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与共生——以万州万达广场购物中心设计为例

2016-04-28李雄伟

四川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传统文化

李雄伟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延续与共生
——以万州万达广场购物中心设计为例

李雄伟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城市历史生命的延续意味着城市空间发展的不断完善。为了达到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延续及与地域特性的共生。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塑造。

【关键词】传统文化;历史回忆;商业空间

1项目背景与概况

1.1项目背景

万州区属重庆市,濒临长江三峡,扼川江咽喉,有“川东门户”之称,是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和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万州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名 ,“帆樯栉比,百货鳞集”而兴,是一座富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独特的地域特色,使其兼具山城之美和江城之秀的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特征鲜明的巴楚文化、三峡文化、码头文化、外来文化等都在万州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26年杨森任万州市长后更是“仿欧美各国,移风易俗”,委任留日学生任海暹为工程师,在老城的基础上修建新城,新建街道两旁建筑均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为主流。而位于万州滨江地段沿线的四方井街区建筑群以其矗立街头的西式洋房和石板小巷里幽静的四合院,集中代表了万州自开埠以来西式建筑本土化的建筑特征,体现出的地域性、时代性、民俗性、人文性特征非常鲜明,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如老万县的“吊脚楼”、 “港码头”、“碑钟楼”等(图1)。

图1 万州碑钟楼

随着万州近年城市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对旧城建设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旧城的传统文化品质重新得到关注。而旧城空间所承载的现代生活不断对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就城市空间而言,一方面需要延续、保护和发挥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回应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的要求。

1.2项目概况

万州万达广场建设用地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滨江路历史保护区(原三元街、鞍子坝、四方井片区),毗邻万州港客运中心,曾一度是历史上商贾云集的繁华集市。

地块呈不规则的三边形,三边环路,依山傍水。万达广场集合了山地、滨江、商圈和人文的多重资源,是万州重点城市形象工程。项目用地面积约5.5 hm2,总建筑面积近18×104m2。基地东面正对长江,东南侧即为万州客运码头,可饱览“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美景,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2设计理念与方案构思

2.1规划设计理念

2.1.1延续与共生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是万州的特征,水是万州的命脉,二者均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源泉。如何充分处理好山地竖向,利用好滨水资源,延续独特的山水地域文化,是设计思考的首要因素之一。

山地建筑属于建筑形态的一种,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强调对原有地形的共生,可以有意识的建立起建筑与环境在肌理质地上的联系。针对地形高差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构筑手段,就构成了现代山地建筑创作新的地域特性。

城市滨水区向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段,泛指毗邻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等地段,即在城市中的水路接壤区域,受水域界面的影响,大都呈带状分布且有一定的纵深。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和生活相结合的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具有自然、开放、生态、宜居、活跃、业态丰富、功能复杂、空间多样等特征。

为了达到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延续及与地域特性的共生,设计过程中深入分析山地、临江的空间模式,借鉴码头文化和商贸历史,从现代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力求塑造一个“包含传统文化、历史记忆与现代商业空间的结合体”,建筑外观借鉴万州近代“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糅合现代时尚风格,并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打造一个充满传统历史元素和现代城市气息的商业室内外空间。与万州这座风光秀丽的山水历史名城取得呼应与共生(图2)。

图2 万州万达广场沿江夜景

2.1.2“繁华集市”的重构

万州自古以来就是渝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距重庆主城和湖北宜昌200 km以上,是200 km半径范围内唯一超过5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将来的万州将成为渝东北地区的核心区。同时,渝东北地区有上千万库区人口,消费潜力可见一斑。而万州中心商圈高笋塘商业区上百亿元的消费额,更凸显万州强大的购买力,曾一度出现单个百货店年销售收入16×108元的奇迹。然而,旺盛的消费力的背后,是万州商圈捉襟见肘的硬件、软件欠缺。高笋塘商业区没有真正意义的购物中心,没有纯粹的步行街,更没有领衔风尚的商业核心。很多时尚大牌苦于找不到门店而与万州失之交臂。万州商业升级迫在眉睫。

万州万达广场,这是迄今为止万州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城市综合项目。规划设计引入“第三代商业模式”这一理念,这与近年来的第三次商业浪潮密切相关,这次商业浪潮带来了中国商业的重大变革,即国际化、连锁化、专业化。

在商业市场的定位上,万州万达广场是以构筑“城市区域商业中心”为目标。“连锁超市”、“百货商场”、“精品市场”和“餐饮娱乐”等是构成该项目的主体业态。

“室外商业步行街”则是方案细化出的产物。其“集群效应”将会在规模和人气上取得超凡的商气。因此,在本项目中引入“室外商业步行街”,很快就会以全新的模式吸引众多的商家和消费者。

