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风水学对古代造园的影响——以四川阆中风水与园林的相关性分析为例

2016-04-28杨在君

四川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风水学造景审美

余 燕, 杨在君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论风水学对古代造园的影响
——以四川阆中风水与园林的相关性分析为例

余燕, 杨在君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摘要】文章通过对阆中传统风水和古典园林在相地、审美、造景等方面的相关性比较分析,诠释了风水思想对古代造园的选址理论和营造手法的影响,其中许多富含科学与美学原理的理论原则对于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风水学;园林;相地;审美;造景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城镇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良好居住环境和带来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日臻完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风水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汲取融会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方面的智慧,蕴涵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美学观、哲学观,最终形成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并与营造学、造园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理论的宗旨在于谨慎周密的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1]。

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然而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1风水的相地原则与园林的选址要求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并深得其精要。《阳宅全书》所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重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寻求“风景吉秀之地”,“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尚书方氏族谱》)。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相地篇》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2]”

由此可见,园林选址应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阳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由于深受风水思想的影响,文中“卜筑”、“相地”等词语便直接沿用了风水术语。同时,园林选址的意向也清晰地显示了风水的美学情趣:“他们首先追求的是空气新鲜、朝向良好、土壤肥沃;浅岗长阜、平坂深壑、澄湖急湍,都要搭配得好,设计师希望北面有一座山可以挡风;夏季招来凉意;有泉脉下注,天际远景有个悦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线。”

在传统观念里,风水事关一方的气运、财运、文运,因此风水理论更多的影响了阆中的衙署园林、学宫书院园林和水口园林的选址。在古代城市建筑中,官府衙署作为一方行政中心,地理位置至关重要,风水论此,则有“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于阆中,自唐宋以来,历代刺史署、知府署等就相沿不辍地建置在阆中城内西大街张桓侯祠西的高地上。风水“形式宗”非常注重环境景观的复涣胜境、昌及人文,讲究自然山水形势的考察和选择,这与我国传统园林的选址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阆中的府署建置在遵循风水大原则前提之下,也十分注重环境选择。如明代知府潘良贵《风凰楼碑记》中记述府署因踞城中的凤凰山,“自蟠龙来,婉蜒隐隐五六里许,突然嶙峋,状肖飞凤,苍翠窃宪,如屏如几,气最雄固。建置者于斯揽结,卓有深意焉”。阆中学宫一再重修、增建及至迁址,颇费苦心,可谓孜孜以求,最后“阆苑学宫,枕大江,依名岩,形势佳胜,规模宏敞,昔称巨观”。不仅可于斯地一揽阆中风水之美,悦情怡性,激励文思,而且建筑观瞻的审美,也予人以陶冶精神情操的教化作用。阆中滕王阁旧称滕王亭子,为唐高宗李渊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所建,俗称“滕王阁”。滕王阁选址于阆中北面之玉台山南麓,三面环翠,一江西流。值得一提的是,嘉陵江水自西北而来,奔东南而去,在此弯寰潆绕,夹江两岸山势对峙,山峦起伏,犬牙交错,形成风水堪舆中的上水口,亦即阆中之天门。此处“晴峦耸秀”,“秀色可餐”,“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颇有“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之感,乃构园之风水宝地,建于此处的园林称为水口园林(图1、图2)。唐代风水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滕王定是深谙风水思想,将其别苑选址于阆中风水之天门处已在意料之中。

图1 滕王阁平面

图2 滕王阁之夺景亭处的水口景观

2风水的审美倾向与园林的意境追求

我国古代以曲为美的审美取向不独见于书家、画家,更见之于堪舆家和造园家,这表现为古代风水理论和传统园林艺术均追求曲意,在一曲一藏之间,营造“屈曲生动、幽曲有情”的环境意境。

