之后得不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于是很快就取消关注该订阅号了。

三、合理选择微信订阅号,提升党员干部个人修养

公务员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党和国家各级机关部门担任职务,他们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务员使用微信订阅号作为日常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面的渠道,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微信订阅号便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以下几项措施并举,帮助公务员培养健康情趣,提升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

(一)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能力

公务员在选择微信订阅号时,首先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关注以推送马列主义经典、中国文化精髓、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订阅号,准确把握时代主流价值观念。其次,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应当对于推送时政、党建要闻,重要言论,党和政府工作部署,重要文件解读,社会热点问题评析等有助于了解社会民情,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订阅号予以重点关注。另外,公务员还应注重学养提升,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不断拓宽知识面,对文学、历史、经济、管理、科技、社会等各方面常识型、学术型订阅号进行关注。

(二)择善而取,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偏听偏信”

微信订阅号种类、数量繁多,选择科学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强的来关注很重要。“共产党员微信”是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微信关注平台。它设有党建要闻、先进典型、创新视点、特色栏目四个一级菜单,分设党性党风、重要言论、今日关注、群众路线、干部人才、基层党建、党务百科、党员先锋、国学经典等若干子栏目,为受众传递权威声音,多关注这样的订阅号,可以使公务员理想信念更坚定,思维更活跃,精神世界更丰富。

相反,对于一些低质量的微信号要更加慎重,尽量少关注,避免被一些不良,庸俗的思想所影响,对于发布的伪科学文章要予以批判,不实、反社会言论更要及时举报。

(三)情趣高雅,陶冶性情操守,充实平凡人生

工作之余,党员干部要多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坚持健康的娱乐方式,保持身心愉悦。关注微信订阅号时,也可以多留意例如体育锻炼,琴棋书画,阅读旅行,种花养鸟,家居生活等方面,例如,影画志、漫旅生活、运动者联盟、文心画坊、藏花阁论坛等,这些都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不仅能够缓解日常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可以增长知识,让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从而使公务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综合提升,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注释:

①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对比研究[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316/c150615-26701346.html,2015,(3).

②微信平台首份数据调查报告[EB/OL].http://tech.qq.com/a/20150127/018482.htm#p=26,2015,(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EB/OL].http://www.sh.xinhuanet.com/2015-11/03/c_13

4779743.htm/2015,(11).

[2]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对比研究[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316/c150615-26701346.html,2015,(3).

[3]微信平台首份数据调查报告[EB/OL].http://tech.qq.com/a/20150127/018482.htm#p=26,2015,(1).

[4]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5).

[5]朱友红.刍议政务微信的功能与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6]郭泽德.政务微信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以上海发布为例[J].电子政务,2014,(4).

[7]朱瑜.微信公众平台的危机与挑战[J].中国科技信息,2014,(16).

[8]楼旭东,刘萍.虚假新闻与微博公信危机[J].网络传播,2011,(3).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公务员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篮球公务员
微信
主要内容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