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潇洒到尽头

2016-05-04岸石

共产党员·上 2016年3期
关键词:松原松原市蓝军

岸石

多年前,一首《潇洒走一回》唱遍大江南北,引发无数人共鸣。但作为官员,过于追求潇洒而不是将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记在心间时,就容易出问题。蓝军的结局便是例证。

腐败的官员论起来实质是相同的,违纪违法,腐化堕落;而每个人的犯罪事实又各有特点,是独特的“这一个”。最近被绳之以法、提起公诉的吉林省松原市委原书记蓝军,就是一个有点个性的贪官。

蓝军生于1953年,当官起步早,踏上仕途后一路升迁。曾任共青团吉林市委书记,吉林市龙潭区委书记,吉林市电视台台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局长。2003年4月调任松原市长,3年后升任松原市委书记,到2011年5月离任,蓝军在松原市先后担任党政主要领导8年多。蓝军离开松原后,到省直机关任职,落马前担任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落马的原因和这个职务关系不大,而是在松原的腐败案发。概括蓝军堕落为贪官的个性,潇洒可作为关键词。这不仅因为蓝军当过演员,喜欢唱歌,长期的工作生活经历一路潇洒一路歌;还因为蓝军曾为自己的政绩和才干相当自豪,施政风格常显潇洒从容。如果他的潇洒止于这些,倒也不算大问题,然而蓝军的潇洒失却了法纪的约束,背离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品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损公肥私,默许、纵容亲属谋取非法利益;滥用手中权力,大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卖官鬻爵。在党的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环境下,蓝军仍我行我素,不收敛、不收手,情节严重。就这样,他潇洒着走向堕落,最终到了身败名裂的地步!

顺境纵容潇洒

蓝军曾经是吉林省颇为年轻的县(区)委书记和厅级领导干部。2003年,蓝军从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任上调任松原市长。初到松原的几年,蓝军还真有点工作激情,经常挂念着松原的发展。只要不出差,每天早晨天刚亮,他就带人去一线晨检,发现问题现场拍板解决。当了几年松原市长,时逢全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松原市抓住机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市建设都突飞猛进。2006年,蓝军担任了松原市委书记,俨然成了松原发展的功臣,鲜花和掌声更多了。“暖风熏人醉”,蓝军经常陷入自我陶醉之中。2009年9月,蓝军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习期间,作为学员代表到复旦大学演讲。他大言不惭地自诩:“松原人民已经把蓝军当成了符号……最遗憾的是我到松原去晚了!”

当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工作有点政绩当然可贵,但也不必对自己的能力、贡献估计太高。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有点素质和能力理所当然,没有理由把自己当成凤毛麟角的英雄。一项职务其实具备任职条件的人有很多,没有几个岗位是非某个人莫属的。蓝军当了几年松原市党政主要领导,履行职责做了点事情,竟然膨胀到忘乎所以,看来他的权力观出了问题。他把权力当做个人追名逐利的工具,为名利用权的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些政绩,和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目标有所交集,但这样的一致毕竟有限,有根本利害冲突时还是会分道扬镳。蓝军在铁窗之内为自己的腐败忏悔:“在成绩面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骄傲自负更加膨胀,人也变得更加主观、更自以为是。愿意听表扬话、奉承话,听不进批评话、反对话,民主作风更加缺乏,接受监督约束的意识更加薄弱。”这些话触及到了他走向腐败的思想根源:对权力缺乏敬畏,用权心无所戒,追名逐利肆无忌惮。普通百姓行为潇洒不羁,只要不出大格,也许无人计较,但出格出位,就会受到限制、约束和纠正。官员有一呼百应的权势,经常面对别有用心的人的“围猎”,纵容自己,违法违纪就如推石下山,一去难返。蓝军的教训发人深省:领导干部责任重于泰山,肩负党和人民的信赖,履职尽责,就不能那么潇洒,而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官当得太潇洒,可能就要出事了!