古代风水讲求龙、砂、水的“屈曲有情”。“屈曲生动”也是堪舆家寻找龙脉的主要依据:“观龙以势,察穴以情。势者,神之显也;形者,情之著也。非势无以见龙之神,非形无以察穴之情。故祖宗要有耸拔之势,落脉要有降下之势,出身要有屏障之势,过峡要有顿跌之势,行度要有起伏曲折之势,转身要有后撑前趋之势。或踊跃奔腾,若马之驰,或层级平铺,若水之波。[3]”风水中之所以用“龙”来称呼山脉,欲取其仪态万方、曲折起伏、生动传神、富有生气之意。这一原则同样体现在“察砂”、“观水”中。“夫四兽者……玄武垂头……朱雀翔舞……贴身左右二砂……以其护卫穴区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顺……大要于穴有情,于主不欺,斯尽拱卫之道也。[4]”“自然水法君切记,无非屈曲有情来。来不欲冲去不直,横不欲返斜不息……水法不拘来与去,但要屈曲去复回。三回五度转顾穴,悠悠眷恋不忍别。[5]”

中国古典园林讲求“意境”的蕴涵,追求一种曲径通幽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强调一个“幽”字,而“幽”则又是通过“曲”来实现的。 “曲径通幽”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意境,也是其典型的美学特征——讲究曲“形”,更贵曲“意”。古典园林构筑中的山径、池水、堤岸、蹊桥、修廊、花木之曲形,以及道路、空间的组织和建筑、景点之楹联匾额题名等赋予的曲意,无不是萌生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境的源泉。

风水察形观势强调山环水抱,“屈曲有情”,最忌一泻千里,“直去无收”;园林营造讲求“亏蔽”、“遮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忌直来直去,一览无余,二者有着明显的共性。阆中的水口园林利用山水隔障,因循水势的蜿蜒曲折,水口山的犬牙交错,将园林置于障景、隔景之后,使人们经过层层隔障、道道关口来到园林,顿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其他园林则利用建筑、小品、林木、山石等作为障景手段。巴巴寺位于阆中市城北蟠龙山南麓,巧借地势,就冈建寺,依势而曲,随形而弯,林中有寺,寺中有园。一般的寺观园林由于受到宗教活动和目的的影响,布局严整,气氛神秘。巴巴寺虽然也有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并不直接表现过多的宗教意味和祭祀氛围,而是更多地追求环境的清幽雅致和畅情抒怀。入寺前奏为一片墓林,遍植香樟,道路蜿蜒,林木夹道,寺院则掩隐于修竹茂林之中。寺内照壁隔障,松柏苍劲,幽篁弄影;林荫之下,重檐隐现,宝顶冲霄,体现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园林意境和 “清真圣地”的宗教主题(图3、图4)。

图3 巴巴寺平面

图4 巴巴寺景观

3风水景观与造园造景

古代风水不仅在思想理论上深刻影响了古典园林的营造,而且风水格局中的种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常常成为园林构景(障景、借景、对景、点景等)的对象或要素,参与到园林组景中去。此外风水学关于寻龙脉、重朝案、察砂观水、定方位的理论观点对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也有着十分宝贵的指导意义。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理想风水格局表现为“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临水环抱多情,前有朝案呼应相随,南向面立富贵大吉”[6]。 就阆中具体而言即为:背负龙脉蟠龙为屏,剑门大巴秀色可餐;正面嘉陵环抱多情,前有锦屏呼应相随;天心十道穴位均衡,南向面立富贵大吉。阆中“城后倚蟠龙山,前照锦屏山,并本着风水穴法中山向选择最重朝案”,“必以近案有情为主”的意象而规划。“蟠龙山,为阆城之镇山也,在县治北三里,蜿蜒磅礴,横阔十余里,西至西岩,东至东岩,皆其旁支”[7]。在地理格局上,蟠龙山系形成城市北部层次深远而雄伟高大的天然屏障,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北可阻挡冷风寒流,南可迎纳阳光季风,形成古城良好的局部小气候。在景观构成上,蟠龙山系的主山、少祖山、祖山是城市、园林的背景和衬托,气势磅礴,景象深远。“阆之为治,蟠龙障其后。锦屏列其前。锦屏适当江水停蓄处,而城之正南亦适当江水弯环处……”[7]。锦屏山系在风水格局中是古城南面的案山、朝山,于园林造景而言则是绝佳的借景和对景,“坐堂中,望隔江诸山,如似都与山平列”;阆中“东枕巴山之余脉,西倚剑门之臂腕”,左辅右弼,“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8]。镇山、朝山、案山,以及左右砂山,构成重峦叠嶂的立体空间格局,丰富了城市与园林景观空间的层次感、纵深感和距离感,创造出“平远、深远、高远”的风景意境。

