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科学城威创创新园——坐落在科学城的一颗明珠

2016-04-28程叶志

四川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设计手法工业园设计理念

程叶志, 方 玲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40060; 2.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510450)



广州科学城威创创新园
——坐落在科学城的一颗明珠

程叶志1, 方玲2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40060; 2.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510450)

【摘要】通过对威创创新园的设计和研究,探索创新工业园的群体设计理念,以及平、立面等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工业园;群体;设计理念;设计手法

广州科学城威创创新园为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及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

1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萝岗区广州科学城KXC-E2-2地块。北面为科翔路,东面为科珠路,西面有现状河涌(乌涌支流)。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6×104m2,用地性质为一类工业用地(M1),建筑面积约为11×104m2。地下1层,地上裙楼2层,塔楼4栋(14F/8F/8F/7F),四栋塔楼在裙楼屋顶(3层)用统一标高(9.30 m)景观平台相连(图1、图2)。

图1 威创创新园总平面

图2 威创创新园鸟瞰园

2方案设计特点

2.1基地分析

本项目建设选址为一个“梯形”的不规则建筑用地中。在总平面规划中,设计一个巨构的正方形为主要外轮廓平面,四栋建筑物占据正方形四角布置。巨构正方形与不规则用地形成一个强烈的“图+底”关系,并在平面构成中占据主导位置。

2.2总平面规划

通过平面构图主次关系对比,规整空间与灵活空间穿插组合,在总体规划中突出科技研发的开发性、技术交流的互动性。

2.3彰显现代“研发+制造”的产业形象特点

建筑整体设计旨在显示威创公司开放、大气和人性化特点,目标是通过建筑造型外观看企业形象指导作用。通过建筑空间营造和园林景观的设计,整合及提升企业文化及其理念,加强企业员工的交流和凝聚力。

2.4群体布局特点

通过外轮廓为正方形裙楼屋顶绿化平台来实现矩形正方形总平面规划理念,从而形成建筑单体。正方形屋顶绿化平面下部裙楼通过外圈和内圈环绕的柱廊将四栋不同功能的独立建筑单体进行组织(图3~图5)。

图3 威创创新园沿科珠路景观

图4 1#楼南立面

图5 1#楼西立面

2.5设计模数化

2.5.1平面模数化

首层平面竖向布置先确定1#主楼0.000标高、裙楼屋顶标高与城市建设高程对应关系,其他单体建筑根据与1#主楼和屋顶标高关系,自上而下推算各自首层地坪标高。建设场地高差通过525 mm模为基本标高单位进行分级消化。

建筑平面采用8 400 mm的经济柱跨,建筑主要层高采用4 200 mm的高度。故平面房间、立面幕墙、结构梁柱、室内设计均能细化为525 mm基本模数相关的尺寸。

2.5.2立面模数化

建筑立面采用统一语言,建筑形式看上去很“随意”,实际上存在模数化的衍生发展,按照虚实比例2∶1,上下两个虚实单位连通,在人视线高度范围内为虚面,层间结构梁位置和暗转角位置为实面的原则设计立面虚实关系。

2.5.3剖面模数化

在剖面上,层高采用1/2基本轴网尺寸4 200 mm。基本轴网尺寸的1/4及1/8为剖面上每一个玻璃单元的长宽:2100×1050 mm。

建筑方案在规划及建筑构思的基础上,对地块条件和功能做出积极响应。建筑整体设计旨在显示公司的开放、大气和人性化特点,目标是通过建筑外观起企业形象主导作用,通过建筑空间和园林景观,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交流(图6~图8)。

图6 1#楼及屋顶平台

图7 1#、4#楼回廊

图8 错落的中心庭院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TU-85

[作者简介]程叶志(1983~),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方玲(1985~),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4KQNCX235)

[定稿日期]2015-08-10

猜你喜欢

设计手法工业园设计理念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浅析新中式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应用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投资建设海外工业园的前期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