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振兴发展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2016-05-04张启元

共产党员·上 2016年3期
关键词:辽宁体制机制

张启元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在2015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要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不断深化,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必须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必须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当前辽宁的振兴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原有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倒逼我们必须放弃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这是解决辽宁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解决辽宁的问题同样需要改革创新。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的突破,只有改革才能破除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当前改革所面临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改革,努力把改革创新推向前进。不能把改革创新当成口号,坐等观望,那样就会坐失机遇。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制定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在分析清楚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必须强化市场观念,完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攻坚一直是辽宁改革振兴的重中之重。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十年振兴,辽宁已经向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但我们必须看到,辽宁在许多重要领域的改革推进速度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一些思想观念的障碍使得体制机制改革难以协调推进。辽宁经济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大多是因为体制机制弊端的阻碍和束缚,有很多深层次问题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还未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重政府、轻市场,重审批、轻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亟须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市场观念、创新意识、法治意识、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培育市场内在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简政要简到位,放权要放到底,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要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必须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辽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在工业长期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集聚和积累着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比例失调问题。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另一个突出因素是结构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全省产业结构偏重。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虽然结构调整一直作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结构调整也一直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本的转变,结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增量中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存量中升级换代进展不快,整体竞争力还不强。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投资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始终伴随着增长粗放、结构不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没有形成投资、消费和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要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要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适度扩大需求结构的同时,继续保持有效投资力度,提高有效供给水平。抓住结构调整的机遇,抓好去产能、去库存,优化存量。要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供有效的供给能力,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营造便利安心放心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三、必须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积极培养发展新动能。创新创业不足,也是制约辽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当前,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哪个地方能够引领创新创业的大潮,谁下好了创新创业的“先手棋”,谁就能占得发展的先机,赢得发展优势。在这方面,上海等地都在试图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华丽转身,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此相比,辽宁就显得以创新创业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创新发展乏力。创新不足、创业不兴是辽宁经济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辽宁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等外延扩大生产的方式,忽视创新能力的培育。支持创新创业的资本市场体系亟待完善,创新创业与金融的结合不够紧密,传统要素驱动的观念和体制还未根本扭转。全社会尊重创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缺乏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造成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是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存在问题,没有充分焕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潜能,限制了社会活力的释放。

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把鼓励支持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七个创新”,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真正让创新成为辽宁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

要健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投入体系,形成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要优化财政对创新创业的投入机制,着力放大财政资金筹措渠道,通过政策引导、发展风险投资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要优化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制定创新创业的鼓励和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使之成为持续推动全面振兴的动力源泉。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要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与促进创业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良好环境。要研究制定各项扶持优惠政策,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形成一套全链条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体系。要通过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让人们对投资创业有信心、参与创新有奔头。要加大公平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的力度,打击一切假冒伪劣、侵权盗版、剽窃造假等行为。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反对行业垄断、技术垄断、行政垄断等限制竞争和打压创新的行为,形成全社会的正向激励机制。

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业创新愿望得到鼓励、行动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创业创新光荣的鲜明导向。

(作者单位:辽宁省委讲师团)

本栏编辑/白华鲜

猜你喜欢

辽宁体制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读辽宁 爱辽宁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皮革机制
辽宁出版集团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