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影响及对策

2016-04-27朱憬怡

当代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专用发票营业税

朱憬怡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浅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影响及对策

朱憬怡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2012年起,我国“营改增”实行“分步走”战略,即率先在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开始,然后向邮电通信、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等行业扩展,随着“营改增“的稳步推进,2014年1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已全部被纳入改革范围。本文通过着重把握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在“营改增”前后的税收负担变化,探讨交通运输行业在此次税制改革中体现出的问题及“营改增”对该行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为全面推行“营改增”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和税收结构优化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促进“营改增”的广泛实施。

营改增;交通运输业;税负;对策

一、引言

自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的持续低位运行成为新常态,而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因此,为了更好的配合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的重点旨在深入推进财税改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并以此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我国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成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本文以交通运输企业(含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为例,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探讨“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影响。

二、“营改增”研究背景

“营改增”税收制度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加快了我国税收制度优化,对各行各业有着重要影响。“营改增”通俗地说,就是对原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改征增值税。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尤其以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为代表,以往营业税与增值税并收破坏了增值税完整的抵扣链条,增值税税收中性的积极作用被减弱,造成一部分行业税负加重,不利于各行业公平竞争。基于以上考虑,自2014年1月1日起,国家将铁路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进入“营改增”范围,由原来的3%营业税改征为11%的增值税。

三、“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中小企业税负稳中有降。按照“营改增”政策,交通运输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即可申请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3%。如原征收营业税的某交通运输公司2月营业收入为120万元(含税),其成本费用(外购汽油、物料等)为40万元,“营改增”前,应缴纳的营业税为3.6万元,“营改增”后,应纳增值税为3.495万元,比改革前少缴纳0.105万元,相应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纳税总额也会有所减少,如表1所示。

表1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情况表(单位:万元)

(2)有利于大客户之间开展合作。当某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资格后,客户能从增值税纳税人业务中得到进项税额的抵扣,因此客户的成本减少;与此同时,企业为了转嫁税负压力,必须积极挖掘更多客户资源,尤其加深与大客户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该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因此,从长期来看,产业链上的第二三产业的界限不再分明,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

(3)避免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导致重复征税,具体表现为交通运输业的营业额分工程度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在纳税过程中所承受的高额税负压力大,始终难以快速发展。而增值税的“层层交税,环环抵扣”的特征使得交通运输企业能够从进项销项两端把握,消除了重复征税,对于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不利影响

(1)人工成本的增加,间接增加了应纳增值税的税基,导致行业税负增加。在实施营业税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需缴纳营业税税率为3%,改革后为增值税税率11%。如原征收营业税的某交通运输公司2月营业收入为120万元(含税),其成本费用(外购汽油、物料等)为40万元,“营改增”前,应缴纳的营业税为3.6万元,“营改增”后,企业需承担的增值税税额为120*11%—40*11%=5.092万元。从这个层面看,“营改增”后企业所缴纳的税费反而更多,如表2所示。

表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情况表(单位:万元)

(2)交通运输业企业财务核算不清晰,不明细,“营改增”导致税负增加。部分大中型交通运输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而所购买的大批运输设备等交通工具属于高价值、高使用寿命固定资产,所能抵扣的税额很少;且运输货运量大,往往通过扩大公司经营范围来增加整体经济效益,但出于各方因素考虑不愿实施主辅业分离,即实行货物、运费“一票制”。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例如人工费、道路运行成本、车辆保险费、维修保养费等费用开具相关增值税专用发票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不能明确区分明细账,在缴纳增值税时也就没有相应的抵扣凭据,导致企业税收负担重。

四、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应对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营改增”不仅对企业的应纳税额有着重要影响,还与企业的规划与经营密切相关。交通运输业由于其自身的行业属性限制,“营改增”后对行业税负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一般纳税人,税负会有所上升,易引发纳税人的抵触情绪,挫伤一般纳税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不利于大中型交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则是一大利好消息,因为简易征收办法极大的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负,在短期内有利于小微企业的成长发展。

1、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规划经营活动

“营改增”后,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大中型交通运输企业为了降低税负,必须取得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由此会优先选择在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处进行业务往来,而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至此将导致一般纳税人企业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之间的交易减少,不利于带动全行业的共同发展进步。

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管理,分类核算业务,合理规划经营活动,及时取得相应可抵扣发票。交通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对采购、运输、仓储等环节实施分开管理、单独核算,分清不同环节企业适用的税率,注意在不同环节企业的可抵扣内容,做好相应的税收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税负增加。为了使企业自身在“营改增”中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优惠,应尽可能的降低税负数额,企业应结合“营改增”的最新政策合理规划经营模式,注重投资方式,减少成本。在加强发票管理上,企业应注重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途径,加强对企业税务的管理和对涉税人员的培训。

2、政府应完善财政扶持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

政府完善财政扶持优惠政策,对交通运输业给予财政补贴;适当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允许交通运输业的保险费、路桥费和人工成本按照一定比例抵扣,使得“营改增”能够真正地达到为交通运输企业减负的目的。在加强监督的同时,积极开展“营改增”政策的培训工作。

[1] 苏海燕:“营改增”对试点企业的税负分析[J].时代金融,2016(6).

[2] 张钰洋、李泽凡:“营改增”对民航业的影响及税收建议[J].吕梁学院学报,2015(10).

[3] 杜烨旻:全面推进“营改增”对传统服务业的影响分析[J].财会研究,2016(6).

[4] 李虎: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策略浅析[J].财会学习,20016(8).

[5] 胡锭钰、曹无瑕:“营改增”对餐饮业的税负影响[J].黑龙江纺织,2016(6).

(责任编辑:郭亚娟)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业专用发票营业税
基于交通运输业的股票因果网络分析
涉及增值税发票的犯罪行为解析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建议研究
6.在简化行政审批中,发票管理便民措施有哪些