《水龙经》曰:“水积如山脉之住……水环流则气脉凝集……后有河兜,荣华之宅;前逢池沼,富贵之家。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水口地带强调去水九曲回肠,环顾有情,符合园林追求的幽曲有情的山水环境。因此阆中风水格局的上水口(东山园林)和下水口(滕王阁)都是园林择址之首选,藉此天然造化建构成风景优美意境深远的水口园林。其他园林按照风水理论中穴前“金城环抱、环顾有情”的思想,常以河流、溪水、湖泊、池塘等为前景,形成平远开阔的视野和波光水影映青山,渔舟灯火倒观星的生动景象。

根据风水理论,常于水口山上建风水塔,水上建风水桥,水边建镇水寺等建筑物,用以扼住关口,留住财气;并且还在水口地带兴建文笔塔、奎星楼等建筑,辅以亭、台、堤、桥、树等,以兴文运。阆中就有诸多此类风水建筑,如城南东山白塔(图5)、南津关,城中华光楼(图6)、火神楼,城北玉台山望水寺、滕王阁等。这些受风水思想影响而建造的风水建筑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而且参与到园林景观序列的组织中去,充分发挥了借景、对景、点景和观景的作用,成为阆中园林不可或缺的景观组成部分。

图5 东山白塔

图6 华光楼

水口地带常常广植林木,形成大片水口林,有利于赔补龙脉砂山,并起到挡风聚气的功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培植水口林不仅可以保持水土,维护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而且丰富了水口地带的景观,形成鸟语花香、林木荫翳的林间风景。风水理论关于植物栽植的理论原则对园林植物配置同样有着可贵的指导意义,如“乡居宅基以树木为毛衣,盖广陌局散,非林障不足以护生机;溪谷风重,非林障不足以御寒。故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乏。大栗林大兴,小架林小兴,若不栽树木如人无衣,鸟无毛,裸身露体,其保温暖者安能在欤……惟其草茂木繁则生气旺盛。护祥地脉,斯为富贵坦局”。[9]“于(村落)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合”[10],强调园林树木种植配置要适当,不要过稀和过密。

4结束语

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的评价和研究多是从诗、书、画的角度加以论说,而很少向风水理论取经,以至于不能全面解释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重新审视风水与园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阆中传统风水和古典园林的相关性比较分析,诠释了风水思想对古代造园的选址理论和营造手法的影响和指导,其中许多富含科学与美学原理的理论原则对于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也可得出,风水学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关于环境科学的学问,古代遗留下来的风水环境格局、思想理念以及技术方法更需要我们去保护、继承和发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龙彬. 风水与城市营建[M]. 2版.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2005.

[2] (明)计成. 园冶[M].赵农,注释.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3]孟浩.形势辨[M]//中国风水.

[4](明)缪希雍.藏经翼·四兽砂水篇[M]//中国风水古今图书集成第670卷.

[5]水龙经·自然水法[M]//中国风水.古今图书集成第671卷.

[6] 陆元鼎, 杨谷生. 中国民居建筑[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7]阆中县志编修委员会. 阆中县志[M]. 1982.

[8]李小波, 文绍琼. 四川阆中风水意象解构及其规划意义[J]. 规划师, 2005, 21 (8): 84-87.

[9](清)宅谱尔言·向阳宅树木[M].

[10](清)林枚. 阳宅会心集·种树说[M].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TU-023

[作者简介]余燕(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史与园林艺术。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科联“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471610,项目名称:阆中风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定稿日期]2015-07-09

猜你喜欢

风水学造景审美
风水学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特点、策略与发展趋势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传统风水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自然的装饰艺术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现代家居风水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