捞钱顺手拈来

调任松原市后,蓝军的门厅逐渐“热闹”起来,尤其是节日前后,来客络绎不绝,大都带着各种礼品、礼金。蓝军自己回顾了面对贿赂的心态:“礼是人情往来,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国情,谁都改变不了。现今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你拒绝会让人觉得你不近人情,不懂人情世故,是假清高、假正经。既然世风如此,不好拒绝,莫不如顺水推舟收下,免得大家难受,彼此尴尬。”蓝军当时这样想,明明是放纵自己。这是无奈呢,还是潇洒不羁?说到底还是贪心膨胀,找点理由自欺欺人罢了。啥叫人情往来,啥叫行贿受贿,蓝军这样经历的人难道不清楚?把自己受贿的原因往社会风气上推托,纯属强词夺理。

到松原市工作不久,蓝军父亲去世,当地一些人知道后,专程赶到他家,送上“慰问金”。蓝军虽觉不妥,但碍于情面就收下了。这就开了一个坏头,人们认识到这位市长有点资历和才干的同时,知道他收礼也是挺痛快的。于是送礼的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到了2004年春节,蓝军在松原市工作还不到一年,就门庭若市,“拜年”的人熙熙攘攘。蓝军收礼从有点拘谨很快发展到潇洒自如。送礼的人谄媚地送上红包,蓝军接过扔进写字台抽屉,显得既有“大人”的尊严,又有对下属的体恤。他把这些钱看成是自己身居要职就该得到的:“姑且也算对自己这么多年辛苦工作的一种酬劳吧!”

大权在握的人可以收钱办事,蓝军的下属和搭上关系的“朋友”们逐渐摸清了他的“底细”,权钱交易愈来愈露骨。从送礼时遮遮掩掩、迟迟疑疑不知如何开口,升级到明明白白地递上钱,提出请托事项。有的人担心找蓝军办事的人太多,蓝军记混了、忘记了,干脆把姓名、银行卡密码、要办的事项等标注在信封上,如同一个“买卖协议”,放下转身就走。

蓝军收钱越来越无所顾忌,数额越来越大。2009年8月,蓝军带队到西藏看望援藏干部,援藏干部马某为了回松原市谋个好职位,在拉萨送给他一张存有50万元的银行卡。蓝军仔细掂量,觉得他是援藏干部,顺水推舟就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稍作客气就接了过来。如愿以偿后,马某又送给蓝军一张豹皮和一张银行卡。

松原市建设局原局长张某违规中午喝酒,在向上级检查组汇报工作的会议上,他来了一通离题万里的“酒话”,还借着酒劲儿与检查组干部发生口角。上级检查组要求必须追究其责任,可在蓝军的庇护下,张某仅受到了轻微处理。为了感谢蓝军出手相救,张某送上10万元,蓝军顺手就收下了。

调离松原市后,蓝军还拥有着在松原权钱交易的期权。松原市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和蓝军熟络,蓝军曾对他“关照”有加。在长春一起吃饭,他恭维蓝军:“您在松原8年,付出那么多,贡献那么大,有空常回松原看看吧。”蓝军抓住了话题:“你让我怎么回去啊,我在松原连个住处都没有!”这位开发商心领神会,马上提出要送蓝军一套住房。2013年,承诺兑现,蓝军真的得到一套住房,价值190多万元。

“自己犯错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放松。”蓝军在忏悔书里说,他从最初的碍于情面收,到偷偷摸摸收,到心安理得收,直到习以为常,根本不把纪律和法律放在眼里。

靠什么活得潇洒

蓝军总觉得自己在松原市辛苦8年,抛家舍业,起早贪黑。因严重违法违纪被查处时,他还觉得很委屈。在铁窗内忏悔,也有弦外之音,反复说着自己的贡献。其实蓝军在松原市的工作生活,并不像他自我标榜的那样辛辛苦苦、兢兢业业,还有奢侈享乐、沽名钓誉的一面,称得上是很会享受呢!

蓝军当过演员,喜欢唱歌,不仅频繁出入松原市各家高档歌厅,到外地出差,也常常走到哪里,“歌声飘到哪里”。他的“雅好”,成了投其所好者的绝佳机会。有一次他上北京开会,竟然有人登上火车,“陪唱”到了北京!

2009年下半年,一个开发商用公款为蓝军购买了一辆售价115万元的越野车,作为蓝军的公务用车。蓝军调离松原市后,将这辆车带回长春归自己及儿子使用,截至案发,此车发生的维修费、保养费、燃油费等均由公款支付。

蓝军离开松原市时,市委广场曾出现“千人送蓝书记”的场面,一群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的干部,手拉着横幅——“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此情景传播到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就有人质疑此举是炒作,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闹剧。这场面明显有导演的成分,虽说导演者未必是蓝军本人,但蓝军肯定是喜好的。可他当时怎么不想想,自己这些年在松原市的违法违纪行径,怎么配得上这些赞颂呢?

本栏编辑/厉飞

猜你喜欢

松原松原市蓝军
你不懂“蓝军”
来自大海的电话
来自大海的电话
CBRC Strengthened Regulations on Shareholders of Commercial Bank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新蓝军,新气象
绑架不是祸
曹凤岐: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松原
绑架不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