在项目总体布置(图3)和商业各业态的功能规划上,设计结合地形现状及周边环境,在满足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地块用地强度的要求下,充分考虑裙房各个业态的商业价值及潜力, 建筑尽量展开以争取各个业态均有较好的外部商业面宽。各个业态均临城市道路,有相对独立的区划及外部商业集散休闲广场和出入口。通过商业步行街有机联系,景观设计以简洁明快的风格,巧妙利用广场景观将城市与商住综合体融合,大气、宽阔的开合空间,进退自如;多层生活空间架构,让每一个普通人在繁忙之后细细品味闲暇的快乐;精巧的绿茵点缀,为时尚生活平添了几分温馨。而这一切以方便的垂直和水平交通为依托,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图4)。

图3 万州万达广场鸟瞰图

图4 万州万达广场底层平面图

2.1.2.1集中式购物中心

项目由负1层和地上5层组成。其中负1层为超市。建筑平面以由北到南的一条室内商业街分为东西两部分,商业街两侧为万达持有型商业铺面,其余为百货和其他业态,采用大空间商业的处理方式。4层以上为万达影城,由9座电影厅及影城大堂组成。商业模式形态丰富,在万达持有型商业铺面中也考虑了餐饮等业态(图5)。

图5 万州万达广场室内商业步行街

2.1.2.2室外商业步行街

在城市之中需要的不仅是高楼大厦所构筑的天际线,还需要有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忆。传统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空间场所,对市民有着特别的意义。因此设计通过传承和发展,打造出一条具有民间活力及民俗文化的室外商业步行街。以自然流畅的空间形态,创造一个古朴典雅的自由天地,以“巧”而“精”的手法赋予“传统商铺”新的概念。打造全新的具有巴渝传统韵味的室外步行街商业空间(图6)。

图6 万州万达广场室外商业步行街

2.2城市空间的塑造

2.2.1依山傍水的地域特征

在山地城市中,相对于气候、材料等条件而言,地形高差是山地城市建设一个无法逾越的阻碍,同时也是山地建筑创作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不同坡度、坡向的场地条件及其与周边交通的关系,往往决定了建筑总体的定位和基本形态特征。因此,针对地形高差所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构筑手段,就构成了现代山地建筑创作新的地域特性。

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之后,随着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游憩休闲、娱乐交往的需求不断增大,滨水地区成为理想的公共开放空间。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开始跨河、跨江发展,滨水地区也由城市边缘转变为城市中心。

本项目基地恰好处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城市重要地段,背依丰富多彩的山地城区,面朝宽广的长江水面。设计从认识和保护环境的特征性出发,将地域性作为一个动态的因素渗入到设计的过程与实际成果中(图7)。

图7 万州万达广场购物中心夜景

2.2.2建筑的空间应对策略

为了保持场地原有的山地特征,通过对场地纵横方向剖断面的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建筑景观和功能的需求,确定建筑各功能体的位置、容量以及与场地的结合方式。

万州万达广场将内部的步行主街作为城市半公共开放空间,连接多个室外广场和不同标高的室外步行商业空间,形成完整的城市公共步道系统和停留休息空间,不仅明显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也为自身的商业与餐饮设施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人流,形成独特的解决方式。

正对江面的购物中心建筑造型采用“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力求简洁大方,而又不失标志性。材料采用大面积的石材、浅蓝色镀膜玻璃幕墙、铝合金百页等进行对比协调,使得商业建筑在素雅的外墙色彩中,取得活泼的对比色,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同时对城市空间起到大尺度的呼应和小空间的对比,吸引商业人流的进入(图8)。

图8 万州万达广场购物中心

外廊式商业街是仿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建筑的主体是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这是特定的地域建筑形态,反映了万州特有的经济文化特色。具体手法是通过 “石膏线条”、“特色坡屋顶”、“抹灰装饰外墙”、“门窗拱券”等构成要素,作为单体建筑创作的基本符号,构成整体和谐的空间形态和丰富多彩的建筑细部特征,创出作具有时代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图9)。

图9 万州万达广场外廊式商业街

3结束语

在本工程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山地和滨江资源,以谦逊的姿态让建筑将地域特色、城市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集购物、休闲、人文、娱乐于一体的新商业中心。它古典而时尚,具有不同于其他购物广场的独特魅力。项目于2013年7月开业,大幅提升了万州商业的综合水平,同时还为社会新增万余个就业机会,每年创造上亿元的税收。

(本设计获2014年度重庆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周国锋.万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质的再现[J].建筑设计管理,2011(5).

[2]马艳秋.城市滨水地区商业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2(31).

[3]邓蜀阳,卢峰,陈维予.现代山地建筑的地域创新探讨[J].新建筑, 2007(5) .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TU247

[定稿日期]2015-08-20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传统文化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基于光环境下的新商业空间光氛围研究——概念书店照明设计
硅基互联时代文化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的构建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中对于风水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